✔ 最佳答案
1)數碼廣播之後,會否改變無線強,亞視弱的局面呢?
個人覺得,數碼廣播對於生產成本,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大約,所需要的是「一次性」的設施投資,將不會對無線公司帶來巨額的「經常性」開支。
如果以上的估計大致成立的話,較先引入數碼廣播技術的無線公司,不會因為引入了數碼廣播而造成長遠的「經常性」支出大增,換言之,引入數碼廣播後的無線公司,不會因為引入了數碼廣播技術而影響了投資在電視節目上的「經常性」資源。從此再推論,較後引入數碼廣播的亞視,不會因為無線引入數碼廣播而得到相對的優勢--亞視沒有相對的優勢,指的是亞視及無線投資在電視節目上的資源不會有相對的改變。
因此,無線被廣管局催迫較先推行數碼廣播,並不會改變「無線強、亞視弱」的現有局面。
****
2)點解無線會有慣性收視呢?
簡單來說,可以用「口埤」來解析這個情況。打個比喻,香港著名的兩所超市集團,均有「毒菜」及「毒豬」紀錄,但是,作為一個現代的「住家男人」,我跟很多現代的「職業婦女」工餘時講及買菜做飯的問題時,大家都覺得香港著名的超市集團的菜和肉,都較街市的「安全」。
而「口埤」這個問題,一方面是「信心保證」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形象包裝」的問題。
「信心」,是透過以往的表現去建立的。如無線的劇集,無論是自己拍的,還是外購的,在「比例」上,較受香港人歡迎的都較亞視的為多。雖然,亞視亦有不少廣受香港人歡迎的優質電視節目,如《包青天》、《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尋找他鄉的故事》、《大地恩情》等,但一眾愛「撈電視汁」的觀眾,都不難發現,無線的電視節目的質素總體來說是較高的。這是由過往的表現而建立出的「信心保證」,而「口埤」亦是由此而來。
另外,「口埤」亦可以由「形象」及「包裝」去建立出來的。從無線宣傳及推廣自己的節目的方法,可以見到無線在建立形象及包裝的能力,實在是有目共睹的。如這兩三年來,引入了全方位式的劇集推廣方式,真的令到我這個曾因工作而一度戒除了追電劇之習慣的電視迷,再重拾追劇的興趣。如《溏心風暴》、《師奶兵團》、《歲月風雲》等,在劇集播出之前,便以一系列的密集廣告,為其劇節造勢,又在電視劇的廣告之中,加入一些生活題材,如海味常識、慳錢良方、家人相處之道等,讓人在收看電視節預告之同時,又同時學到一點點的生活智慧,更讓觀眾期待著可以在電視節目中得到娛樂之外,還可能從新推出的電視劇集中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
相對地,亞視因為人材與財力均遠遜於無線,實在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扭轉「無線強,亞視弱」的局面。有很多亞視的當紅花旦,如江華、文頌閑等,都指出轉到無線簽約,並不是因為無線的片酬較高,相反,他們都坦承,轉到無線之後,收入減少了,但是,他們轉到一個收入減少了的公司工作,為的就是不想接二連三地為亞視趕工。亞視的前線演員,真的比無線少了很多倍……
而亞視的財力,更是難以與無線相比。早幾年,亞視的高層決定減產,引起電台及傳媒的廣泛關注。而亞視名作《尋找他鄉的故事》,除了出名「高優素」之外,更是著名的「低成本」製作。而亞視亦試過一度在星期一至五的黃金時間(七點至十點),全數播出低成本的國內電視劇集,一度成為了亞視的「污點」。
以上,就是從「口埤」來草率地分析一下為何會出現「慣性收視」的情況。
****
3)係咩情況之下,無線先會失去慣性收視呢?
其實,觀眾並不是完全的「愚昧」的。所謂「慣性收視」,是不會永遠存在的。如廿幾年前亞視的《大地恩親》,便是最佳的例證。而十數年前的《今日睇真D》、《包青天》,又是打破了「慣性收視」的好例子。早幾年的《百萬富翁》、《尋找他鄉的故事》系列、《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系列等,更可以說是亞視所創下的「奇蹟」。
個人以「足球」來打個比喻,無線就有如足球皇國巴西、亞根庭一般,是球星的發源地,是球迷的熱捧對象,而無線更有如英格蘭、西班牙、德國般,有著豐富的領隊經驗,有著充足的營運資金。而亞視就有如日本、南韓一樣,是後起之秀,無論是球員的體能、球技,以致是領隊的經驗,及營運的資金,都遠遜於傳統的足球強國。但是,這又是不是一個「定局」呢?從日、韓聯辦的那一屆世界盃中,南韓便給人「刮目相看」的感覺。而今天的日本 J-League 更成為了很多迷球的新寵。其實,對於處於弱勢的球隊,要轉弱為強,以弱勝強,最常用的方式便是「穩守突擊」。
作為一個電視迷,雖然亞視還未能打破「無線強,亞視弱」的局面,但是,從亞視的新聞節目、資訊節目、財經節目,如《當年今日》及早前的《龍門陣》、《尋找他鄉的故事》,正見到亞視正努力尋求突破。而《今日睇真D》、《包青天》、《三國演義》、《百萬富翁》、《電視廣告頒獎典禮》等,更是亞視成功突破,迫使無線跟風仿效的成功例子。再收看到近日的《斑馬在線》、《行行楝篤笑》等節目,及很久之前由黃霑先生所主持的《活色生香》,或許這代表著亞視找到「突破點」。
再平心而論,亞視今天的進步,儘管還未能成功打破「無線強,亞視弱」的局面,都已經能將兩者之間的距離收窄了不少。
從少便喜歡收讀《三國演義》的小弟,對於「以弱勝強」的故事甚感興趣,真的很想見到「無線強,亞視弱」的局面有被打破的一日。
而無線數十年來,都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人事復雜。劉德華、李克勤、謝霆鋒、鄭伊健,都有被無線「雪藏」的經歷。如果亞視在吸納人才這個方向,可以較無線有更大的進步,這將會是亞視打破「無線強,亞視弱」的局面的重要環節。
而亞視,可能便是出於「窮則變,變則通」的商家思維,近年來引進了大量的國內藝人,由「亞姐」至培訓班,均以內地人為主力。亞視與國內接軌,比無線早出好一段時間。
不過,無線就是「青出於藍」的模仿者,如《城市追擊》、《一筆Out銷》等,便是仿效亞視成功節目再比亞視更成功的例子。亞視要再進一步收窄與無線之間的差距,便要繼續「出奇制勝」了。畢竟,傳媒便是講求「創意」的行業。有「創意」的,便一定會有「突圍而出」的成功機會。
****
題外話:
其實,作為一個電視迷,無論「無線強,亞視弱」的局面會否被打破,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兩間公司之間有沒有良性的競爭。如果處於弱勢的一方放棄了,電視節目的質素便必然會下降。而處於強勢的一方怠慢了,又是一個會讓電視迷失望的結果。
希望,亞視儘是現在還是處於弱勢,亦不會放棄「自強」的信念。亦希望,無視儘是處於強勢,亦不會出現「放鬆」的念頭。
2007-12-17 14:33:03 補充:
支持的人多嗎?
我會是唯一的支持者嗎?
支持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是讓我努力向上的動力之一,亦是唯一能支持自己繼續生存的原因……
眾裏尋他「已」千百度「了」,驀然回首,那人「會否」「只」在燈火闌珊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