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托斯(Ἄρατος,公元前315或310年─公元前240年),古希臘最具名望的詩人之一,以長詩《物象》(τὰ Φαινόμενα)傳世,該詩對研究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具有極大價值。生於基利家的索里,後來當上馬其頓王安提柯二世的宮廷詩人,死於當時的馬其頓首都培拉(現屬希臘的中馬其頓行政區)。他將哲學家歐多克索斯(Εύδοξος)的天文著作改寫成韻文《物象》,詩長1,154行,採用六音步格律,大概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描述星座,下半記錄氣象。這首詩為他贏得了很大名聲,在古代流傳甚廣,不少羅馬作家都曾翻譯此詩,包括演說家西塞羅、顯赫的格馬尼庫斯(Iulius Caesar Claudianus Germanicus),連保羅在傳道時也曾引用(見〈使徒行傳〉17章28節)。
梭倫(Σόλων,前638年 - 前559年),生於雅典,出身於沒落的貴族,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詩人,古希臘七賢之一。梭倫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制定法律,進行改革,史稱「梭倫改革」。他在詩歌方面也有成就,詩作主要是讚頌雅典城邦及法律的。
其改革的內容主要有:
廢除農民債務,禁止債務奴役
廢除德拉古制定的殘酷法律,只保留關於謀殺的部分
按財產的擁有量將公民分為4個等級,其政治權力按照財產來決定
在貴族會議之外設立四百人會議管理國家
一般認為梭倫的改革有利於工商業階層的發展,但是對貴族階層和下層平民都不利。他的改革促進了雅典民主制的發展。他後來的繼任者庇西特拉圖繼承了他的改革政策。
泰勒斯(Θαλῆς),公元前7至6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米利都學派的創始人,古希臘七賢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名字留下來的哲學家。泰勒斯出生於希臘繁榮的港口城市米利都,據說曾遊歷埃及,跟當地祭師學習,曾利用日影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準確地預測了一次日蝕,數學上的泰勒斯定理以他命名。泰勒斯試圖藉助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他提出了水的本原說,即「萬物源於水」,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什麼是萬物本原」這個哲學問題的人。他首創理性主義精神、唯物主義傳統和普遍性原則,是理性主義的開端,被稱為「哲學史上第一人」。他是個多神論者,認為世間充斥神靈。泰勒斯對希臘哲學產生重要的影響,阿那克西曼德據說是他的學生,傳說畢達哥拉斯早年也拜訪過泰勒斯,並聽從了他的勸告,前往埃及做研究。
畢達哥拉斯(Πυθαγόρας,約前580年—前500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和音樂理論家。他認為社會中有三類人,而靈魂屬於輪迴的結果。但同時從畢達哥拉斯開始,希臘哲學開始產生了數學的傳統。畢達哥拉斯曾用數學研究樂律,而由此所產生的「和諧」的概念也對以後古希臘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畢達哥拉斯還是在西方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在西方又稱畢達哥拉斯定理,Pythagoras' Theorem)的人。在宇宙論方面,畢達哥拉斯結合了米利都學派以及自己有關數的理論。他認為存在著許多但有限個世界,並堅持大地是圓形的,不過則拋棄了米利都學派的地心說。 畢達哥拉斯對數學的研究還產生了後來的理念論和共相論。即有了可理喻的東西與可感知的東西的區別,可理喻的東西是完美的、永恆的,而可感知的東西則是有缺陷的。這個思想被柏拉圖發揚光大,並從此一直支配著哲學及神學思想。
蘇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柏拉圖(Πλάτων,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寫下了許多哲學的對話錄,並且在雅典創辦了知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裡斯多德的老師.
亞里斯多德(希臘語:Αριστοτέλης,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也是亞歷山大帝的老師。他在許多領域都留下廣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學、形上學、詩歌(包括戲劇)、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亞里斯多德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一些人認為亞里斯多德發展出的學派是柏拉圖哲學思想的延伸,一些人則認為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兩人所代表的是古代哲學裡最主要的兩大學派。
伊巴密濃達(希臘文:Ἐπαμεινώνδας,又譯作埃帕米農達、義巴敏諾達,公元前418年─公元前362年),希臘城邦底比斯的將軍與政治家。其領導底比斯脫離斯巴達的控制,並且使底比斯躍升為一等強國。其於留克特拉戰役裡大敗斯巴達,並解放了受到斯巴達奴役的麥西尼亞的希洛人與其他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居住並受到斯巴達奴役達二百多年的人民。伊巴密濃達將希臘的政治版圖重整,使舊的同盟解體,創立新的同盟,並監察各城邦的建設。其軍事影響力亦很大,為底比斯取得了數場主要戰役的勝利。
荷馬(Ὅμηρος,約前9世紀─前8世紀),相傳為古希臘的遊吟詩人,生於小亞細亞,失明,創作了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A4%E5%B8%8C%E8%85%8A%E4%BA%BA%E5%88%97%E8%A1%A8&;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