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香港歷史

2007-12-01 1:25 am
有關香港歷史
(有關抗日戰爭,七七事變或孫中山先生d資料)
THANKS!!

回答 (2)

2007-12-02 1:54 am
✔ 最佳答案

抗日戰爭(有時簡稱為「抗戰」),狹義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中國 抗擊日本 侵略的戰爭 (始於1937年7月7日 ,止於1945年8月15日 ),國際上爲區別中日甲午戰爭 (第一次中日戰爭)而將此次戰爭稱爲「第二次中日戰爭 」;廣義上指「二戰」期間東亞 、東南亞 各地抗擊日本 入侵的戰爭 ;由於日本入侵東亞、東南亞各國,戰火蔓延至南亞 和太平洋 地區,日本稱爲大東亞戰爭 。以下爲「二戰」期間各地的抗日戰爭:


中國——中國抗日戰爭
朝鮮半島——朝鮮抗日戰爭
緬甸——緬甸抗日戰爭
馬來亞——馬來亞抗日戰爭
新加坡——新加坡抗日戰爭
菲律賓——菲律賓抗日戰爭
香港——香港保衛戰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變」乃中、日之間全面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日本一直把侵華作為既定的政策,先佔出東,繼佔華北,並利用國共內戰之機。但正因為如此,一場持續八年的抗戰,恐怖的戰爭因此捲起來。

地點 : 宛平縣城


經過
在「七七事變」前一天(七月六日),駐豐臺日軍向中國當局提出,說日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好像聽到駐宛平縣城內的軍隊發出的槍聲,使演習部隊一時紛亂,結果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日軍因而藉此於七月七日凌晨二時攻擊宛平縣城,先後占領龍王廟和鐵路橋。史稱「七七時變」或「盧溝橋事變」。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fino_japanese_war/d2.jpg

圖中所示是盧溝橋東碑亭內的「盧溝曉月」,是燕京八景之一。
抗戰序幕
「七七時變」中,二十九軍的官兵打響了八年抗戰的第一槍,拉開了抗擊日寇的序幕。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命令:『全體官兵要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為爾等之墳墓;應與大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二百一十九團三營金振中營長出誓言:『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fino_japanese_war/d1.jpg

中國士兵在盧溝橋奮勇抗日軍侵略的情形。
抗日怒火
第二天,中國共產黨發表說:『全國同胞們!平津告急!華北告急!中華民族告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七月十七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對時局聲明,並表示:『如果放棄了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抗戰到底,犧牲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圖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我們希望和平,但不求苟安。我們不求戰爭,但可能被迫自衛。』隨後國民政府設立了國防最高委員會,推蔣介石為陸海空軍大元帥。蘇聯亦表示支持中國抗戰,英、美不置可否。日本則反咬一口,要中國政府懲辦盧溝橋肇事者。七月十九日,全國各報頭條刊載了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的照片,還刊登了蔣介石於七月十八日發表四點聲名的消息,輿論把盧溝橋的怒火點燃了全中國人民的抗日烽火。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fino_japanese_war/d3.jpg

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的情形。
國共合作
在抗戰爆發前,國民政府己派代表到西安,與中共代表商議兩黨合作問題。「七七時變」後,中共主張合作抗日,並表示接受國民政府的改編和領導。1937年9月,國民黨公佈了中共提出的《共赴國難宣言》,國共兩黨就改編紅軍等具體事宜達成協議:將西北紅軍變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以朱德任總司令;南方的紅軍游擊隊則變成新編第四軍,以葉挻任揮長。
奸計得逞
七月八日到七月三十日,日本要求中國政府懲辦盧溝橋肇事者,他們想以談判為名拖延時間,待增援部隊到位,便恢復向中國守軍的進攻。七月三十日後,日軍增兵越來越多,二十九軍不得不撤出盧溝橋,直到北平、天津失守。




盧溝橋
元朝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說過,盧溝橋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盧溝橋,北平西南永定河上的座精美石橋。它建於金朝,距今已有八百多年了。全長二百六十六點五米,橋上石柱間的雕柱在南北各有一百零四根,柱頭上雕著大小石獅共有四百八十五個。形態活潑,情趣盎然,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四點聲名
蔣介石於七月十八日發表四點聲名:
1. 盧溝橋事件之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
2. 冀、察行政組織,不容任何非法變更。
3. 中央政府所派的官吏,不得任意要求撤換。
4. 二十九軍現在所駐地區,不受任何約束。

共赴國難宣言

《共赴國難宣言》內容如下:
1. 為實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奮鬥。
2. 取消推翻國民政府政權的一切行動。
3. 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4. 取消蘇維埃政府,以期全國政權的統一。
5. 取消紅軍的番號及名義,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統轄,共負抗日之責。


孫中山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6/Sunyatsen1.jpg/188px-Sunyatsen1.jpg



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中國國民黨永久總理


性別:
男性

政黨: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1/Emblem_of_the_Kuomintang.svg/19px-Emblem_of_the_Kuomintang.svg.png
中國國民黨

籍貫:
廣東省香山縣

出生:
1866年11月12日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e/China_Qing_Dynasty_Flag_1889.svg/25px-China_Qing_Dynasty_Flag_1889.svg.png
清朝香山縣翠亨村

逝世:
1925年3月12日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5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中華民國直隸省京兆地方

配偶:
盧慕貞 1884年-1915年
宋慶齡 1915年-1925年

學歷




夏威夷檀香山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1882
夏威夷檀香山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肄業 1883
香港拔萃書院(Diocesan Home)肄業 1883
香港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肄業 1884
廣州博濟醫院(Canton Hospital )附設醫科學校肄業 1886
香港西醫書院畢業 1892

經歷




創立「興中會」(檀香山)1894.11.24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研究 1896—1897
創設中西學校(後改名「大同學校」)(日本橫濱)1898
創立「中華革命軍」(夏威夷檀香山) 1904.01
中國同盟會(日本東京)總理 1905.8.20
(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 1912.01.01—1913.04.01
國民捐總會總理 1912
國民黨理事長 1912
中華革命黨總理 1914
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 1917.09.10—1918.05.04
中華民國軍政府(總裁製)總裁 1918.07.05—1919.08.07
改組中國國民黨 1919.10.10
中華民國政府非常大總統 1921.05.05—
海陸軍大元帥大本營大元帥 1923.03.02—1924.03.12

著作




《民權初步》
《孫文學說》
《實業計劃》
《倫敦蒙難記》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4/Symbol_support_vote.svg/16px-Symbol_support_vote.svg.png

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字逸仙,廣東省香山縣 (今中山市 )人,是近代中國 的民主革命 家,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中國國民黨 總理,亦為中華民國 國父;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1940年 (民國二十九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 則稱他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 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而民間普遍稱他為「中國國父」。





1 名字

2 生平

2.1 早年
2.2 革命期間
3 中華民國成立

3.1 臨時大總統
3.2 二次、三次革命
3.3 聯俄容共
3.4 革命尚未成功
4 遺書

4.1 家事遺書
4.2 政治遺書
4.3 致蘇聯遺書
5 國父名稱的由來
6 思想
7 家系

7.1 家族
7.2 兄弟姊妹
7.3 妻妾
8 評價

8.1 臺灣
8.2 中國大陸
9 紀念

9.1 假期和節日
9.2 金屬幣
9.3 紙幣
9.4 郵票
9.5 陵墓
9.6 紀念館
9.7 紀念堂
9.8 名稱紀念
9.9 雕像
10 著作
11 有關影視
12 軼事
13 參見
14 參考資料
15 註釋
16 外部連結





收錄日期: 2021-04-11 00:23: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30000051KK018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