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的飲食特色和飲食文化

2007-11-29 4:54 am
我想知道茶餐廳的飲食特色和飲食文化

回答 (1)

2007-11-29 5:05 am
✔ 最佳答案
茶餐廳,其實即是幾十年前「冰室」的後身。想試試真正「地道」的香港食品,可要到「茶餐廳」了。茶餐廳是100%的香港發明,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正體現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價值觀—速度要快、配搭要多變、價錢要實惠、行事方式中西合壁,總之,要用最快捷妥當的辦法把事情弄好。茶餐廳的出現源於半個世紀以前,殖民地的香港受西式生活習慣影響,一些華人喜歡上「飲西茶」(喝咖啡),但當然不會光顧為外國人而設、收費昂貴的西餐廳,茶餐廳於是應運而生。依此發展而來的茶餐廳食品,自然是中西特色兼收並蓄﹕咖啡和奶茶的口味跟西洋標準不很同,還發明了洋人所沒有的「鴛鴦」。
圖片參考:http://www.geocities.com/hong_kong_c/cha.ht1.jpg

茶餐廳也確有自己的一套,顧客可以是西裝領呔,也可以是襯衫拖鞋。桌上除了擺放著糖,還有醬油、醋、牙簽、胡椒粉,甚至辣椒醬。壓在桌面上玻璃底下的,是完全屬於香港人亦中亦西的菜單,從蛋撻到饅頭,從雲南米線到意大利粉,從揚州炒飯到葡國雞飯。當然還有香港原創的「鴛鴦」(咖啡混奶茶)、檸啡(咖啡混檸檬)、甚至簡單不過的檸水;而且,海南雞飯可以配羅宋湯、龍(月利)柳沙律可以送油菜,以致「正宗」泰式魚蛋粉、日式拉麵,以及那少不了的各式公仔麵。
還有就是完全港式的麵包:那沒有菠蘿的菠蘿包,加上一塊厚厚的牛油,便成為香港獨創的鮮油菠蘿包,也有與雞沒有關係的雞尾包,均原是西式包點中沒有的;而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無縫的,要算那「乾炒叉燒意」(醬油炒意大利粉拌廣東叉燒)了。
大家享受完主菜,總會叫杯飲品吧。「奶茶」、「咖啡」、「鴛鴦」、「阿華田」!就讓我逐一為大家介紹吧。
(I). 奶茶
圖片參考:http://www.geocities.com/hong_kong_c/cha.ht2.jpg

奶茶,顧名思義,牛奶加紅茶。牛奶源自西方;嚴格來說,紅茶來至西方,但喝茶卻是中國人的至愛。經過多年的流傳及改良,才成為今天啡黃色、香氣撲鼻的奶茶。要弄一杯好喝的奶茶是一點也不易的。在台灣筆者曾經喝過一杯用蓮奶沖的奶茶,老實說,很難喝。就是連奶和茶的分量也不可以馬虎!聽說一杯好的奶茶,紅茶與牛奶最適當的比例為5:1。香港的茶餐廳不但有「學習精神」,更創出「絲襪奶茶」。茶餐廳的招牌絲襪奶茶,是把數種茶葉放進絲襪裏,用絲襪過濾茶渣,使奶茶變得更香滑。那份集幼滑﹑茶香﹑濃郁於一身的味道﹐實在無可取代。很多人說香港大排檔泡製絲襪奶茶,香味濃郁且與別不同,名字更惹人遐想。傳聞曾在兩個小時內賣出二百杯原裝凍奶茶的灣仔金鳳茶餐廳,其江湖地位便相當於鏞記、陸羽,連蔡瀾也大讚其原裝凍奶茶和菠蘿包。何謂原裝凍奶茶?一般凍奶茶、凍咖啡是在沖好的熱奶茶、咖啡上加冰,令其變凍,但所謂原裝凍奶茶,則是把沖好的熱奶茶,放進冰箱冷凍,不再加冰;原裝凍咖啡亦然。初次聽聞時年紀還少,以為絲襪奶茶用穿過的絲襪煲茶,女人腳汗臭味也許會夾雜在茶味之中,所以大排檔吸引很多男性光顧!

圖片參考:http://www.geocities.com/hong_kong_c/cha.ht5.gif
(II). 咖啡
咖啡製自咖啡豆,咖啡豆最先從牙買加出產。本來它應該只屬於西方特產,可是傳到來香港,經過茶餐廳師傅們的精心烹調,立刻變成本港的「首本名飲」。香港的咖啡,沒有像意大利咖啡或美國咖啡般花巧,有的卻只是那份濃郁的香味---不太苦澀,卻喝得很滋味。又難怪咖啡會使這麼多人上癮!
(III) 香港特產---鴛鴦及凍檸檬咖啡
一說到鴛鴦,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的答你,它是標準的香港發明。它混合了奶茶的香滑以及咖啡的濃郁香味。喝下去,有一點兒酸,一點苦澀…總之是難以形容。
「凍檸檬咖啡」可絕對是香港的茶餐廳才喝得到的詭異飲料,比起鴛鴦更加新奇!冰涼苦澀的咖啡,加上酸到心坎裏的檸檬片,入口後濃烈的酸苦味,再惺忪的雙眼也會變得犀利有神。很可惜它的味道或許年輕人未能接受,快要絕跡香江了。
介紹完飲品,那麼到底有什麼食物?
「乾炒叉燒意」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無縫,是不折不扣、此地獨有的「香港風味」。它是用醬油炒意大利粉拌以肥美的廣東叉燒。中西材料俱備,再加上香港的茶餐廳一向以火爐足、鑊氣夠而成名。意大利粉本來沒有什麼味道,可是配上濃郁的醬油和叉燒汁,美味至極點!所以吃下去,意粉份外香滑,味道鮮美。

圖片參考:http://www.geocities.com/hong_kong_c/cha.ht7.jpg

據說,菠蘿包的由來,是因為香港人嗜甜,認為一團麵團做成的包太「寡」(沒有足夠的味道),於是在包上抹上砂糖之類的餡料,便創造出脆卜卜的金黃色的菠蘿包;而雞尾包則是取其cocktail的意思。戰後物資缺乏,而當時港人對麵包仍不大接受,一些麵包往往即日未能售清,扔掉實在太浪費,於是便有人想到仿傚中秋節過後,把賣剩的月餅改造為雞仔餅的原理,把賣剩的包搓碎,再加進糖變成餡料,於是便創造出雞尾包。這樣一來,除了更適合香港人口味,令銷量提升,也由於雞尾包中間加進了這些餡料,因而減省了麵粉的消耗,可謂一舉兩得。西方的麵包,加上香港人的一點心思,就成為了廣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還有其他餘「腸仔包」、「飛碟」等,也是在外國難得一見的食物。大家可別忘記茶餐廳最擅長弄的蛋撻,原理與麵包大同小異,味道卻一點也不遜色!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44: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8000051KK033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