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喬瑟夫-莫里斯·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是法國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時,已經是法國與德彪西齊名的印象派作曲家。
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絃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鋼琴曲諸如Miroirs和加斯巴之夜是經典的作品;管絃樂例如達夫尼與克羅伊,還有替穆索斯基編曲的展覽會之畫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樂表現光影色彩的技巧。對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應是他的波麗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並一度把它描述為「沒有音樂的管絃樂曲」。根據SACEM的統計,拉威爾比其他法國作曲家擁有許多忠實的支持者,使他成為(至今)最受歡迎的法國作曲家。
早年的拉威爾,追求著別具一格的音樂表現,標新立異的音樂。拉威爾和德彪西有著密切的交往,德彪西的印象派作曲手法很自然就深入到拉威爾初期的創作中。到了後期,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拉威爾更傾向於明確的音樂語言,與那種晦暗的樂句劃清界限。他還從西班牙的民族音樂中取材,藉以豐富自己音樂的表現力。
雖然和德彪西一樣是印象派作曲家,但拉威爾的音樂整體來說與前者迥然不同。德彪西的音樂有一種朦朧的意境,詩意的想象。而拉威爾的作品節奏鮮明。他的作品恪守著古典主義傳統,但樂思自由奔放。他的代表作《波麗露舞曲》,全曲14分鐘,但是主旋律只有一個,在小鼓無休止的三拍子節奏背景上,由各種樂器演奏的兩個17小節的旋律不斷反覆,通過在不同的樂器中過渡,由弱漸強,最後音樂突然滑進了E大調(旋律大調),達到高潮。樂曲造成了和單純的手法全不相稱的獨特效果,讓人毫不感到單調沉悶,反而有一種樂曲分秒不斷在變化的感覺。
拉威爾自評:『嚴格的說,我不是一個「現代作曲家」,因為我的音樂遠不是一場「革命」,我只是一場「進化」。雖然我對音樂中的新思潮一向是虛懷若谷、樂於接受的,但我從未企圖屏棄已為人們公認的和聲作曲規則。相反,我經常廣泛地從一些大師身上吸取靈感(我從未中止對莫扎特的研究),我的音樂大部分建立在過去的傳統上,並且是它的一個自然的結果。我不是一個擅長寫那種過激的和聲與亂七八糟的對位的「現代作曲家」,因為我從來不是任何一種風格的奴隸,我也從未與任何特定的樂派結盟。』。
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評價拉威爾是「精巧的瑞士鐘錶」。
克勞德·德布西(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國作曲家。生於商人家庭。十一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獲「羅馬大獎」,後赴義大利學習兩年。藝術上反對舊傳統,並受東方音樂及唯美主義思潮的影響,逐漸形成對現代歐美音樂具有深遠影響的印象樂派。而其實質更接近於象徵派。德布西私生活上也相當反傳統,甚至為圈內朋友所看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