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李氏朝鮮王朝(公元1392--1910)長期為中國藩屬,本身亦以儒教治國,但至十九世紀,朝鮮儒教沒落,而且外戚長期掌政,用人維親,朝綱敗壞,加上西方勢力東來,朝鮮的宗主國中國,及鄰國日本皆在十九世紀中被西方勢力所迫而對外開放,朝鮮對外開放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在朝鮮開放之前西方天主教已傳入朝鮮,威脅朝鮮傳統。
當時朝鮮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及沒落的兩班士族)生活困苦,對朝鮮朝廷又十分不滿,而且傳統的儒佛思想已不能滿足中下階層的需要,人民急需新的宗教作為精神支柱,於1860年,在朝鮮南部慶州一名叫沒落的兩班士族崔濟愚,集合儒佛道及民間信仰,創立東學黨,其教義主張天人合一,人人平等,並預言世界將會有一場大變革,並以對抗以天主教為主的『西學』。
東學黨創立後迅速吸引大量人民入黨,成為朝鮮全國的大教派,但朝鮮朝廷卻視東學為威脅,故將東學黨視為邪教而加以打壓。1863年,東學黨教主崔濟愚被捕及判以死刑,東學黨一度轉衰,但東學黨第二任教主崔時亨接任後,重新整理東學黨組織,由於此時朝鮮已被迫對外開放,外國勢力開始入侵朝鮮,朝廷也在閔黨掌政下更加腐敗,基層人民受壓迫比之前更甚,於是加入東學黨者越來越多,遍佈全國。
公元1892年,東學黨教主崔時亨見時機成熟,發動各地東學黨信徒向官府請願要求為東學黨首任教主崔濟愚平反,朝鮮朝廷見東學黨勢力強大,不敢鎮壓,而東學黨乘機舉行集會,聲討貪官及入侵朝鮮的日本及西方勢力,得到不少不滿時局的人民以至政客支持。
在東學黨勢力一時無量時,朝鮮西南部古阜郡郡守趙秉甲因向農民強行徵收超額稅款及米糧,激起民變,此次民變由東學黨信徒領導,引起朝鮮朝廷下令鎮壓全國東學黨,而東學黨人也在古阜附近領導農民造反,整個朝鮮西南部成為東學黨的天下。
朝鮮政府見局面失控,向宗主國中國要求出兵協助平亂,清廷也派兵入朝鮮,但根據1885年中日兩國為朝鮮問題簽定的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分別在朝鮮撤兵,如一方派兵入朝鮮,要知會另一方。滿清按條約規定知會日方出兵朝鮮,日本認為一直期望向中國挑釁機會到了,以保護日僑的藉口派兵入朝鮮。
正當中日兩國的軍隊開入朝鮮時,朝鮮政府為招撫東學黨,向東學黨宣佈停戰,並接受東學黨向朝鮮朝廷提出的十二條弊政改革案。此時東學黨眼見日本再次出兵朝鮮,認為應放棄對抗朝廷而去對抗日本入侵,故接受朝鮮朝廷招撫。而中國見東學亂平,也向日方表示要共同撤兵,日本恐錯失戰爭機會,就偷襲中國在朝鮮牙山豐島的海軍,觸發中日甲午戰爭。
至於東學黨,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加入抗日行列,但後來都遭日本軍殘酷鎮壓,東學黨運動也隨日本在甲午戰爭勝利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