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詩)既主旨,解釋,賞析,平仄,背景....(10分!!)

2007-11-26 4:29 am
閨怨(詩)既主旨,解釋,賞析,平仄,背景....(10分!!)
閨怨(詩)

既主旨,解釋,賞析,平仄,背景....(10分!!)

回答 (3)

2007-12-01 9:59 pm
✔ 最佳答案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體裁:七言絕句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解釋
閨閣中的少婦,從來不知憂愁;春來細心打扮,獨自登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新綠,心裡難受;呵,悔不該叫夫君去覓取封侯。

注釋:
1. 閨:一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一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
2. 不知愁:又作‘不曾愁
3. 凝妝:盛妝。
4. 陌頭:意謂大路上。
5. 覓封侯:指從軍遠征,謀求建功立業,封官受爵。

賞析:
這首閨怨詩、描寫了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的變化。王昌齡善於用七絕細膩而含蓄地描寫宮閨女子的心理狀態及其微妙變化。詩的首句,與題意相反,寫她「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寫她登樓賞春:帶有幼稚無知,成熟稍晚的憨態;三句急轉,寫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寫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婿覓封侯」過錯。詩無刻意寫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餘。

王昌齡的一系列宮閨怨詩中《閨怨》尤為突出。詩題為《閨怨》,起筆卻寫道:“閨中少婦不知愁”,緊接著第二句又寫出這位不知愁的少婦,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凝妝”登樓遠眺的情景。於是,一個有些天真和嬌憨之氣的少婦形像躍然紙上。閨中少婦果真不知愁嗎?當然不是。讀過全詩之後我們知道,這是一位丈夫遠征他鄉,自己獨守空房的少婦,即使在唐朝封建禮教尚不嚴格束縛婦女的時代,她平日裡也是不能隨便出門的。

  第三句是全詩的關鍵,稱為「眼」這位少婦所見,不過尋常之楊柳,作者何以稱之為“忽見”?其實,詩句的關鍵是見到楊柳後忽然觸發的聯想和心理變化。楊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僅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時,它又是友人別離時相贈的禮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贈的習俗。因為那迷茫和朦朧的楊花柳絮和人的離愁別緒有著某種內在的相似。

  故少婦見到春風拂動下的楊柳,一定會聯想很多。她會想到平日裡的夫妻恩愛,想到與丈夫惜別時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華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這大好春光卻無人與她共賞……或許她還會聯想到,丈夫戍守的邊關,不知是黃沙漫漫,還是和家鄉一樣楊柳青青呢?

  在這一瞬間的聯想之後,少婦心中那沉積已久的幽怨、離愁和遺憾便一下子強烈起來,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覓封侯”便成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說到忽見,楊柳色顯然只是觸發少婦情感變化的一個媒介,一個外因。如果沒有她平時感情的積蓄,她的希冀與無奈,她的哀怨與幽愁,楊柳是不會如此強烈地觸動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婦的情感變化看似突然,實則並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王昌齡善於用七絕細膩而含蓄地描寫宮閨女子的心理狀態及其微妙變化。這首《閨怨》和《長信秋詞》等宮怨詩,都是素負盛譽之作。

  題稱“閨怨”,一開頭卻說“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面。其實,作者這樣寫,正是為了表現這位閨中少婦從“從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丈夫從軍遠征,離別經年,照說應該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這位女主人公正當青春年少,還沒有經歷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較優裕(從下句“凝妝上翠樓”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還在於那個時代的風氣。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當時人們“覓封侯”的一條重要途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成為當時許多人的生活理想。在這種時代風尚影響下,“覓封侯”者和他的“閨中少婦”對這條生活道路是充滿了浪漫主義幻想的。從末句“悔教”二字看,這位少婦當初甚至還可能對她的夫婿“覓封侯”的行動起過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對生活、對前途充滿樂觀展望的少婦,在一段時間“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點出“不曾愁”,第二句緊接著用春日登樓賞景的行動具體展示她的“不曾愁”。一個春天的早晨,她經過一番精心的打扮、著意的妝飾,登上了自家的高樓(翠樓即青樓,古代顯貴之家樓房多飾青色,這裡因平仄要求用“翠”,且與女主人公的身份、與時令季節相應)。春日而凝妝登樓,當然不是為了排遣愁悶(遣愁何必凝妝),而是為了觀賞春色以自娛。這一句寫少婦青春的歡樂,正是為下段青春的虛度、青春的怨曠蓄勢。

  第三句是全詩轉關。陌頭柳色是最常見的春色,登樓覽眺自然會看到它,“忽見”二字乍讀似乎有些突兀。關鍵就在於這“陌頭楊柳色”所引起的聯想與感觸,與少婦登樓前的心理狀態大不相同。“忽見”,是不經意地流目矚望而適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頭楊柳竟勾起她許多從未明確意識到過的感觸與聯想。“楊柳色”雖然在很多場合下可以作為“春色”的代稱,但也可以聯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聯想起千裡懸隔的夫婿和當年折柳贈別,這一切,都促使她從內心深處冒出以前從未明確意識到過而此刻卻變得非常強烈的念頭--悔教夫婿覓封侯。這也就是題目所說的“閨怨”。

  本來要凝妝登樓,觀賞春色,結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這變化發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難以理解。詩的好處正在這裡:它生動地顯示了少婦心理的迅速變化,卻不說出變化的具體原因與具體過程,留下充分的想像余地讓讀者去仔細尋味。

  短篇小說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加以集中表現,使讀者從這個橫斷面中窺見全豹。絕句在這一點上有些類似短篇小說。這首詩正是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生微妙變化的剎那,作了集中的描寫,使讀者從突變聯想到漸進,從一剎那窺見全過程。這就很耐人尋味。  (劉學鍇)

  〔注〕①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與凝妝上樓,忽見春光,頓覺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貫而有力。
2009-07-16 11:18 pm
good
2007-11-26 4:33 am
唐代的宮怨詩與閨怨詩以描寫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狀態為主,深情幽怨、含蓄蘊藉是其"幽怨美"的主要特徵,也是這兩類詩歌獨具審美魅力且曆久不衰的根本所在.抒情主人公-怨女思婦的低賤地位、無奈處境、美好願望、不幸命運則是形成唐代宮怨詩和閨怨詩"幽怨美"的深層原因.
唐代閨情宮怨詩的創作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男子代女子抒情表意的,即運用了代言體.與此同時,有些詩歌還寄託了詩人難以直接言說的隱衷.


收錄日期: 2021-05-03 20:55: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5000051KK046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