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在之前的幾個星期,緬甸的佛教僧侶連日走上街頭,為該國的民主運動再度掀起高潮。縱然近日緬甸的局勢緊張,這場運動亦被無情地打壓,這次抗爭卻讓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有潛力成為一股支持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一直以來,不少研究民主化的學者都認為基督宗教是推動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根據一些比較政治學的量化分析,較多人信奉基督宗教(特別是新教)的社會,民主化的進度明顯地比較理想。有一些學者則進一步指出,東方宗教會對民主化構成負面影響。佛教及印度教因為過於出世,令信徒不熱衷於政治;而儒家思想因主張服從尊長,亦不鼓勵人民反抗政府。有學者因而指出這些宗教或思想會阻礙民主化進程。
可是,這又是否代表唯有基督宗教才可能帶動民主化?筆者並不認為如此。每一個宗教都是複雜而多元的系統,比如說儒家重視秩序的思想固然令人民不願反抗專制政府,但有研究發現同一種思想可以令民主國家的人民更尊重民主的遊戲規則。此外,宗教思想亦是動態而不斷演變的。基督宗教這千年老店支持民主,亦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宗教不是一塊鐵板,隨著宗教思潮的發展、社會環境的改變,反對民主的宗教可以變為支持民主,反之亦然。天主教會在二十世紀中以前,是一股反對民主並為威權政治背書的保守力量。它卻在一九六二年的第二次梵帝岡會議後轉化為支持民主化的中堅,促進了拉丁美洲、伊比利半島及東歐的民主化。天主教會在這幾十年間的轉變,或可幫助我們找出令宗教支持民主的因素。
在二十世紀,世界上大部份地區都已開展了世俗化的過程。天主教會與專制政權的共生關係,亦逐漸被打破。日趨世俗化的專制政權已不再必然支持天主教會,令後者失去支持專制政權的誘因。此外,天主教會隨著傳道工作的發展,教會與低下階層的接觸愈來愈多,而新信徒當中亦有不少來自基層。教會事工發展及信徒背景的改變,為傳統親建制的教導帶來衝擊,並催生了像解放神學一類的進步思潮。與此同時,教會作為一個與世俗相對隔離、卻又對普羅大眾開放的空間,為身處專制社會的人民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思想的空間,令一些對民主發展有利的自由化思想能得以傳播。
縱然我們還需對此進行更多的研究,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三種因素,是令宗教轉為支持民主的關鍵。而在今日的緬甸,我們亦能找到這些因素的蹤跡。縱然軍政府曾與佛教有緊密的伙伴關係,這個關係在近年卻已出現裂縫。由於緬甸軍政府並不熱衷於為國民提供社會服務,佛教團體則填補了這個空缺,而這種發展則令佛教團體逐漸走近基層。與此同時,佛寺在這個充滿壓制的社會中有相對的自主空間,而緬甸人亦經常出入寺院。年青人可以在寺中短暫出家的期間,得到平時享受不到的自由,在寺中聚集討論時局,甚至像近日那樣動員抗議。我們或可以對東方宗教懷有期望:假以時日,佛教及儒家等東方宗教,可以成為下一波民主化浪潮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