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全球化」﹖「全球化」這名稱是誰人提出﹖

2007-11-24 9:16 pm
甚麼是「全球化」﹖「全球化」這名稱是誰人提出﹖

回答 (4)

2007-11-24 9:22 pm
✔ 最佳答案
全球化的趨勢始於1980年代,由哈佛大學教授李維特(Theodore Levitt)所發明。李維特對全球化的解釋很簡單: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全球通訊成本也告大幅降低,影響所及,全球各地消費者的品味一致化,為標準化產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規模之大的全球市場。也就是說,「全球化」的主張認為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價值觀、文化,在商業活動主導下,將出現趨於一致的傾向。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全球聯繫不斷擴張,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影響 全球範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文化多樣性的減少國際旅遊業的發展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通過諸如網際網路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恐怖主義也在全球化,參與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分子很多時候不在本國行動,而且與本國無關.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自由貿易可以讓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大大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人士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相關條目與外部連結 區域貿易集團自由貿易區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國際法網際網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區域化國際化反全球化
參考 Hirst & Thompson,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1991), ISBN 0-7456-2164-3世界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 (2005), ISBN 986-80180-9-9全球化的終結 陳經 (英譯本)
4個分類: 自2006年11月需要清理的條目 | 文化 | 經濟學 | 全球化
參考: myself
2007-11-24 9:26 pm
全球化的定義:
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繫不斷擴張,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影響
1) 全球範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2)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3)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4)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5)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6)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7)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8) 通過諸如網際網路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9)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1) 提升自由貿易
a)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b)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c)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2) 知識產權保護
a)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b)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認識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全球化的概念自70年代開始被採用,它的含義遠超過國際間的往來。其實,透過經商、戰爭、殖民地等,國際性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早已存在。有關全球化的定義,可參加(參考資料一及二);
我們每天的生活幾乎離不開全球化,ICQ、麥當勞、菲傭、荷里活電影、上英文課、國際新聞、全球暖化的問題等,都是全球化圍繞著我們生活的例子;
我們不是被動的生活在全球化之下,也主動地參與在其中,例如:利用互聯網通訊、購買跨國企業的商品、製造溫室氣體等;
全球化使我們對遠方發生的事不能獨善其身,例如:全球的暖化;恐怖襲擊;歐美經濟氣候;SARS等;
推動全球化的因素也與足球相似,主要圍繞制度、經濟、科技、文化及政治等方面,而且這些因素也是相互影響的;
推動全球化的因素只是認識全球化的起點,其中的權力關係,以及各因素間的重要性,需要再作深層的思考。

資料一:
不論在什麼地方,我們可以吃到一樣味道的漢堡包,買到一式一樣同一品牌的衣 服;只要一通電話、一個電郵,我們就能即時與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人聯絡、溝通; 甲地的老闆可以走到乙地丙地丁地開廠,保證找到價錢低廉的工人……這些,都 是我們親身經歷的全球化現象。在全球化下,信息、資本跨越國界,自由流動, 國家與國家之間在貿易上有更頻繁的交流,不同國家在貨物、服務乃至金融市場 上催向融合。國家之界的界線因此變得更為模糊,彼此的關連愈來愈密切。在牽 一髮,動全身的情況下,某一些國家或組織的決定和行為可以對其他國家或地區 的人民有很大的影響,貧窮國家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全球化背後,資訊科技、 跨國企業、貿易自由化等都是主要的推動力量。
資料來源:香港樂施會:字詞逐個捉。http://www.oxfam.org.hk/chinese/cyberschool/c-dictionary.htm#Globalisation。

資料二:
全球化是形容自七十年代開始出現的一個現象,由多個不同因素促成,包括高速的科技發展下而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及在新自由主義(提倡自由市場、貿易開放、小政府等理念)的倡導下,跨國企業、政府和國際組織全力推動市場開放政策,把貨物、服務和資金等市場開放,容許跨國企業無限追逐利潤,並把生產程序在國際間分工,令全球競爭加劇;也縱容金融投機活動,造成經濟危機。在跨國企業追逐利潤的大前題下,人權、環境、工人、婦女權益都被犧牲,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全球化的惡果逐漸被更多人認識,各地群眾都紛紛起來反對…
資料來源:全球化監察。〈什麼是全球化?〉。:http://globalmon.uhome.net/database/0901_1.htm。

資料三:《傳媒與商業利益包裝下的足球事業》                          呂大樂

  事實上,足球作為一種伴隨全球化而快速發展的工業,不但沒有冷下來,而且大有愈搞愈熱的趨勢。一方面,我們得承認足球運動本身有其特殊的魅力和動員力----它能夠在世界各地(大概只有美國、加拿大屬於例外)都引起球迷的熱情反應,同時又能令非球迷亦投入其中。另一方面,在傳媒、商業贊助及其他商業利益刻意包裝、推銷的情況下,足球及相關的服務與商品大大提高了它們滲透世界各個角落的能力。今時今日,足球無處不在。

足球生態環境起變化

  從Deloitte & Touche Sports 出版《England's Premier Clubs: April 2001》分佈的統計數字所知,英格蘭超級聯賽球會的總收入,於一九九九至二零零零年季度平均來說,只有百份之三十四是來自門券收益。其他兩大收入來源,分別是電視廣播費(百份之三十一)和其他商業活動(如商業贊助、廣告、售賣紀念品等,佔百份之三十五)。這也就是說,現經營一間球會,早已不可能單靠吸引球迷親自入場觀看足球比賽,而可以賺取足夠的金錢來支付各項開支。從經營球會的角度考慮,近年整個足球事業的生態環境,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搞波,早已不再只是培訓青年球員、點兵排陣那麼簡單。今天,足球是一項企業投資。

  由於電視轉播費成為了球會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球會如何吸引傳媒的注意,便成為了發展足球的一種重要考慮。不同地方足球賽事的電視廣播費的釐定和分配方式,都是各有不同的。但無論如何,球會的陣容、球員的知名度、比賽成績等,都是關鍵所在。在競爭壓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好些大球會均不惜大灑金錢,以高昂的轉會費和薪酬去招攬世界級球星加盟,以求加強陣容,希望藉此打出一個新局面。而一間球會能在頂級賽事亮相,透過傳媒的廣播而接觸到世界各地廣大的球迷人口,它就可以打開更多的創造收入的渠道。

拓展「全球化球會」

  基於商業利益及拓展市場的考慮,愈來愈多球會的管理層都意識到必須將球會提升為一間「全球化球會」----意思是它的感染力和球迷的來源不再局限於原來所屬的國家,它要討好的是全球各地的球迷,而能夠像曼聯、皇家馬德里、祖雲達斯、利物浦等般成功地晉身「全球化球會」者,不但在電視廣播、商業贊助等方面財源滾滾來,而且亦可透過賣紀念品----特別是球衣----而賺取巨大的收入。

  現在,足球紀念品的市場之大,實在是難以想像的。而這一方面的收入對球會的財政影響,往往即時見效。舉一個例,當年國際米蘭以一千九百萬鎊羅致朗拿度。在正式公佈這項轉會消息之後的十天之內,國際米蘭立即賣出三萬五千件印上九號及朗拿度名字的球衣。至於曼聯推出中文網頁及在東南亞開設專門店,全因球迷在紀念品方面的消費相當高。而各大球會紛紛在裝修球場的同時,加建博物館、擴大紀念品專門店面積,又開辦小型遊覽觀光服務,皆因這些消費活動愈搞愈熱。至於大球會經常轉換球衣,又在原來主、客場球衣外加插第三、第四球衣,其商業考慮,更是不言而喻。

  可以這樣說,今時今日一切跟足球有關而又可以變賣的,都差不多已經推出市場了。上文所講的「全球化球會」通常都是財力豐厚、球星如雲的球隊。事實上,球星往往亦喜歡加盟大球會,一是因為薪酬優厚,二是加盟強隊,可以提高自己取得獎牌的機會。但同樣重要的,是踢大球會可以提高個人的知名度和曝光率,這既有助鞏固個人作為球星的地位,亦可提起商業贊助對自己的興趣----從此除了每周均可拿到天文數字的薪金之外,還不斷可以通過穿上某某牌子的運動鞋、手錶、或選用某種護髮美容用品而取得可觀的贊助費。

  今天,在足球圈子裡,商業考慮的影響隨處可見。當然,球會一向以奪取錦標、爭取榮譽為重,但在角逐錦標背後,現在也完全自覺電視廣播收益、拓展全球球迷的市場的重要性。能否擠身各歐洲錦標賽事,除了榮辱之外,還是球會的財政策略。過去球員與球會、球迷講感情,轉會是一件大事;現在,一些球星大可以不斷通過轉會來取得更優厚的薪酬,不斷從在轉會市場中跳來跳去,而毋須跟球會講甚麼生死與共、一起奮鬥,在各項比賽中爭取集體的榮譽。

  由媒介與贊助商所塑造的球壇經營生態環境,與足球運動的文化元素是存在矛盾的。或者,傳媒可推波助瀾,幫助足球征服全世界。可是,若然最後落得足球失去了它的靈魂,那又是得,還是有失呢?
2007-11-24 9:24 pm
睇過 wikipedia 未呢?

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ization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33: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4000051KK017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