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文信息處理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e/Unbalanced_scales.svg/40px-Unbalanced_scales.svg.png
此條目或章節的中立性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07年9月4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2/Gnome-help.png/38px-Gnome-help.png
本文需要您的關注
請在進一步修改後,從需要關注的頁面的列表中刪去相關提示,並刪除這個模板。
中文信息處理是指用電腦對中文的音、形、義等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中文信息處理是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的一個分支,是一門與電腦科學、語言學、數學、信息學、聲學等多種學科相關聯的綜合性學科。信息處理技術在現代有廣泛的應用,從1980年代開始,中文信息處理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並極大地提高了中文社會的信息處理效率。
中文信息處理分為漢字信息處理與漢語信息處理兩部分,具體內容包括對字、詞、句、篇章的輸入、存儲、傳輸、輸出、識別、轉換、壓縮、檢索、分析、理解和生成等方面的處理技術。
基於歷史、國家疆域、政治等各種問題,中文信息處理系統所需要處理的文字,有時不僅包括簡體漢字、繁體漢字,也包括藏文、蒙文、壯文、維吾爾文等大量少數民族的文字,周邊國家的日本假名、諺文,還包括古漢語文字、西夏文、契丹文等各種不同的文字。
中文信息處理可以從硬件及軟件兩方面去看,以下詳述中文信息處理的發展歷史、現況及未來發展等多方面的面貌。
目錄[隱藏]
1 範疇
1.1 相關學科
2 發展歷史
2.1 漢字之難——被打字機拋棄的時代
2.2 漢字的拉丁化問題
2.3 漢字信息處理階段
2.4 網際網路時代的中文處理
2.5 漢語信息處理階段
3 中文電腦系統
4 編碼
5 輸出
6 輸入
7 存儲及交換
8 內文或網上搜尋
9 外字處理
10 中文電腦的外延
11 對中文電腦有貢獻的人
12 參考書籍
13 專業期刊
14 參考文獻
15 外部連結
[編輯] 範疇
基礎研究:漢字字頻統計、詞頻統計、漢語自動分詞、句法屬性研究、漢字編碼字符集、通用漢字樣本庫、漢字屬性字典、語料庫等
輸入技術:中文輸入法、中文手寫輸入、中文語音輸入、文字識別等
輸出技術:漢字字模技術(字型庫)、漢字雷射照排、漢語語音合成等
存儲技術:漢字型檔標準等
轉換技術:繁簡轉換等
信息處理:中文情報檢索、中文文本校對、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中文人機界面等
[編輯] 相關學科
語言文字學、電腦科學、模式識別、人工智慧、心理學、數學、數理統計、控制論、神經計算、模型論、信息學、形式化理論、聲學等
[編輯] 發展歷史
電腦在1946年由IBM發明,當時的電腦主要用於計算。及至1960年代,商用電腦開始普及,電腦被用於處理大規模的數據,當中其一個重要項目是圖書館的目錄整理。在當時,美國國會圖書館及多家大學都有不少來自東亞的藏書。為了有效管理這批藏書,必須要有一套有效處理東亞文字的系統。這套系統包括了兩方面:其一是如何把東亞文字儲存在電腦內;其二是如何在電腦表示出東亞文字。
在過去,每一臺電腦都有各自的數據表達方式,使電腦之間不能溝通。及至1960年代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ASCII)的出現,電腦之間才可以互相溝通。不過,ASCII並不能有效處理英文以外的文字。
而IBM也斥資了六千萬、歷時十年, 研究電腦處理中文字的方法, 結論是電腦不能處理中文。而當時美國的圖書館開始電腦化, 一批中文書有待編入目錄。
在台灣, 中文電腦之父朱邦復在1976年發明了一套形意檢字法, 到了1978年改進為倉頡輸入法, 1980年台灣開始了中文電腦, 由宏碁公司出產。之後國喬、倚天、仲鼎等中文電腦系統相繼出現。
在大陸, 在1974年8月開始了748工程, 包括了用計算機來處理中文字, 展開了各種研究工作, 後來到1980年公佈了GB2312-80漢字編碼的國家標準, 1983年中國科學院研究Unix中文化, 1985年推出了Unix中文版。
中文信息處理至今經歷了兩次高潮: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之前,核心內容是漢字的電腦處理問題;經過幾年的發展低潮之後,1990年代末,中文信息處理的重點轉向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和語義處理方面。
[編輯] 漢字之難——被打字機拋棄的時代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英文打字機的普及極大的提高了文字資料的錄入速度。而由於漢字的複雜性,使中文打字機遲遲未能設計出來,再加之基礎漢字的學習難度大、時間長,連魯迅都喊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之後,雖然設計出中文打字機,但要配備數千個鉛字組成的大字盤,昂貴的機器成本和複雜的使用技術決定它不能普及到大眾使用。毛澤東對此也深感無奈,發出了中文「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文字道路」的慨嘆。這些局限於歷史條件所限而做出的言論,在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發展後期仍然被經常(斷章取義的)提及。
1984年的《參考消息》有這樣的記載:「法新社洛杉磯8月5日電 新華社派了22名記者,4名攝影記者和4名技術人員在奧運會採訪和工作。在全世界報導奧運會的7000名記者中,只有中國人用手寫他們的報導」……此時只有中國人仍然用手寫從事著創作。
漢字成了被打字機拋棄的「落後文明」,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PC技術推廣下,中文PC系統問世,中文信息輸入的問題,才有了初步解決。
[編輯] 漢字的拉丁化問題
[編輯] 漢字信息處理階段
硬體:聯想、巨人、四通等公司的漢卡;浪潮、紫金的中文電腦;四通中文打字機;大洋字幕機
軟體:
輸入法:
企業:聯想、方正、四通等一批靠中文處理產品起家的企業。
標準、基礎研究:中文信息處理界基本上完成了詞頻統計、多種字體顯示/列印字型檔、漢字顯示/列印技術、輸入法、內碼標準、字符集標準等與字相關的所有基礎工作。倪院士說,到2000年,中國已制定了70個與中文信息處理相關的國家標準。
學術理論:
1990年代中期,最為普及的電腦作業系統由DOS升級到Windows平臺。微軟公司從中文版Windows 3.2開始,在作業系統里集成了漢字處理技術,使傳統中文信息處理產品迅速失去了市場。中文信息處理進入一個低谷,原先做中文信息處理的公司紛紛轉行。Windows 2000及以上版本,無論採用何種文字,均已支持中文處理。
中文電腦、中文程式語言、中文軟件
[編輯] 網際網路時代的中文處理
網際網路時代對中文信息處理產生了新需求。網際網路上的海量數據為中文信息檢索提出了新的課題;其次,外文信息已經多到不能人工完翻譯的程度,機器翻譯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第三,手機、PDA等移動設備將信息處理需求變成無處不在,非標準鍵盤的漢字輸入需要有新的方案。大量新的課題出現,重新啟動了中文信息工作的熱情。
[編輯] 漢語信息處理階段
數字圖書館
與此同時,為方便使國內各民族電腦化的步伐加快,政府作出一連串列動去使這些民族的語言更便於「計算機化」。這一連串列動包括以下各項:
取消民族語言中的特殊字元,盡可能以26個標準拉丁字母代替。(參看:壯語)
為還未有文字的民族設立以拉丁字母為本的新文字。
台灣方面,在1990年代曾引發「中文電腦化」及「電腦中文化」的爭議。
資策會方面的意見:認為電腦的操作空間有限。如果不讓中文適應電腦環境,中文就會失去新時代的活動能力而變成死的語言。
學界及業界的意見:操作空間有限的只是短時期的問題。隨著電腦發展日新月異,操作空間的限制很快就變得沒有意義。政府應該在新時代來臨以前,及早制定長遠的標準。
結果:資策會未能在ISO 10646開始討論中日韓文字編碼空間之前產生一個前瞻性的編碼方案,加上當時中國大陸政府的阻撓,使繁體字幾乎要在電腦世界消失。後來幸得多方面商討和配合,同意中日韓三國共用編碼空間,成為了今時今日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而台灣的一萬三千多個字亦準以「民間通用標準」為理由成為了統漢碼的參考標準之一。電腦對漢字的親和性增加,而Unicode在統漢碼之後,亦不斷推出擴展A、擴展B及擴展C計劃,以涵蓋歷史上所有曾經出現過及使用過的漢字,並為它們編碼記錄。現時已整理好接近七萬個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