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當然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目錄[隱藏]
1 歷史
2 論文的主要結構
3 發表過程
4 中文學術期刊
5 參考資料
[編輯] 歷史
歷史上最早的研究期刊是出版於17世紀的《皇家學會哲學通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當時,出版學術論文是備受爭議的事情。當時認為一定要將新發現付諸文字的做法不可思議而且荒謬。
[編輯] 論文的主要結構
學術論文的結構不拘一格,應依照內容和作者個性選取最合適的行文方案。但是社會和自然科學領域的論文多采用以下套路式的結構。
引言。也就是寫這篇文章的理由,作者需要向讀者交代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和文章的創新點。
正文部分。作者詳細闡述如何完成這項研究,包括向讀者介紹實驗過程和數據為你的主題提供證據。正文部分通常又包括研究方法、結果和數據、討論等子部。
結論。總結文章的觀點並評論文章潛在的應用價值。
致謝(非必須)。像提供幫助的人士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這是非常重要的部門,表示作者在研究中參考的文獻資料。不同期刊往往對參考文獻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
注解(非必須)。對部分語句進一步闡述。
另外,學術論文一般都提供摘要和關鍵字。摘要是概括全文主旨、關鍵觀點、發現以及創新點的一段簡練文字;關鍵字是若干描述文章所屬領域的辭彙,便於論文的分類、索引和搜索。
[編輯] 發表過程
當投稿人完成一份學術工作的總結後,通常是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將刊載並檢討現有研究成果或結果。在投稿後,可能需要接受同行評審,審稿人(同一領域的學者)將檢查文件內容是否適合在刊物上出版,這個過程耗時1-3個月。論文作者最後會得到意見告知接受或拒絕出版。爭議話題可能獲得額外的審查.這些嚴格的審查政策都是為了維持學術期刊的高水準名譽。
[編輯] 中文學術期刊
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學術期刊大多以中文刊載文章,但學術期刊水準參差不齊。大部分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只有零點幾,這意味著每數十篇發表的論文只有一篇被後續研究者引用。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大量新生刊物在經營過程中向投稿人收取數額不等的版面費,並降低錄用標準以吸引投稿人供稿。請參見學術腐敗。
由於中國大陸片面強調SCI和EI指標,而不管論文本身的質量,造成了一些學術會議、期刊也片面追求被SCI和EI收錄,而不顧自身質量。有些期刊在未被收錄前表現良好,而一旦被收錄就開始出現一些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