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心經的解釋

2007-11-29 3:47 am
整篇心經的解釋

回答 (5)

2007-11-29 4:01 am
✔ 最佳答案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 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 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 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 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 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因為只限4000字不能全數貼上,請登入以下網址有整篇心經的解釋 :
http://www.csie.nctu.edu.tw/~jglee/teacher/heart.htm
2007-11-29 3:53 am
帶著平常心去聽了一個由西藏上師主講關於《心經》的講座,
得著並不算多,可能因為我的悟性不夠,
可能因為機緣未到,也可能因為我的佛學根基尚淺,
但最有可能的,是《心經》的博大精深,
跟本就不是一個兩、三小時的講座可以清楚交待。
以往亦曾從不同的書籍看過對於《心經》的譯解,
但大多是令人明白了少許,之後錯失了更多的簡化版本;
但今天這位上師的演繹,
一方面讓我聽後仍然像是對於《心經》一竅不通,
一方面卻讓我真切的了解到我其實並不曾真正了解過這部經文,
以往以為明白的其實都只是我的一廂情願,
讓我了解到承認「無知」對我來說是多麼困難而有益處的事,
這已是今天晚上一個非常大的得著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是《心經》中一個艱深的概念。
色是物質的形相,空是空無。
色與空本是一體的概念,
與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想法有點相似,
但又不盡相同。
佛家這個概念,簡而這之,是色與空同時存在,
有空才有所謂色,有色才有謂空,
這好像有手掌就有手背,必定同時存在一樣,並不難了解。
進而要了解色與空本是同一個念頭,是一個最為艱難的部分。
道家的太極是陰陽相生,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然而仍有黑白之分。
但佛家卻說根本無所謂黑白之分。
黑即是白,白即是黑。
裡頭的玄機,在乎一個「執」字。
有些人喜歡論正邪,有些人著意談對錯。
但無論如何去區分,或去區分什麼,
只要有「歸納」的念頭,有「分類」的動作,心中就有「執」。
上師說了一段值得深思的說話:
「愚蠢的人作了壞事,下了地獄;
不智的人積了善因,上了天堂;
他們其實都是愚昧無知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作壞事也不積善因,
因此那裡都不用去,而超脫了生與死。」
一個成道的人,可以看透生死,
就是因為他們可以不執著於區分對錯,
他們可以看得仔細,而不去論斷,
對於所謂人性的黑暗,他們不去否認亦不加排斥,
反而讓它們自然而來,自然而去,
繼而沉澱,讓心清明得如明鏡一般。
但這又豈是我們這些非夫俗子可以了解的事?
要承認自己的執念不易,要放開自己的執念更難,
要讓「放開自己的執念」這個執念都離我而去是難上加難。
《心經》的艱澀之處,就是在於這種讓自己完全靜止下來,
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去做的觀照境界。

上師又用了相當的時間解說了「不生」的概念。
在密宗的思想裡,沒有什麼是被創造出來的。
他們不承認一個創造天地的神,因為萬物都是依存的,
對於個體來說有所生與死,對整體來說根本就沒有轉變。
生是死的開始,死又是生的開始,生命是如此的生生不息,
根本就不用去追問「最初如何如何」這類問題。
對於他們的觀點我不贊同也不反對,
反正最初是如何,或許有沒有神這類問題,
沒有人親身見證過而仍然存活著,
因此我們證實不了也反駁不來,
到頭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難分難解,庸人自擾。
倒不如不去追究,將時間花在更實際的事情之上,
反正睡個香甜的午覺也較為有益身心!
然而「不生」的概念卻帶出了佛教一個修持的態度。
他們認為一切修行的成果皆由自身的努力而來,
向「神明」祈禱,並不會有任何成果,
佛陀本身也只會指示道路,
而最終踏上路途的,只有靠我們自己。
《金鋼經》裡說得很清楚明確: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對於祈禱是否有用,且不作評論,
但那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態度,卻非常可取。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對自己的將來不輕視,
對自己的處境了解而自在。
這已是一般人經過長時間磨鍊才能達到的人生態度。

「自我」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這個概念很多宗教都談過,
上師的解釋比較簡陋,說「我」只是一個標籤,
如同某大公司的總裁,某大學的博士等等,
都是人外在的標誌,與人的本質無關。
但人總是為追求和建立心中的「自我」而奔波勞碌,
卻忘記了內在的修養和一顆精緻清明的心。
奧修所說的「自我」比較實在。
他說「自我」是頭腦,「真我」是心,頭腦和心是對立的,
頭腦想像各種各樣的幻象,包括「自我」這東西,
讓我們覺得有所謂「我」的存在,
讓人以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讓人變得狂妄而盲目。
只有當頭腦停止下來,
不分析,不批判,不比較,不抗拒的時候,
人的心才會顯現出來,真相才能呈現。
這就像天空一直都在,只是有雲的時候,我們看不見。
「心」就是天空,「自我」就是雲。
雲來了又去,變幻莫測,只有天空是恆久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佛教,道家,以及很多東方的宗教,
都主張修持即向內探索,越走進內心深處,越能了解真相。
向外走的話,找到的只是虛幻的「自我」。
人從來就不曾缺乏,也不需由誰給予什麼,
向內找尋,便能得著完滿。
撥開雲霧,便能看見清天。
但要撥開雲霧,則不是努力的成果,
而是如《心經》所示,讓一切都停止下來,
然後才會慢慢出現的結果。

《心經》的奧義,還需時間去參透。
在這一刻,它給我的開示或許就像以下俳句:

像清澈的潭水一樣 雲過了 不留痕跡
像堅韌的竹子一樣 風過了 不留痕跡
阿彌陀佛
2007-11-29 3:52 am
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語: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Prajñāpāramitā Hridaya Sūtra),又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是佛教中一部舉足輕重的經典。

內容

[編輯] 經名
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

「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12]。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道與廣義的命。
「般若」為梵語音譯,指通達妙智慧;
「波羅」為梵語音譯,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有解脫罣礙的意思;
「蜜多」為梵語音譯,意為無極。可聯想比如蜜蜂採花釀蜜,能融合眾多不同來源成分而歸納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容的重要性。
「經」: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歷或見解,藉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

[編輯] 經文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經文以「觀自在菩薩」開頭,以「菩提薩婆訶」結尾(薩婆訶亦有觀自在的意思,與經文開頭相呼應)。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經全文關鍵字詞之一。[1]
心經經文的解釋很多,其中有二種:顯教的解釋與密教的解釋。顯義是空性,密義是現觀次第。



起源
釋迦牟尼初轉法輪先說四聖諦,即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證明涅槃的內涵及存在,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無自性。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時所宣說,乃進大乘佛法的深法。在藏傳的經論中經常提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

因為《般若經》的詮釋是以空性為主,而透過了解空性的道理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認識空性的內涵,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菩提的果位。因此以了解空性這點而言,它能夠貫穿三乘的緣故,可稱它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乃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密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心經主要內涵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空性的問答。佛出定後,認可菩薩所說,歡喜讚嘆。

心經內涵可分兩種,顯義與隱義。顯義為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所闡釋。隱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空性所依的有法,由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詮釋。

有學者認為《心經》經文結構之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勸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則出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故《心經》是出自《般若經》的中心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態[1]。

在《大般若經》 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眾菩薩們所宣說的. 其最重要的觀念在於一旦以空性智慧瞭悟了諸法實相(即是一切外在事物的 相 皆是自心的虛妄名相分別而已)既不證入亦不取涅槃反而自願盡未來生生世世輪迴於生死. 其目地看似有違一般所認知佛教的修行在於逃脫生死輪迴的觀念, 而實際上這才是《大般若經》開悟菩薩的本意. 因為對一切眾生以 慈悲喜捨 之心平等救護才是真菩薩行,而自己逃出了生死輪迴卻棄眾生於不顧則有違菩薩本所誓願.

在《大般若經》中數度記載著 "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與 "觀諸法皆空。不捨一切有情" . 此即是若離開了對眾生的 慈悲 則一切的修行是毫無意義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參考: myself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57: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8000051KK028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