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08好漢中哪三十七人才是真的?

2007-11-25 12:00 am
水滸傳108好漢中哪三十七人才是真的?

回答 (1)

2007-11-28 4:06 am
✔ 最佳答案
Q:水滸傳108好漢中哪三十七人才是真的?
A: 《水滸傳》內記載的108人,大部份是後期杜撰出來。只有其中36(或37)人,曾于宋代文學中出現。宋朝文學記載宋江起義的人數及人物者,例有《東都事略》《宋江三十六人贊幷序》《大宋宣和遺事》三者。
宋·王稱《東都事略》卷一百三《侯蒙傳》中曾提到宋江率領36人起義:「宋江寇京東,蒙上書陳制賊計曰:‘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材必過人。不若赦過招降,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 」
而後宋·龔開據《東都事略》,在《宋江三十六人贊幷序》中說:「宋江事見于街談巷語,不跳采著…余年少時壯其人,欲存之畫贊,以未見信書載事實,不敢輕爲。及异時見《東都事略》中載侍郎《侯蒙傳》的一書篇,陳制賊之計云:‘宋江以...或可平東南之亂。’余然後知江輩真有聞于時者。于是即三十六人爲一贊,而體箴在焉。……」
龔氏當時所贊的「三十六人」就是: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學究,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活閻羅阮小七,尺八腿劉唐,沒羽箭張清,浪子燕青,病尉遲孫立,浪裏白條張順,船兒火張橫,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鐵鞭呼延綽,混江龍李俊,九文龍史進,小李廣花榮,霹靂火秦明,黑旋風李逵,小旋風柴進,插翅虎雷橫,神行太保戴宗,先鋒索超,立地太歲阮小五,青面獸楊志,賽關索楊雄,一直撞董平,兩頭蛇解珍,美髯公朱同,沒遮攔穆橫,拚命三郎石秀,雙尾蝎解寶,鐵天王晁蓋,金槍班徐寧,撲天雕李應。
另宋朝時由無名氏所撰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曾載宋江得到天書,並列有此36人:
智多星吳加亮,玉麒麟盧進義,青面獸楊志,混江龍李海,九紋龍史進,入雲龍公孫勝,浪裏百跳張順,霹靂火秦明,活閻羅阮小七,立地太歲阮小五,短命二郎阮進,大刀關必勝,豹子頭林沖,黑旋風李逵,小旋風柴進,金槍手徐寧,撲天雕李應,赤發鬼劉唐,一撞直董平,插翅虎雷橫,關髯公朱同,神行太保戴宗,賽關索王雄,病尉遲孫立,小李廣花榮,沒羽箭張青,沒遮拉穆橫,浪子燕青,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鐵鞭呼延綽,急先鋒索超,拚命二郎石秀,火船工張岑,摸著雲杜遷,鐵天王晁蓋。天書中人名末後有一行字:「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延保義宋江爲帥,廣行忠義,殄滅奸邪。」名單上的鐵天王晁蓋死後,遞補上一丈青張橫。
然而,只要稍加留意,《大宋宣和遺事》跟《宋江三十六人贊》所載人物顯然于名字及人物上有所不同:
《遺事》中的吳加亮,在《贊》中作吳學究;《遺事》中的盧進義,《贊》中作盧俊義;《遺事》中的李海,《贊》中作李俊;《遺事》中的公孫勝,《贊》中無;《遺事》中的浪裏百跳,《贊》中作白跳;《遺事》中的阮進,《贊》中作阮小二;《遺事》中的林沖,《贊》中無;《遺事》中的金槍手,《贊》中作金槍班;《遺事》中的赤髮鬼,《贊》中作尺八腿;《遺事》中的一撞直,《贊》中作一直撞;《遺事》中的王雄,《贊》中作楊雄;《遺事》中的張青,《贊》中作張清;《遺事》中的急先鋒,《贊》中作先鋒;《遺事》中的張岑,《贊》中無;《遺事》中的一丈青張橫,《贊》中作船火兒張橫;《遺事》中的摸著雲杜遷,《贊》中無;《贊》中的解珍、解寶,《遺事》中均無。《贊》中算上宋江、晁蓋,共是三十六人;《遺事》中不算爲帥的宋江和已死的晁蓋,加上一丈青張橫,是三十六人,倘算上宋江及晁蓋,則是三十八人。
誠然,宋元間流傳的《大宋宣和遺事》其實乃筆記小說,只能作野史看,而非正史;《宋江三十六人贊》是據《東都事略》所出,但《東都事略》似未有詳說三十六人是誰,龔氏所憑的大概是來自民間的傳聞。例如據南宋羅燁的《醉翁談錄》,在當時就已有民間藝人講說「石頭孫立」、「青面獸」、 「花和尚」、 「武行者」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又《遺事》和《三十六人贊》的名字確實大部份有很大差異,故到底誰真誰假,有待商榷。
「三十六人」中,實只有宋江是真有其人,亦記於史書上。史書所載如:
《宋史·徽宗本紀》:「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此外,李埴的《十朝綱要》,宋代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和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其他人中部份可能於史上曾出現,又或許只是人有相同而已,未知是否屬實,例子如:
(1)九紋龍史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載:“建炎元年(1127)秋七月,賊史斌據興州,僭號稱帝。斌本宋江之黨,至是作亂,守臣向子寵望風逃去……”卷十八載:“建炎二年十一月,涇原兵馬都鑒兼知懷德軍吳珍襲叛賊史斌,斬之。”這位“宋江之党”史斌,很可能就是那個九紋龍史進,後改名爲斌。
(2)青面獸楊志:《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七引《靖康小雅》中云:“……金人先屯兵縣中……翼日,賊遣重兵迎戰。招安巨寇楊志爲選鋒,首不戰,由間道徑歸。”共它處也有楊志的記載。這位“招安巨寇楊志”,很可能就是受招安的宋江之部將楊志。
(3)大刀關勝:《宋史》卷四七五《劉豫傳》和《金史》卷七十七《劉豫傳》中都寫有關勝。記載建炎二年(1128)冬,金兵攻濟南,濟南驍將關勝屢出城拒戰,知府劉豫殺其將關勝,率百姓降金,百姓不從,劉豫縋城納款。
(4)船火兒張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十三中云:“紹興五年(1135)九月,自靖康之末,兩河之民不從金者,皆于太行山保聚。太原義士張橫者,有衆二千,來往嵐、憲之間。是秋,敗金人于憲州,擒其守將。”王利器先生在《〈水滸〉的真人真事》中說龔開贊船火兒張橫雲:“太行好漢,三十有六。無此火兒,其數不足。”則紹興年間保聚義太行山的張橫,當就是船火兒張橫。
(5)雙尾蝎解寶:《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七引《韓忠武王中興佐命定國元勛之碑》上雲:“建禦營,以王(韓世忠)爲左軍統制,詔平濟州山口賊解寶、王大力、李顯等,所向剿除,升定國軍承宣使。”認爲“此被韓世忠剿除的濟州山口‘賊’解寶,當是綽號‘雙尾蝎’的解寶,他在老家登州受土豪壓迫,才逼到濟州山口去作‘賊’耳。”
又基於以上原因,本人對於同一題目中另一回答者的答案,所據只一網頁,就說史書所載,實大感疑惑。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48: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4000051KK025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