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人物題?

2007-12-01 5:46 am
楚漢雙爭時期嘅韓信同范增嘅資料,要詳答

回答 (2)

2007-12-01 5:57 am
✔ 最佳答案
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韓信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却也因其军事才能引起猜忌。汉高祖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後由于被控谋反被呂雉(即呂后)及萧何骗入宫内,處死于长乐宫钟室。

韓信還是平民時,既當不了官,也無法經商過活,經常寄食於他人,為眾人所厭。後來加入了項梁的起义軍。前208年項梁死後便成為項羽部下,曾經數次向項羽獻策,但項羽沒有採用。韓信在項軍內僅任炊事兵與守門官,認為沒有前途,於是在前206年,漢王劉邦進入巴蜀時,韓信逃離楚營,投奔漢王劉邦。 韓信最初未被漢營重用,後來因為涉嫌犯軍法被處斬,在行刑時已有十三人被斬,臨到韓信時,他見到夏侯嬰,便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感到驚奇,釋放了韓信,後來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任韓信為治粟都尉,但韓信並不滿足於這個職位。
韓信與蕭何數次談話,蕭何對他有深刻的印象。到達南鄭一段時間,韓信估計蕭何已經向劉邦推薦自己,卻沒有音訊,感到不受重用,於是離開漢營,準備另投明主。蕭何聞訊,認為韓信這樣的將才不能輕易流失,於是蕭何不及通知劉邦便策馬於月下追韓信,終於勸得韓信留下。 起初,劉邦聽說蕭何逃出,十分驚恐,後來聽說他是為了追韓信,於是問他:「這麼多人逃回東方,你都不追,為何為了韓信?」蕭何於是推薦韓信給他,認為韓信是一個無人能及的人才(「國士無雙」)。劉邦接納蕭何的建議,模仿古代築壇拜將,封韓信為大將,即漢軍的總司令。拜將後,韓信立刻向劉邦剖析天下大勢,並向劉邦提出其分析和戰略。劉邦同意,並依照韓信的計劃作出部署。
項羽分封諸侯後不足一年,齊國已經發生內亂,項羽於是親率楚軍北上平亂。此時,劉邦出兵進攻關中,由韓信領軍暗渡陳倉,突襲雍王章邯,漢軍大勝,很快便攻佔咸陽,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關中大部份平定。
當章邯還堅守廢丘時,劉邦留下韓信圍攻廢丘;自己則聯合其他諸侯,趁項羽還在齊國時,領聯軍56萬人攻佔項羽首都彭城。前205年,項羽領兵三萬回師彭城,劉邦這時還在沉迷享樂,結果慘敗,退至滎陽。蕭何即動員關中老弱和未傅者,讓韓信帶往滎陽前線救援劉邦。之後,韓信率兵在京城和索城(都在滎陽附近)之間擊退楚軍,使楚軍不能西越滎陽。
魏王魏豹附楚反漢,劉邦派韓信領兵攻魏,韓信突襲魏國都城安邑,擒魏豹。隨後韓信率軍擊敗代國,這時漢營調走他旗下的精兵到滎陽抵抗楚軍。韓信繼續進軍,在井陘背水一戰,以少數兵力擊敗號稱二十萬人的趙軍,擒趙王趙歇。韓信聽從廣武君建議,派人出使燕國,成功遊說燕王歸附漢王

前204年,劉邦派酈食其遊說齊國結盟,齊王田廣答應,留下酈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韓信已奉劉邦詔攻齊,在得知酈食其成功說服齊國以後,原本打算退軍,但蒯通以劉邦並未發詔退軍為由,說服韓信不要把功勞讓給酈食其,韓信聽從,攻擊未作防備的齊國。田廣得知消息後極為憤怒,烹殺酈食其。韓信擊敗齊軍,田廣引兵向東撤退,並向項羽求援。韓信在濰水以水計擊敗田廣和楚將龍且的聯軍,龍且戰死,韓信陸續平定齊地。前203年,韓信以齊地未穩為由,自請為假齊王,以便治理。當時劉邦正受困於楚軍的包圍下,不得不聽從張良和陳平的勸諫,封韓信為齊王。
項羽自知形勢不妙,派武涉遊說韓信叛漢,韓信以漢對他有恩為由拒絕。蒯通認為劉邦日後必對韓信不利,多次聳恿韓信把握時機,脫離漢王自立,形成鼎足之勢。而韓信自認為勞苦功高,漢終不奪我齊;蒯通則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相勸。但韓信始終抱著漢終不負我的幻想,而不忍叛漢。
前203年,劉邦與項羽議和,兩分天下,以鴻溝為界。不久劉邦從陳平之計毀約,出兵追擊東歸的項羽,但韓信及彭越沒有派兵助戰,漢軍在固陵被項羽大敗。劉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答應韓信及彭越事成後封地為王。韓信及彭越終於帶兵會合劉邦,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大破楚軍,最後迫使項羽撤退到垓下,項羽突圍到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遂自刎而亡。
項羽死後,劉邦迅速奪取韓信的兵權,並改齊王為楚王,移都下邳。
逃亡部將鍾離眛素與韓信交好,韓信便將其收留藏匿。劉邦得知鍾離眛逃到楚國後,要求韓信追捕,韓信則派兵保護鍾離眛的出入。前201年,有人告發楚王謀反,漢高祖劉邦採用陳平計策,以出遊為由偷襲韓信。韓信有意發兵抵抗,自陳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鍾離眛則自行割頸自殺。韓信帶著人頭於陳(今河南淮阳)向劉邦說明原委,劉邦令人將其擒拿,韓信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狗肉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後來劉邦赦免韓信,降為淮陰侯。
韓信知劉邦害怕自己的才能,常稱病不出,長期怨恨不滿。當陳豨升官至鉅鹿臨走前,韓信與陳豨約定,陳豨若起兵造反,韓信將助一臂之力。
漢十年,陳豨果真反叛,韓信便與家臣密謀從內部襲擊呂后、太子等人,但遭親人告密而走漏風聲。呂后與蕭何密謀,偽報陳豨已死,引韓信前來祝賀;韓信被束縛後,被斬於長樂宮鐘室,並誅連三族。
劉邦平定陳豨返回之後,得知韓信已死,「亦喜且憐之」。問韓信死前說了什麼,呂后回答韓信後悔當初不聽蒯通之計。於是劉邦下令捕捉蒯通,蒯通辯稱「當時只知韓信,不知陛下」而被赦免。
傳說中,劉邦曾允諾,只要韓信「頂天立地」於大漢,絕不以「兵器」殺之。故韓信被殺時,呂后吊之於大鐘之內,頭為大鐘所罩,看不見天日;腳懸空於地面,無法頂天立地。並使用竹刀(削尖的竹子),一說是用桃木劍殺之,以不違背當年的「承諾」。
司馬遷對此評價為:「……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有的學者認為,陳豨事件,是漢朝族滅韓信的藉口。若韓信確實與陳豨相商謀反,聽聞陳豨已死,又怎會自己入宮呢?而也成為不解之謎了。


范增
圖片參考:http://baike.baidu.com/pic/4/11918506076620123_small.jpg
[范 增](公元前277一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巢(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人。《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 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 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汁;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秦朝末年,刘邦先入函谷关,想据守关中称王,f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相会,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在刀光剑影、杀气 腾腾的作鸿门宴"上,好用奇计"的范增,定下暗杀之计,要把项羽的敌手刘邦奈掉,以绝后漶。在·举杯祝酒声申,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接连三次举起他佩 带的玉硖,暗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趁此机会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讲义气,不忍心下毒手。此刻范增非常着急,连忙抽身离席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面授机宜,要 他到宴会上去敬酒,以舞剑助乐为名,趁机刺杀刘邦。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部下的猛将樊哙的阻拦、救护,刘邦才得以脱身逃走,保全性命。"鸿门宴"暗杀 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后来, 刘邦的谋臣陈平用离间计,项羽夺其权,范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未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命呜呼。“空余孤冢在湖濡"。
范 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 (今安徽灵璧县南)。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 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 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 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趁机消灭刘邦以绝后患,但没有被采纳。刘邦后来赴鸿门宴,范增几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又 让项庄舞剑,想寻机刺杀刘邦,又因为项伯也出来舞剑从中作梗,除掉刘邦的计划落空,最后刘邦逃脱。后来,刘邦被困在荥阳(今中国中部河南荥阳东北),项羽 胜利在望时,没想到刘邦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猜忌,遇事不再和他商议,范增一气之下辞官回乡,但走到半路就病死了。没有了范增的辅佐,项羽终 于兵败,自刎于乌江。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 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 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2007-12-01 5:54 am
韓信:

韓信(?-前196年),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軍事家,是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歷任齊王、楚王、淮陰侯等,卻也因其軍事才能引起猜忌。漢高祖劉邦戰勝主要對手項羽後,韓信的勢力被一再削弱,最後由於被控謀反被呂雉(即呂后)及蕭何騙入宮內,處死於長樂宮鐘室。

早期
韓信還是平民時,既當不了官,也無法經商過活,經常寄食於他人,為眾人所厭。後來加入了項梁的起義軍。前208年項梁死後便成為項羽部下,曾經數次向項羽獻策,但項羽沒有採用。韓信在項軍內僅任炊事兵與守門官,認為沒有前途,於是在前206年,漢王劉邦進入巴蜀時,韓信逃離楚營,投奔漢王劉邦。

韓信最初未被漢營重用,後來因為涉嫌犯軍法被處斬,在行刑時已有十三人被斬,臨到韓信時,他見到夏侯嬰,便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感到驚奇,釋放了韓信,後來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任韓信為治粟都尉,但韓信並不滿足於這個職位。


登臺拜將
韓信與蕭何數次談話,蕭何對他有深刻的印象。到達南鄭一段時間,韓信估計蕭何已經向劉邦推薦自己,卻沒有音訊,感到不受重用,於是離開漢營,準備另投明主。蕭何聞訊,認為韓信這樣的將才不能輕易流失,於是蕭何不及通知劉邦便策馬於月下追韓信,終於勸得韓信留下。

起初,劉邦聽說蕭何逃出,十分驚恐,後來聽說他是為了追韓信,於是問他:「這麼多人逃回東方,你都不追,為何為了韓信?」蕭何於是推薦韓信給他,認為韓信是一個無人能及的人才(「國士無雙」)。劉邦接納蕭何的建議,模仿古代築壇拜將,封韓信為大將,即漢軍的總司令。拜將後,韓信立刻向劉邦剖析天下大勢,並向劉邦提出其分析和戰略。劉邦同意,並依照韓信的計劃作出部署。


暗渡陳倉
項羽分封諸侯後不足一年,齊國已經發生內亂,項羽於是親率楚軍北上平亂。此時,劉邦出兵進攻關中,由韓信領軍暗渡陳倉,突襲雍王章邯,漢軍大勝,很快便攻佔咸陽,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關中大部份平定。(注意︰史記等正史沒有提及「明修棧道」一事)


諸侯大敗
當章邯還堅守廢丘時,劉邦留下韓信圍攻廢丘;自己則聯合其他諸侯,趁項羽還在齊國時,領聯軍56萬人攻佔項羽首都彭城。前205年,項羽領兵三萬回師彭城,劉邦這時還在沉迷享樂,結果慘敗,退至滎陽。蕭何即動員關中老弱和未傅者,讓韓信帶往滎陽前線救援劉邦。之後,韓信率兵在京城和索城(都在滎陽附近)之間擊退楚軍,使楚軍不能西越滎陽。

魏王魏豹附楚反漢,劉邦派韓信領兵攻魏,韓信突襲魏國都城安邑,擒魏豹。隨後韓信率軍擊敗代國,這時漢營調走他旗下的精兵到滎陽抵抗楚軍。韓信繼續進軍,在井陘背水一戰,以少數兵力擊敗號稱二十萬人的趙軍,擒趙王趙歇。韓信聽從廣武君建議,派人出使燕國,成功遊說燕王歸附漢王。


自立齊王
前204年,劉邦派酈食其遊說齊國結盟,齊王田廣答應,留下酈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韓信已奉劉邦詔攻齊,在得知酈食其成功說服齊國以後,原本打算退軍,但蒯通以劉邦並未發詔退軍為由,說服韓信不要把功勞讓給酈食其,韓信聽從,攻擊未作防備的齊國。田廣得知消息後極為憤怒,烹殺酈食其。韓信擊敗齊軍,田廣引兵向東撤退,並向項羽求援。韓信在濰水以水計擊敗田廣和楚將龍且的聯軍,龍且戰死,韓信陸續平定齊地。前203年,韓信以齊地未穩為由,自請為假齊王,以便治理。當時劉邦正受困於楚軍的包圍下,不得不聽從張良和陳平的勸諫,封韓信為齊王。

項羽自知形勢不妙,派武涉遊說韓信叛漢,韓信以漢對他有恩為由拒絕。蒯通認為劉邦日後必對韓信不利,多次聳恿韓信把握時機,脫離漢王自立,形成鼎足之勢。而韓信自認為勞苦功高,漢終不奪我齊;蒯通則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相勸。但韓信始終抱著漢終不負我的幻想,而不忍叛漢。


助漢滅楚
前203年,劉邦與項羽議和,兩分天下,以鴻溝為界。不久劉邦從陳平之計毀約,出兵追擊東歸的項羽,但韓信及彭越沒有派兵助戰,漢軍在固陵被項羽大敗。劉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答應韓信及彭越事成後封地為王。韓信及彭越終於帶兵會合劉邦,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大破楚軍,最後迫使項羽撤退到垓下,項羽突圍到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遂自刎而亡。


鳥盡弓藏
項羽死後,劉邦迅速奪取韓信的兵權,並改齊王為楚王,移都下邳。

逃亡部將鍾離眛素與韓信交好,韓信便將其收留藏匿。劉邦得知鍾離眛逃到楚國後,要求韓信追捕,韓信則派兵保護鍾離眛的出入。前201年,有人告發楚王謀反,漢高祖劉邦採用陳平計策,以出遊為由偷襲韓信。韓信有意發兵抵抗,自陳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鍾離眛則自行割頸自殺。韓信帶著人頭於陳(今河南淮陽)向劉邦說明原委,劉邦令人將其擒拿,韓信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狗肉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後來劉邦赦免韓信,降為淮陰侯。

韓信知劉邦害怕自己的才能,常稱病不出,長期怨恨不滿。當陳豨升官至鉅鹿臨走前,韓信與陳豨約定,陳豨若起兵造反,韓信將助一臂之力。漢十年,陳豨果真反叛,韓信便與家臣密謀從內部襲擊呂后、太子等人,但遭親人告密而走漏風聲。呂后與蕭何密謀,偽報陳豨已死,引韓信前來祝賀;韓信被束縛後,被斬於長樂宮鍾室,並誅連三族。

劉邦平定陳豨返回之後,得知韓信已死,問韓信死前說了什麼,呂后回答韓信後悔當初不聽蒯通之計。於是劉邦下令捕捉蒯通,蒯通辯稱「當時只知韓信,不知陛下」而被赦免。

傳說中,高祖允諾只要韓信「頂天立地」於大漢,絕不以「兵器」殺之。故韓信被殺時,是吊於鐘樓大鐘下,頭為大鐘所罩,腳懸空於地面,無法頂天立地,並使用竹刀,一說是用桃木劍殺之,以合乎當年的「承諾」。

司馬遷對此評價為:「……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逸事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是以韓信的典故為名的成語。劉邦曾問他:「你覺得我可帶兵多少?」韓信:「最多十萬。」劉:「那你呢?」韓:「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劉:「那我不是打不過你?」韓:「不,主公是駕馭將軍的人才,不是駕馭士兵的。」
韓信早年在淮陰曾受過一個洗衣服的婦人(漂母)的餐飯接濟。韓信曾表示將來必定報答。漂母怒道:「大丈夫自己都不能維生,我是可憐你才幫你,哪裡是為了報答!」韓信被封為楚王后,回到淮陰,找到了漂母給了一千兩黃金。
韓信在淮陰還曾受到過重大侮辱。淮陰市井有人生事,找到韓信說:」看你一直帶著劍,但是我猜你是個膽小鬼。你有膽量就刺我一劍,沒膽量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看了這人很久,最後甘受「胯下之辱」。韓信封楚王后,找到了這人,封他為中尉,並對眾人說:「這是一個壯士。當年他侮辱我時,難道我不能殺他?但是殺他沒有名目,所以我忍了。」
今天在淮安還有漢韓侯祠、胯下橋和漂母祠,紀念韓信及其事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語,指韓信一生成敗,從被劉邦重用到最終被處死都源於蕭何的影響。「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則又指當年漂母施捨救了他一命,最終還是死在另一個婦人呂后手中。


范增: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項羽謀士。居(今安徽桐城南)人。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投奔項梁,陳明利害,勸項梁立楚王族後裔為楚懷王,以從民望。後歸屬項羽,為其主要謀士,封曆陽侯,尊為亞父。漢元年(前206),隨項羽攻入關中,勸項羽消滅劉邦勢力,未被採納。後在鴻門宴上多次示意項羽殺劉邦,又使項莊舞劍,意欲借機行刺,終因項羽優柔寡斷,項伯從中幹擾,未獲成功。漢三年,劉邦被困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用陳平計離間楚君臣關係,被項羽猜忌,並削弱其權力,范增辭官歸裏,途中病死。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15: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30000051KK033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