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在中文裡面主要指竹笛,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樂器之一。笛子也經常在西洋交響樂團或者現代音樂中運用,作為中國音樂的代表。
笛子的種類
統有笛膜的笛子,一般可因其長度及音域分成小笛、梆笛、曲笛、大笛,此外尚有不貼笛膜的新笛(十一孔笛),以及最小、音最高的口笛等。
梆笛(短膜笛)主要流傳於北方,用於戲曲梆子腔音樂的伴奏及北方民間器樂合奏,相比於曲笛,其管身略短,管徑略小;音調高亢明亮,節奏活潑跳動,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為特長。通常大約是E 至 G調。
小梆笛(小笛)比梆笛更短更高音。通常大約是F 至 A調。
曲笛(長膜笛)主要流傳於南方,用於崑曲伴奏及南方民間器樂合奏(如江南絲竹)。音調渾厚圓潤,柔美流暢,演奏上以用氣的技巧為特長。通常大約是Bb 至 D調。
大笛亦稱為低音笛,有笛膜,但比曲笛長和低音。(筒音為Bb至D)。
新笛(橫簫,十一孔笛)是沒有膜孔的笛,用竹或木製成,音色近似西洋長笛,在樂隊中起著協調的作用。
笛子的技法
近代笛子分南北二派:北派多用吐音、花舌、滑音、剁音等技巧,南派則常用顫音、打音、疊音、振音等技巧。
此外,經過幾十年來大量演奏家的不斷實踐,創造出了諸如循環換氣、循環吐氣、揉音法、包吹法、吼音、打孔音、飛指、大七度揉音、口哨音等一系列特殊的技法。
===============================================================
笛子的製作
笛子採用的竹子在陰乾以後基本上要經過裁料、上漆、鑽孔、校音、纏線、刻字等工序。 笛子這個樂器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笛身上往往刻有唐詩以及製作者的名稱。比較著名的笛子製作師有:鄒敘生、王益亮、 林谷珍(台灣)、董雪華、應明章等。
竹笛的材料
一般用浙江余杭一帶的白竹,江西安徽一帶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為好。白竹做的笛子發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發音柔和、圓潤。但並非所有的白竹或紫竹都能做出好的笛子,因此要注意選料。竹子生長的地方,最好是陰陰的山坡丘陵地帶,日曬、雨淋,風雪、寒霜。一般砍竹冬季為好,一則竹子質地硬,二則蟲不易蛀。生長了三年左右的竹子可採制,採制的竹節以靠竹根部分為佳,采截後放在陰暗、通風處二年左右,當它的溫度不超過十六度時才好加工製作。
製作過程分三步,包括對材料進行加工,如烘烤、打通竹節、削去竹皮,再為笛子定調,最後為笛子校音。詳情請看「笛韻」網頁:
http://www.diyun.com/new/dizizizu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