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人可以話我知點 快增加彈跳力

2007-11-27 7:10 am
我打籃球ge 今年14....183 但係我要爆好狀態先可以摸到板 3個月先得1次= =
所以要苦練彈跳力!!!!!!
各位幫幫忙!!!! thx!!!!!!!!!!!!!!!!!!!!1

回答 (4)

2007-11-28 2:49 am
✔ 最佳答案
增加彈跳力的方法

眾 所 周 知 , 打 籃 球 要 出 色 , 彈 跳 力 是 先 決 條 件 之 一 。 彈 跳 力 佳 可 增 強 你 在 搶 籃 板 、 跳 射 或 上 籃 時 的 力 量 , 全 面 提 升 你 的 球 技 。 不 過 , 如 果 身 材 不 夠 高 大 , 或 下 身 力 量 較 弱 , 有 甚 麼 方 法 可 以 提 升 彈 跳 力 呢 ? 今 期 《 健 身 Guide 》 , 專 業 健 身 教 練 Alan 將 會 介 紹 三 招 提 升 跳 躍 能 力 的 鍛 煉 方 法 , 針 對 強 化 彈 跳 力 、 騰 空 力 及 第 二 跳 的 反 應 , 下 一 個 「 男 兒 當 入 樽 」 可 能 將 會 是 你 。

踏 台 連 環 跳 躍 ( Box Jump )
鍛 煉 部 位 : 腿 部 肌 肉 力 量 及 反 應 。
功     效 : 增 強 彈 跳 力 及 第 二 跳 反 射 動 作 , 提 升 搶 籃 板 技 術 。
起 點 動 作 : 雙 腳 站 在 跳 台 , 雙 手 作 向 前 擺 的 起 跳 狀 態 。
完 成 動 作 : 先 跳 落 地 面 , 然 後 第 一 時 間 跳 上 第 二 跳 台 , 如 此 類 推 完 成 兩 至 三 個 跳 台 動 作 , 身 體 必 須 保 持 平 衡 。
注 意 事 項 : 初 學 者 跳 台 的 高 度 由 高 至 低 , 進 階 者 相 反 ; 跳 台 最 高 高 度 , 初 學 者 不 過 膝 , 進 階 者 為 膝 蓋 以 上 三 吋 。

槓 鈴 踏 板 ( Step Up With Barbell )
鍛 煉 部 位 : 大 腿 肌 、 腹 直 肌 及 腹 內 、 外 斜 肌 及 肩 膀 。
功     效 : 鍛 煉 起 跳 時 的 爆 發 力 , 增 加 上 籃 及 騰 空 的 高 度 和 力 量 。
起 點 動 作 : 利 用 雙 手 及 膊 頭 支 撐 槓 鈴 , 一 腳 踏 在 踏 板 上 , 另 一 隻 腳 在 地 面 平 衡 身 軀 。
完 成 動 作 : 後 腳 先 發 力 , 將 力 量 轉 移 至 前 腳 , 提 升 身 體 至 站 立 在 踏 板 上 , 然 後 回 復 起 點 動 作 , 再 進 行 另 一 腳 訓 練 。
注 意 事 項 : 頭 部 不 要 仰 後 , 上 身 要 直 , 保 持 挺 胸 收 復 運 動 。

姿 腿 部 彎 曲 ( Prone Leg Curl )
鍛 煉 部 位 : 大 腿 後 腿 腱 。
功     效 : 增 強 落 地 時 承 受 的 力 量 ; 提 升 起 跳 穩 定 性 ; 增 加 下 盤 力 量 。
起 點 動 作 : 躺 器 械 上 , 雙 手 握 扶 手 , 軟 墊 放 在 雙 腳 腳 對 上 位 置 。
完 成 動 作 : 雙 腳 發 力 彎 曲 , 然 後 回 復 起 點 動 作 。
注 意 事 項 : 面 向 前 , 腰 不 要 過 度 彎 曲 。

貼 士 : 跳 躍 、 拉 筋
拜 恩 、 麥 基 迪 及 卡 達 等 NBA 巨 星 均 有 一 共 通 點 : 彈 力 強 。 不 過 要 數 NBA 歷 來 彈 力 最 驚 人 的 相 信 非 韋 比 ( Spud Webb ) 莫 屬 , 這 位 身 高 僅 得 五 呎 七 吋 的 前 鷹 隊 後 , 是 八 六 年 的 NBA 花 式 入 樽 大 賽 的 冠 軍 , 證 明 「 矮 仔 」 也 能 做 到 「 男 兒 當 入 樽 」 !
韋 比 提 升 彈 力 的 貼 士 是 : 「 其 中 一 個 方 法 是 在 一 個 兩 呎 高 、 八 至 九 吋 闊 的 箱 子 前 後 跳 躍 五 十 次 , 一 周 練 五 次 。 此 外 , 我 亦 會 做 強 化 腿 部 的 器 械 鍛 煉 及 拉 筋 動 作 。 」 米 高 佐 敦 的 私 人 健 身 教 練 高 化 指 出 : 「 如 果 想 提 升 彈 跳 力 , 你 必 須 在 完 成 重 量 訓 練 後 , 立 即 進 行 一 些 跳 躍 或 拉 筋 的 運 動 , 以 增 強 肌 肉 的 力 量 及 爆 炸 力 。 另 外 , 舉 重 時 的 節 奏 控 制 比 重 量 更 為 重 要 。

根據「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第53期」的定義:「彈跳能力」代表人體
單一次或多次跳躍的能力好壞;也是指人體在靜止或移動狀態下,所能跳
躍的高度(垂直跳)或遠度(立定跳遠),屬於非乳酸性的無氧動力能力。因
此,具備優異的腿部肌力、收縮能力與統合能力,將使人體能呈現出絕佳
的「彈跳能力」。
 
一、重量訓練增進肌肉的力量:
 
增進肌肉爆發力的重量訓練,主要透過8至12 RM的重量進行訓練。通
常,重量訓練的重量若太重,可能不利於肌肉收縮速度的發展;重量訓練
的重量若太輕,則可能不利於肌肉力量的增進。
 
重 量 訓 練 的 實 施 處 方

重量訓練項目 訓練量(次) 訓練強度 節奏 回合(set) 組間休息(分)
半姿蹲舉訓練 8-12 50-80%RM 快 3-5 2-5
仰臥腿部推舉 8-12 50-80%RM 快 3-5 2-5
槓鈴蹲舉訓練 8-12 50-80%RM 快 3-5 2-5
分腿蹲舉訓練 8-12 50-80%RM 快 3-5 2-5
單腳半蹲訓練 8-12 50-80%RM 快 3-5 2-5

 
二、增強式訓練增進肌力與收縮速度:
 
一般來說,各種單腳跳動、各種雙腳跳動、由數十公分的平台下跳等
,都是增強式肌力訓練的方法。一般來說,增強式肌力訓練形成的肌肉力
量增進效果,主要是因為肌肉神經機能的增進所至,因此,肌肉通常會有
較佳的收縮速度。
 
增 強 式 訓 練 的 實 施 處 方

增強式訓練項目 訓練量(次) 節奏 回合(set) 組間休息(分)
木箱跳躍訓練 5-15 快 1-3 2-5
深蹲跳躍訓練 5-15 快 1-3 2-5
欄架跳躍訓練 5-15 快 1-3 2-5
交互蹲跳訓練 5-15 快 1-3 2-5
左右跳躍訓練 5-15 快 1-3 2-5

 
三、多方訓練增進肌肉統合協調能力:
 
利用不同方式的「彈跳」訓練,不僅可以訓練肌肉本身的肌力與收縮
速度,還可以增進不同肌肉的統合協調,讓你的「跳躍」動作更為協調,
「彈跳」的效率更高。
 
複 合 訓 練 的 實 施 處 方

重量訓練項目
增強訓練項目

半姿蹲舉訓練 5次
10次

15次
50%RM
70%RM

90%RM
木箱跳躍訓練 10次
15次

20次

仰臥腿部推舉 深蹲跳躍訓練
槓鈴蹲舉訓練 欄架跳躍訓練
分腿蹲舉訓練 交互蹲跳訓練
單腳半蹲訓練 左右跳躍訓練

I hope these might help you


參考: Internet and Me
2007-11-28 6:44 am
彈跳力訓練         Fowler
彈跳力相信是籃球運動最重要的其中一項體能,以前聽到有很多人為了加強此能力而作了一些他本身不知是危害的動作訓練,到底我們可以怎樣做呢?我想我們應從認識何為彈跳力中開始。


何謂彈跳力?

彈跳力和爆發力是相似的,它們都代表肌肉在短時間收縮的運動能力,在細節上爆發力則是指是以短時間完成的能力如30米、50米等,而彈跳力則指單一次彈跳的能力(用力時間僅在一秒以內),但好的爆發力有時又不能代表好的彈跳力,因我們一般所指的爆發力是短跑的往前衝刺的能力,而彈跳力則是身體向上跳的能力,兩者的肌肉型態多少有不同。對於籃球員來說,如何訓練出優異的「爆發力」?這一直是相當重要的訓練課題。


如何增加彈跳力?

我們可以從以下3點著手
1.以重量訓練增進肌肉的力量
2.以增強式(plyometric)肌力訓練增加肌肉的力量與收縮速度
3.訓練「彈跳」時各肌肉的協調能力


1) 重量訓練

雙腳要有足夠的力才能跳得起,而肌肉的力量可以透過重量訓練中加強。但我們應以一些較大的重量作訓練為原則,因較輕的重量對增加肌肉的爆發力及最大力量是沒有幫助的,所以我們必須採用小次數大重量的原則,在初時我們主要以8至12RM(repetition maximum)的重量進行訓練(何謂1RM?1RM是指肌肉能一次過所能舉起的最大重量),在有一定的訓練日子後我們可以以5至8RM作訓練的重量,而動作的速度也應要較快地進行。


2)增強式(plyometric)訓練

Plyometrics已被認為是現今最有效的彈跳訓練方法,你曾否想過為何運動員在進行跳或投擲等動作前會作蹲下或拉身的姿勢?因這樣正是能幫運動員跳得更高擲得更遠的原因,在運動時肌肉若得到適當的拉長或伸展便會有更大的力量及更強爆發力,而plyometric則是從這個原理作訓練的原則。

我們運動時,肌肉收縮的方式有向心、離心與等長三種基本收縮型態。透過原地彈跳或數十公分高的平台下跳,落地後接著往上跳的訓練,是可以產生典型的離心向心運動,促使肌肉同時利用離心收縮的彈性與向心收縮的動能,達成增進肌肉力量與收縮速度的目標,而離心轉為向心收縮的短暫階段稱為緩衝期,緩衝期愈短,所能發揮的爆發力也愈大,所以練習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時其速度也需快。一般來說,各種單腳跳、雙腳跳(原地跳觸籃板)、由數十公分的平台下跳等,都是plyometric訓練的方法。一般來說,plyometric訓練形成的肌肉力量增進效果,主要是因為肌肉神經機能的增進所致,因此,肌肉通常會有較佳的收縮速度。

在國外很多的研究發現,重量訓練配合增強式肌力訓練的訓練方式,是最容易提高彈跳力。另外體重較重者應特別注意訓練量與休息期的安排,以避免肌肉過度離心收縮形成的遲發性肌肉酸痛,甚至造成過度訓練的危險。

另外我還需提醒一事,所有的plyometric訓練的方法都應在肌肉有足夠的熱身、身體最有活力及場地是一些較柔軟的地方下進行。

以下是一些plyometric訓練的要點
-強度(INTENSITY)
plyometric是一種很強的訓練練習,所以練習者需確定自己是有一定的肌肉力量才能進行,而起跳點與地面愈高其訓練強度亦愈高。
-量(VOLUME)
初學者其每次練習的總步數(腳與地面接觸之次數)60-100,中級100-150,高級100-150。
-頻次(FREQUENCY)
提議每週最多只能作二次的練習,每次練習需相隔至少48小時。
-恢復(RECOVERY)
在每次的練習中,組與組之間休息時間為1:5-1:10,那即是跳十秒休息50-100秒。


3)訓練「彈跳」時各肌肉的協調能力

人體彈跳時,除了大腿肌肉的向心、離心或等長收縮的方式外還會有雙腳跳、單腳跳及跑動跳等不同的跳躍方式,所以我們需訓練不同肌肉在同時間的收縮情況。而利用不同方式的彈跳訓練,不僅可以訓練肌肉本身的肌力與收縮速度,還可以增進不同肌肉的統合協調,讓你的跳躍動作更為協調,彈跳的效率更高。


一些有關彈跳的問題?

跳繩能增加彈跳力嗎?
可以,在訓練時需留意每一次跳躍動作之間的時間必須縮短(之前曾說過緩衝期愈短,所能發揮的爆發力也愈大的原理),但本人認為成效較微,因跳繩的效果主要在於強化「連續」彈跳的能力,在正常的情況下你會跳得那麼低?

鴨仔行及兔仔跳能增加彈跳力嗎?
鴨仔行和兔仔跳雖然有效但卻容易引起膝關節傷害,很少跳躍要蹲到那麼低的,另外當蹲到那麼低時雙膝所承受的壓力是極大,若加上跳躍的話,膝蓋中的軟骨及半月板很快便磨薄從而勞損,其實訓練彈跳能力的方法很多,無須靠鴨仔行及兔仔跳,如果你想三數年後還可以打波請不要練鴨仔行。

雙腳愈有肌肉愈跳得高?
雙腳有肌肉並不代表有彈跳力,之前曾說過彈跳能力代表肌肉之間的收縮能力及協調能力,有表面的肉不代表有內裏的收縮速度及協調力,筆者曾在一些舊健身中心(大隻佬中心)工作,當中發覺很多的健美人士的彈跳力大都……希望你明白。

美國最著名彈跳訓練計劃,練成預計彈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鍛鍊過程很辛苦,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鐘,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1/4的位置,雙手放置胸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第二項:抬腳尖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后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第三項:抬腿

1.找椅子來,把一只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在空中換腳,再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第四項:彈跳

1.雙腳放直,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只用你的小腿跳,只能彎曲你的腳踝,膝蓋盡量不彎曲

3.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第五項:腳尖跳

1.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2.用腳尖快速起跳,跳時不得超過1.5或2.5cm



第六項:蹲跳

這一項只在星期三練

1. 站立,懷抱籃球於胸前

2. 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腳尖,大腿需保持90度

3. 跳起至8-13cm,一定要保持步驟2的姿勢,

4. 著地,完成一下

5. 如果要跳15下的話,1-14需跳於8-13cm,第15下,需盡全力跳高
2007-11-27 7:28 pm
萬萬不可扎上沙袋
因為對你腿關節會有過份勞損
你可以試下做跳高摸板的練習
不過跳的時候盡量把重心有咁高放咁高(訓練籐空力),雙手要盡你所能一起向上申(在空中)
之後你就可以作一d大小腿肌肉的訓練,如果你覺覺得仲未夠,可以訓練膝蓋(不過好容易令膝蓋過份勞損)
2007-11-27 7:42 am
小腿上绑沙袋,每天都苦练几个小时,很快你就有弹跳力了。
祝你好运!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35: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6000051KK047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