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分裂成東西魏的過程是怎樣的?我有些混亂

2007-11-24 2:55 am
北魏分裂成東西魏的過程是怎樣的?我在維基看,知道西魏是由宇文泰掌權,東魏由高歡掌權,但究竟為何好好的北魏會分裂?其過程是怎樣的?看到元修那里,我有些混亂,能否告訴我當時的情況?謝謝

回答 (2)

2007-11-24 8:09 am
✔ 最佳答案
其實這問題要從孝文帝遷洛說起。鮮卑人內徒中國國土,仍有部份在邊境守衛柔然。內徒鮮卑漸次成為華冑貴族,與漢人高門同化;邊境鮮卑卻與犯人奴隸同伍,淪為次等族群。正是如此,未漢化的邊境鮮卑和鮮卑化的漢人因不滿而發起了六鎮起義。
六鎮起義被北魏政府所平,奈何北魏政府安撫降兵的政策不當,先後引發了河北起義、山東起義、關隴起義等,整個北方陷入大混亂。爾朱榮,契胡酋長,乘亂世而起,為北魏朝廷平定了各路叛軍(北魏軍隊因與漢族同化,已失去戰鬥力)。高歡和宇文泰本屬起義軍,都是在這時先後投降爾朱氏的。
宇文泰後來隨爾朱天光的部將賀拔岳入關中平亂,亂平以後,就駐在關中。
至於高歡,當時為爾朱榮部將,爾朱氏平定各路叛亂以後,又遇到對待降兵的問題。當時的降兵都是尚未漢化,甚有武力的鮮卑或鮮卑化的漢人。爾朱兆(爾朱榮從子)怕他們再次叛亂,又不能斬草除根,正頭痛如何安置他們。高歡自動請纓解決這問題,輕易從爾朱兆手中得到一支強大的軍隊。
高歡得到力量後,反過來對付爾朱氏,將爾朱氏在各地的勢力逐步消滅,成功控制北魏朝政。爾朱天光帶兵與高歡決戰,為高歡所敗;賀拔岳又為高歡擁護者所殺。關中群雄無首,宇文泰因反抗高歡,率軍平定關中各勢力,成為眾人的領袖。
這時,北魏孝武帝不甘受高歡所制,故逃入關投靠宇文泰。高歡失去孝武帝,唯有另立孝靜帝,是為東魏;孝武帝逃至關中後,又不甘受制於宇文泰,故而被殺。宇文泰立文帝,是為東魏。
全個過程只是簡略說說,很多枝節都沒有提到,見諒。

2007-11-29 18:40:09 補充:
錯字更正。「宇文泰立文帝,是為西魏」非「東魏」,抱歉!

2007-11-30 21:41:29 補充:
發問者要求,現補上東西魏變成齊周的簡略過程:先講東魏,高歡自普泰二年消滅爾朱氏勢力以後,立孝武帝(此人後來逃奔宇文泰),便已自稱為大丞相,將東魏的政權攬在手中。武定四年,高歡帶兵攻西魏,在玉壁遇到頑強抵抗,高歡病倒,回晉陽不久便死了。長子高澄續以大將軍名義掌東魏之政。武定七年,高澄準備篡魏,卻為身邊的僕人(此人是梁的俘虜)刺殺。弟高洋繼承其軍,續掌魏政,第二年,被任命為丞相,同一年就廢孝靜帝自立,是為北齊。

2007-11-30 21:42:20 補充:
再講西魏,宇文泰立西魏文帝以後,經歷了廢帝、恭帝,一直牢牢掌握西魏軍政大權。恭帝三年,宇文泰病死,子宇文覺嗣位,軍政事務由宇文泰長兄之子宇文護主持。宇文護廢魏帝,讓宇文覺即位為天王,是為北周。其實東西魏皇帝本與傀儡無異,政權被取代只是遲早的問題。個人覺得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只是稱呼上不同罷了,本質沒有分別。取代的過程沒有大多事情可說。
2007-11-24 3:08 am
壹. 概述






(一) 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發展



魏晉南北朝文學,上起建安,歷三國、兩晉、南北朝,終於隋統一。如從東漢末獻帝永漢元年(公元189年)算起,至陳後主禎明三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滅陳止,中間正好四百年。



這個時期的基本特點是分裂多於統一,混亂多於安定。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不穩定,文學的發展也不平衡。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從洛陽遷都長安,於是藉討董之聲而行爭權之實的混戰就此展開。曹操在混戰中勢力得到發展,乃以勤王為名,挾持獻帝,遷都許昌,改元建安(公元196年),逐漸占有北方廣大地區。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都於洛陽;劉備隨之建蜀(公元221年),都於成都;孫權建吳(公元222年),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建安中,曹操曾打擊豪強,抑制兼併,施行屯田,提倡刑名之術,唯才是舉,且雅好文學,故政治、經濟、文學均得以發展,「三曹」、「七子」、蔡琰、楊修、吳質,皆聚於曹氏,彬彬稱盛。此後,魏於三國之中,文學最為發展,而吳、蜀均不得擅場。魏明帝曹叡死,齊王曹芳八歲即位,改元正始(公元240年),輔政的曹爽與司馬懿明爭暗鬥,結果司馬氏逐漸成了魏政權的實際掌握者。司馬氏以專殺為政,故正始間文人多以韜晦自全、佯狂避世為事,但作者仍多,以「竹林七賢」最為有名。



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滅蜀,兩年後(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自立,建立晉朝,都洛陽,史稱西晉。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滅吳,天下始歸統一。太康前後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安定局面,這個時期作者很多,以張華、傅玄,「三張」、「二陸」、「兩潘」、「一左」最有名。但西晉推行分封制,大封宗室,導致了「八王之亂」,至建興五年(公元316年),北漢劉淵攻陷洛陽,擄愍帝,西晉終於滅亡。從此,以淮河為界,進入了南北分裂時期。在這個由動亂走向大分裂的過渡期間(即西、東晉之際),文士或夭折,或南北飄零,作品很少傳下來,僅劉琨、郭璞等留下一些作品,反映了這段充滿憂患的歷史。



西晉亡後,司馬睿逃至建業即位,史稱東晉(公元316~420年)。東晉偏安一隅,共歷十一帝,至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劉裕篡晉而亡。劉裕建宋,歷八帝凡六十年,至順帝昇明三年(公元479年)為蕭道成取代。蕭道成建齊,歷七帝凡二十四年,至和帝中興二年(公元502年)為蕭衍取代。蕭衍建梁,歷四帝五十六年,至敬帝太平二年(公元557年)為陳霸先取代。陳氏建陳,歷五帝三十三年而亡。東晉、宋、齊、梁、陳,均都建康,史稱南朝。自東晉至陳,南方雖處於偏安局面,但除了梁末的侯景之亂與江陵之變外,社會相對安定,農業、手工業均得到發展,商業經濟活躍,出現了許多繁榮的商業城市。各朝文學也都有所發展,出現了像陶淵明、謝靈運、鮑照、沈約、謝脁、庾信等許多大家。同時,民間文學也相當興旺,樂府採集民歌,一直沒有間斷過。



北中國從匈奴族劉淵建立北漢(公元304年)至北魏拓跋部統一北方(公元439年),一百三十五年間,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和漢族前後更替,共建立了十六個割據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北魏(公元386~534年,都平城,即今山西大同),歷十四帝凡一百四十八年,至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滅亡。其後分裂為東、西魏。東魏(公元534~550年,都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帝元善見為高歡所立,十七年(公元550年)後高歡子高洋代之,建北齊(公元550~577年,都鄴),凡二十八年,為北周所滅。西魏(公元534~557年,都長安)帝元寶炬為宇文泰所立,凡二十三年,為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取代,建北周(公元557~581年,都長安),凡二十五年而楊堅代之。楊堅建隋,於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滅陳。至此,南北分裂始告結束。北朝政權更替的次數,戰爭的頻仍,都甚於南朝;經濟的破壞,民生的困苦,自然也比南方嚴重。北朝的文學發展也遠不及南朝。其樂府民歌成就可觀,但數量較少。文人除了由南入北的幾位大家如庾信、顏之推、王褒等人外,其他如溫子昇、邢邵等,成就均不及南朝作家。



從上面的簡述中大致可以看出,魏晉南北朝文學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在建安時代,北方比南方興盛;在三國時代,魏比吳、蜀興盛;在兩晉時代,西晉比東晉興盛;在南北朝時代,南朝比北朝興盛。南北文學還表現出鮮明的地域性特點,大抵北方以剛健質樸為特色,南方則比較華美柔婉。





(二)文學自覺的時代



從整個文學史的發展看,魏晉南北朝文學是上承先秦兩漢、下啟唐宋的一個重要階段。這種重要性不僅在於作家及作品的增多,更重要的還在它已進入了文學自覺的時代。這種自覺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第一,作家的創作意識更加明確,在創作過程中能更加敞開情懷,顯示自己的靈感與個性,文學本身固有的特色即抒情性,因此更加鮮明突出。這主要體現在詩、賦等文學作品抒情性的加強上。



從魏晉南北朝抒情詩文的整個發展歷程看,中間並不是沒有曲折的。正始時代由於政治的黑暗和玄學的興起,詩賦中的理性色彩有所加強,但這時的理性並沒能損傷抒情的深度。如阮籍以立意遙深見長,嵇康則以清峻見稱,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抒情道路。西晉一些作家的詩賦抒情性已有所減弱,但很多作家仍能獨抒情愫,自顯性靈。如潘岳善寫哀情,左思則善於詠史;劉琨善為淒厲之詞,自有清拔之氣;郭璞則善以遊仙形式,坎壈詠懷。西晉末至東晉,玄言詩占領詩壇,辭意平泰,可以說是魏晉南北朝抒情文學走向低俗的階段。但到南朝,文學的抒情性又加強了,而且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這時的作家都重視自我感情的發抒,情之所動,就援翰寫心,並不掩飾。即使同是一情,也能寫出各種細微差別。例如同是「恨」,江淹的《恨賦》就寫出了各種「恨」狀;同是「別」,《別賦》就寫出了種種「別」情。儒家的「發乎情,止乎禮義」的觀念在此時幾乎已被淡忘了。由於人們都在搖蕩性靈,除了文人詩更加抒情化以外,駢文、辭賦、樂府等各種文體也都更加抒情化,連一些散文也成了優美的抒情散文。作家抒發自己出自內心的情感,寫出了獨特的情感內蘊。陶淵明寫他鄙薄官場、嚮往真淳之情,謝靈運寫他「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勝」的矛盾;鮑照抒發他的豪邁與憤懣,庾信寫他的沈痛與哀傷;宮體詩人也宣稱「文章且須放蕩」,要盡情顯示自己的真情實感。

2007-11-23 19:09:43 補充:
第二,發現了許多新的審美對象,開掘了許多新的文學題材,使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在內容方面顯得更加多姿多彩。這一時期文學的題材範圍十分廣泛,後世盛行的各類題材幾乎都在此時濫觴或發展盛行。以詩而論,感時傷亂、揶揄世態、詠史詠懷、遊仙談玄、男歡女愛、閨情閨怨、出塞從軍、交遊留別、山水田園、宮廷園囿、風花雪月等等,都是當時寫得較多的題材,辭賦也大體如此。

2007-11-23 19:10:37 補充:
第三,在文學語言的運用方面,這時的作家或注意語言的對稱美、辭采美、韻律美,或注意語言的自然天成之美,極大地開拓了語言的藝術表現力,豐富了語言藝術寶庫。建安時,曹植的詩賦已特別講究語言技巧,講究對偶,以「辭采華美」著稱。至西晉時,張華、陸機等人,又在語言的對稱美、辭采美方面費了很大的力氣加以開掘,以逞其才。講究文辭華美,一時蔚為風氣,至西晉末始漸歸平淡。但至宋初,一些作家又逐漸向西晉復歸,而且更趨繁華。劉勰說「宋初文詠……儷採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文心雕龍.明詩》),

2007-11-23 19:11:12 補充:
正是對此風作的高度概括。至齊梁以後,由於對漢語四聲的發現,作家們更加自覺地注重文學的韻律之美。詩出現了新體,駢文、駢賦則轉而以四六為主。這時的作家在文學語言方面的努力方向,就是如何把對稱美、辭采美、韻律美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又有多數作家,語言都比較自然本色,「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驅辭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文心雕龍.明詩》),是當時的基本趨向。正始文人的作品語言雖不乏文采,但也多以自然質樸為主。在阮籍、嵇康的一些詩作之中,語言雖然樸素自然,但卻能寫出一種境界,表現出很高的語言錘煉工夫。

2007-11-23 19:11:44 補充:
太康文人雖然在總體上追求麗采,但潘岳、張協諸人之作,都比較省淨,並不以堆砌雕鑿為能。至西晉末,玄言詩興起,語言則趨於平淡。東晉末宋初的陶淵明順承了玄言詩的語言發展方向,構圖明晰完美,感情真切深沈,於平淡之中見出遣詞造句的深厚功力。前人每稱陶淵明的詩「質而實綺, 而實腴」(蘇軾《與蘇轍書》)、「外枯中膏,似淡而實美」(《津逮祕書》卷一〈東坡題跋〉)、「本色自然,天衣無縫」,都道出了它的美學特點。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33: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3000051KK0282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