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孔子與老子的治國之道?(急急急)

2007-11-25 9:19 pm
如題:
孔子與老子的治國之道分別是什麼?
更新1:

我要的是治國之道呀? 不要介紹

更新2:

那一種較適合春秋戰國時代的局面呢?

回答 (2)

2007-11-25 9:31 pm
✔ 最佳答案
孔 子 , 名 丘 字 仲 尼 , 春 秋 魯 國 鄒 邑 ( 今 山 東 曲 阜 ) 人 , 周 靈 王 二 十 一 年 生 , 周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卒 ( 西 元 前 五 五 一 至 四 七 九 年 ) , 享 年 七 十 三 歲 。 與 孔 子 先 後 降 生 於 世 的 , 有 希 臘 的 蘇 格 拉 底 、 亞 里 士 多 德 及 印 度 的 釋 迦 牟 尼 , 此 時 可 謂 東 西 方 皆 有 聖 人 。
孔 子 三 歲 喪 父 , 家 境 清 苦 , 由 母 親 撫 養 教 育 成 人 。 十 五 歲 立 志 為 學 , 曾 一 度 官 任 司 寇 , 三 個 月 使 魯 大 治 , 夜 不 閉 戶 ; 他 由 工 作 環 境 內 學 習 貴 族 禮 儀 , 自 官 府 典 藏 中 博 覽 群 書 , 學 識 更 為 精 進 。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道德經》中所說的中心思想是「道」,「道」是老子最高的思想範圍,「道」的意思是「自然」。老子觀察自然界與人事間的結果,發現並歸納出一抽象的法則或規律道,「道」是自然和社會變化的總規律。就自然界說,這「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廿五章)

  老子想象出「道」存在於物質世界之前,最初的地球混元一氣,天地不分,獨立在空中,依一定的軌道,圓形運行,無聲無息,(沒有生物)永無休止。由於「道」的存在,萬物才得以產生。地球最初的現象稱為「大道」,大曰逝,逝是無窮盡的腦部運動,大曰遠(想無限遠的大自然),直至想到真理--道;得道之後便可以歸真返樸--反(返)。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指「元氣」,「二」是指「陰陽二氣」,「三」是指「陰陽交合」。道產生了元氣,元氣產生了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產生了陰陽交合,陰陽交合產生了萬物。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所依循的自然法則;老子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007-11-29 10:05 am
孔子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那時中國四分五裂,戰亂不已。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天下統一,各邦國尊崇天子,上下有序。但是這種政治統一的基礎並不是天子的武力高壓,而是在每個邦國之內實現良好的政治。   在孔子看來,良好邦國政治的基礎是君主本身有道德,能以仁愛之心待人,並且自己過著節儉簡樸的生活,盡力使人民富足起來。簡單地說, 理想政治應是一種教化政治,而不是刑法政治。教化政治的基礎不是施行任何外在的強制、規範,而是君主個人的道德操守。通過這種道德模範,可使人民知道廉恥,勤勉自立。
老子
在老子的眼裡,天下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自然屬性,所以高明的統治者理應順從客觀,尊重自 然,因勢利導,率理而動,一切“道法自然”,凡事“無為自化”。在治國上,首先要求統治者做到海納百川,虛懷若谷,不以一人之智為智,而以眾人之智為智, 謙卑處下,寬容包納,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的觀點是:理想的世界應該是非常和諧的“混沌”狀態,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關鍵是佔據權力 資源的統治者主動降低自己的身份,與處在下層的草民們打成一片,消除彼此的隔閡,這就是所謂的“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在上者虛靜無為,在下者循理而 動,各不逾矩,雙方按照各自的自然本性和諧地共存於一個體制之中。

其次,是主張順遂人性,因循為用。老子反對用道德仁義等外在力量去 強行改變什麼,規范什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野獸吃草,人類吃狗,表面上似乎很殘忍,但這卻是生物的真實本性,是生物界的天然生物鏈。假如天地 出於仁慈而加以改變,反而會破壞自然界的平衡。因此,天地必須冷血“不仁”,對生物之間的弱肉強食不予干涉。同樣,聖人治國也應該“不仁”。在老子看來, 仁義孝慈是人類的自然本能,無需汲汲倡導,一旦倡導,必然會在利益驅動下導致大量偽道德出現:“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 昏亂,有忠臣。”因此,留給聖人的選擇隻有一條途徑:“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其三,是提倡去奢節儉,廢刑省罰。具體地說,第一要節 儉,“去甚,去奢,去泰”。老子認為人之患在於有為,而導致有為的誘因,在於欲望太多,名利心太重。要糾正這一偏差,唯有節儉,珍惜生命,節約精力,這才 合乎自然本性也即“天道”:“治人事天,莫若嗇”。第二是要知足常樂,進而榮辱皆忘。統治者隻有貴生重己,適可而止,知足常樂,方可遠離禍害,免除災難: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三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法令刑罰手段在治國上的局限性, 反對以暴力強制的方法進行管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在老子看來,在治國上依賴刑法的強制力,是典型的妄為,違背自然好生愛德的 本性,舍本逐末,注定沒有任何出路。一旦民眾失去生路,斷絕希望,不再畏懼死亡,統治者就喪失了穩定政局的最后資本,整個社會的總崩潰也就無可避免了: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很顯然,老子從“道法自然”的基本立場出發,視政治高壓?暴力強制為治國的大忌。

其四,是強調貴柔守雌,以弱制強。《呂氏春秋·不二》說:“老聃貴柔”。知雄守雌,以退為進,這的確是老子對待事物、掌握主動的策略原則,也是其治國之 術的又一個顯著特色。按老子的理解,“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處於柔弱卑下地位的一方,其實往往擁有最強大的力量,“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剛強者莫之 能勝”。與之相反,一切剛強的東西實際上都蘊涵著衰敗死亡的契機,即所謂“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物壯則老”乃是普遍規律。基於這樣的感悟,老子主張貴柔,守雌,“進道若退”,“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在這種策略原則指導下,老子的治國之術帶有濃厚的陰柔特征。第一是管理制度的設置和管理措施的推行,都要求合乎時機,順應自然,“靜作得時,天地與 之”。不可單憑主觀的意念率意為之,以至走向事物的反面。同時在必要的時候,讓治國的理念與方法隨著情況的變化,形勢的發展,而有所調整,有所改變,“與 時遷移,應物變化”。第二是主張管理上要由小入大,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和諧混成,而不能幻想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 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第三是提倡管治的方式應該 盡可能做到簡約?明快,不講求繁文縟節,不違背天然本性,事半功倍,效率至上。為此要“以一統萬”,以簡馭繁。第四是強調治國的手段要善於體現以靜制動、 以不變應萬變的特點,達到“成功遂事,莫知其狀”的理想境界。善守雌節,后發制人:“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 奪之,必固與之”。

總之,是要在這樣的“君人南面之術”的全面掌控之下,使天下得到有序的管治,“無為而無不為”,舍棄過度的措施, 擯除酷烈的政舉,尊重普遍規律,承認獨特個性,不以俗情系心,不以他物累形,一切順應自然,凡事因勢利導,以不爭的手段和姿態,來達到“天下將自定”的目 的,所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為此,老子為我們描繪了“無為而治”的理想統治模式:“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 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貴其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它比“親而譽之”的儒家政治高明,更比以“畏之”為特征的法家政治優越,的確是了不得的治國 利器和政治智慧


收錄日期: 2021-05-01 16:11: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5000051KK019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