卐 (右旋) 或卍 (左旋) (梵文:स्वस्तिक ,IAST:svástika;好运的象征),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卐定为右旋,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中一般写作“卍”。中國傳統紋樣中就有使用這個符號的萬字不到頭。 唐代高僧玄奘将卍翻译为“德”。
卐也被用作纳粹德国纳粹党的标志,但是有区别。
卐字的形态是在十字的基础上将其四臂旋轉90°方向,向左向右的都有。一般,卐字有正着或倾斜45°角的两种画法.在卐字的印度原形中,四笔的每笔中还包括一点(如右图所示).
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中,卍字(g.yung drung)是“永恒不变”的象征,由于藏传佛教中使用的转经筒都是从左向右转,所以都写作“卍”。
西方语言中卐字称为swastika,这源于梵语--स्वस्तिक。
目录[隐藏]
1 起源
1.1 起源假說
2 別名
3 藝術與建築
4 宗教與神話
4.1 印度教
4.2 基督教
4.3 其他亞洲國家
4.4 美國土著傳統
5 二十世紀初
5.1 歐洲
5.2 北美
6 納粹德國
7 參考
8 外部鏈接
8.1 一般
8.2 起源
8.3 納粹用途
8.4 禁忌
8.5 康復
9 参见
[编辑] 起源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0/Hansilk2.png/300px-Hansilk2.pn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部分漢朝的"絲狀彗星圖鑑"
卐字在很多文化中出現。它的對稱性與簡潔引領著各地的獨立發展。
它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的歐亞大陸已經被採用。卍字常見於印度國家(特別是尼泊爾和印度) 的宗教和民間儀式。多數印度的房屋的門口、寺廟、婚禮、節日和慶典中用卍字來裝飾。後來,印度國王把這個標誌介紹給東南亞。到了今天仍然是峇里島印度教的一部分,在印度尼西亞是隨處可見。有歐洲,它出現在前基督徒歐洲文化的人工製品中。美國印地安文化也獨立地採用了它。
[编辑] 起源假說
卐字在各地出現,可能因為圖案簡單,在編織籃子的社會中容易流行起來。卐字是一個可以拼貼的圖案,可以在方型的籃子中屈曲蘆葦或茅草而成的。
[编辑] 別名
[编辑] 藝術與建築
[编辑] 宗教與神話
[编辑] 印度教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8/Swastika.jpg
東京淺草寺的卍
[编辑] 基督教
虽然一些基督教会建立基于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它们的装饰都带有纳粹党所使用的是十字记号,继续早期罗马式的设计,纳粹所使用的十字记号并没有赋予任何的象征主义或者意义。 犹太教会堂的场地在Ein Gedi, 建造时是在罗马占领Judea(古代罗马所统治的Palestine 南部),用纳粹的十字记号镶嵌来做装饰的。
[编辑] 其他亞洲國家
[编辑] 美國土著傳統
[编辑] 二十世紀初
[编辑] 歐洲
在芬蘭,從1918年到1944年,卐字類似了的「hakarisuti」作為空軍及陸軍的國家章被使用了。藍的hakarisuti是芬蘭內戰中,根據白軍贈送了最初的飛機的瑞典的伯爵Erich von Rosen被使用了的幸運的符號。藍的hakarisutiNazis的反萬字無關。現在被芬蘭的獎牌及裝飾物以不突出的形式也使用。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0/ASEA_logo_pre_1933.jpg/125px-ASEA_logo_pre_1933.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ASEA logo used from the 1800s until 1933
瑞典的公司ASEA(現在瑞士企業Asea Brown Boveri的一部分),從1800年代到1933年的標誌使用了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