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有咩值得我地學習?

2007-11-21 4:48 am
孫中山有咩值得我地學習?
孫中山有咩野令人欣賞之處?
有邊d詞語可以形容一下佢?

回答 (3)

2007-11-21 4:58 am
✔ 最佳答案
其實孫中山先生好多野都值得我們學習...
孫中山先生(1866-1925)是中國偉大的革命家,為了推翻帝制和建立新中國,他奉獻了他的一生。孫中山和香港的關係密切,他的中學教育,部份在香港 接受,而大學階段(1887-1892),則在香港大學前身香港西醫書院渡過。投身革命後,孫中山曾多次到港,並以香港為策劃反清起義的基地。1923年 2月,孫中山最後一次到港,曾在香港大學演講說:「從前人人問我:『你在何處及如何得到革命思想?』吾今直言答之革命思想係從香港得來。」

孫中山在檀香山便在茂宜島Kahuluii Island長兄孫眉開設之商店協理店務, 學記帳、珠算 楷奈楷[ Kakua ]方言, 然後入讀盤羅河學校補習算術…等科. 英文一句不曉的他很努力學習, 第二年 九月下旬 孫中山入讀Honolulu 英基督教監理會主辦之Iolani College意奧蘭尼學校 (男子中學), 教材有西方社會政治學說, 自然科學.英語 聖經等. 中學時期的少年孫中山並沒有令家人失望, 他勤奮學習, 課餘還修習中文. 他最愛讀華盛頓、林肯等傳記. 由於喜歡思考, 稍長, 即在課餘時便和同學相談如何改良祖國,那時, 拯救同群之願己在他的心中產生。他在校內熱衷讀聖經及參予宗教活動, 曾欲受洗作基督徒, 郤為兄長阻止. 16 歲夏(7月27日)在意奧蘭尼學校畢業, 考得英文文法第二名, 獲夏威夷國王D. Kalakaua頒發書籍作獎品. 秋, 入美基督教公理會設立之Oahu College奧阿厚書院(高級中學), 本欲讀至畢業後到美國升讀大學, 又因家人意見而打消。

從上述可見, 初中時代的孫中山是非常乖巧的, 除用心學業外, 一切很順從 家人 和兄長, 他的生活亦很傳統, 他不跟潮流, 並沒有因同學大部份短頭髮而剪掉辮子呢。
2007-11-25 7:09 pm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同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大事年表

--------------------------------------------------------------------------------


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于翠亨村。
一八七五年,在翠亨村读私塾。

一八七九年六月,赴檀香山读书。

一八八三年七月,从檀香山回乡。

十一月,赴香港读书,与陆皓东在香港入基督教。

一八八四年五月,与外沙乡卢慕贞结婚。

一八八六年,入广州博济医院学习西医。

一八八七年,转学香港西医书院。

一八九○年,致书郑藻如提出改良乡政、建设家乡的设想。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抨击时政,倡言革命,结成四大寇。


一八九二年,回乡翠亨主持建造新居。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赴澳门、石歧、广州等地开中西药局行医。

一八九四年一月,在乡起草《上李鸿章书》。 赴上海、天津寻找上书门径。

十一月,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一八九五年,广州起义事泄, 经澳门、 香港往日本。

一八九六年,伦敦蒙难后在英国考察西方政治。

一九○○年,在东南亚从事武装起义的准备活动,发动惠州三洲田起义,建立起义指挥中心于台北。

一九○三年,领导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一九○四年,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在欧美宣传革命,组织革命团体。

一九○五年,联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举为总理。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一九○七年五月,发动潮州黄冈起义。

六月,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

九月,发动钦州防城起义。

十二月,发动镇南关起义。

一九○八年三月,发动钦州、廉州起义。

四月,发动云南河口起义。

一九一○年二月,发动广州新军起义。

一九一一年四月,发动广州“ 三二九” 黄花岗起义。

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

十二月,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一九一二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三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月,解临时大总统职,倡办实业,宣传民生主义。

八月,同盟会与其他革命组织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九月,受任全国铁路督办。

一九一三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一九一四年七月,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任总理。

一九一五年十月,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十二月,发动讨袁护国运动。

一九一七年九月,组织护法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在广州建立政权。

一九一八年五月,辞职赴沪著书立说,规划国家经济建设的蓝图。

一九一九年十月,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一九二一年五月,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十二月,接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一九二二年一月,出兵北伐,誓师桂林。

六月,陈炯明兵变。

八月,赴沪后与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会谈。

十一月,审议中国国民党改进案。

一九二三年一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宣布建国主张;发表《中国国民党党纲》,宣布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为建国纲领。与苏俄代表越飞会谈后签署《孙文越飞宣言》。

二月,在广州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大元帅,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十一月,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国国民党党纲草案》和《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

十二月,发表《关于海关问题之宣言》,抗议英美干涉中国内政。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
理论体系,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五月,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九月,发表北伐宣言,誓师韶关,准备北伐。

十月,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十一月,应邀北上共商国是,寻求国家统一,主张速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因病不治逝世于北京。
2007-11-21 5:11 am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从事革命的目的,是实现“民富国强”,使中国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按照当时的标准实现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革命的胜利,不可能有什么现代化的建设。孙中山比清末改良派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懂得要建设中国,首先必须革命,铲除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外反动势力,推翻了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历史久远的封建帝制。他的这个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辛亥革命以后,国家混乱。孙中山发现革命并没有成功,后来又看到了工农群众的力量,便决心联合共产党开展新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虽然他未及亲见1925年到1927年革命风暴便去世了,但这场大革命的兴起,是和他晚年的思想与政策分不开的。他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看作好朋友,坚持联合共产党,依靠工农群众,不仅推动了当时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而且促进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他的这个功绩更是不可磨灭的。

  孙中山一生,经历了中国局势和世界局势的剧烈变化。他总是从世界发展大局来观察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努力使中国的发展赶上世界潮流。他勇于修正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就是孙中山的根本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一向把自己看作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建设的三十多年来,尽管有过大的曲折,经济建设的成就还是明显的,中国毕竟又了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改革和开放的实行,各方面的建设更加富有成效。然而,要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把中国建设成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孙中山先生曾多次指出,中国应当也一定能够“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最进步的国家,使中国人民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的这个信念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心声,至今还鼓舞着我们。

  孙中山虽然没有能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并进行他所渴望进行的建设事业,但是他在国家建设问题上也提出过重要的意见。他认为,要建设好中国,必须认真学习外国的好东西,实行“开放主义”,而不能实行“闭关主义”。同时,他强调学习外国要“适合中国国情”,反对“事事都是仿效外国”。孙中山先生提倡的这种态度,体现着一种全面的观点和对国家、民族负责的精神。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也应当这样,既要勇敢地学习外国先进事物,又要从本国的需要和条件出发,有分析地去学,用以促进自己的创造和发展。

  今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搞好国家的健身,使祖国尽快富强起来,使全国人民都能过幸福、富裕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国家的统一和全民族的团结。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国家的统一,认为这是祖国建设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自1949年以后,中国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只有台湾仍处于认为的分裂状态,祖国统一大业没有最后完成。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广大侨胞的共同心愿和强烈要求。大势所趋,是一定要实现的。我们希望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得到解决,拖延不是出路,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台湾国民党当权人士应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大义而顺民心,同我们合作来办这件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真正忠于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实践和著作留给后人许多益教。认真研究这些宝贵遗产以为今天接见,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他 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32: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20000051KK033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