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2007-11-20 1:46 am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是否普傳?
是否一定要口傳、灌頂才可以唸誦?
因為本人很想修這法,但又不想隨便找一位喇嘛結緣口傳,灌頂。
各位可以幫忙解答嗎?

回答 (6)

2007-11-22 5:24 am
✔ 最佳答案
密法從沒有普傳這回事,如果有,便不叫密法了。單單一兩句咒語,是不能代表密法的。譬如般若部的經典,有時會說咒,一些經末也說咒作為總結,這些咒語雖是真言一種,卻不是密法。所謂密法,是包含了師弟間的傳承、不能公開的技巧及解釋。如無上瑜珈中的「身壇城」、「幻身」及「光明」修法,這些技巧是其他經典裏沒有的,甚至下部的密續也沒有的,所以是密法。而如《藥師咒》,任何人也可以唸,也沒有甚麼持別的技巧,所以不是密法。就算是密乘中所謂的「淨相」,如伏藏師明珠多傑所取的「天法」,有藥師佛本尊法,也只是結印觀想持咒,與無上部相比,也還不算是密法。真正密法的定義是比較狹隘的。

不過以下三部與顯乘相比,顯乘沒有以本尊觀淨治情器界及心識的方便,所以下三部也是密法。

大白傘蓋佛母咒不是無上部的本尊咒,只唸咒不修法本不算是修密法。又在傳統上,一些無上部的咒子也可以唸,不過不是密法普傳,而是傳統作法而矣。因此只唸唸心咒,沒有問題。而所謂傳承,不單止密乘有,連顯乘也有,就如在藏傳也有口傳藏經的傳統。換句話講,法本身縱沒有不能公開的技巧及解釋,也沒有沒灌不能唸的傳承,但若能在師長處學,是比較有效的,這顯密是一樣的。
2009-09-28 4:47 pm
《評論》蕭平實及其【整腳同羞會】絕非「正統佛教」啊!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6909010501930


《評論》密宗是佛教的一支,早已是公認的事實!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6908121900119


阿彌陀佛......唵 嘛 呢 唄 咩 吽.......

2009-09-28 08:49:28 補充: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中論 觀因緣品第一》

祝君修持正法順利。^_^

南無阿彌陀佛......唵 嘛 呢 唄 咩 吽........
阿彌陀佛
2007-11-22 2:17 am
是否普傳?<-也不算。因為你沒有口傳或灌頂,你是沒有傳承加持力

是否一定要口傳、灌頂才可以唸誦?<-最好是這樣。才付合密法要求。有傳承加持力會更有效。

又不想隨便找一位喇嘛結緣口傳,灌頂。<-可以理解,那麼便找自己上師或是認識深又信
得過的lama傳。
參考: myself...密法修行人
2007-11-20 9:49 pm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是一定要口傳、灌頂才可以唸誦o



大白傘蓋佛母
又名金剛頂髻大迴遮母 :因其有大威力,放大光明,意表覆蓋一切眾生,
以大白傘為三昧耶形,是名大白傘蓋佛母。 佛母者,諸佛之母之義。

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曰:「於其空中華月輪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復迴, 字種變成白傘金柄;柄上嚴唵字,其字放光復迴,字種變成白傘蓋佛母。」

緣起 :六道中之阿修羅(非天),與天界相隔處生有一樹,樹根在非天,而枝幹蔓延至天界。天人若有所求,向此樹祈禱皆可如願。往昔阿修羅眾見天人有大福報乃大起瞋恨,遂聚眾攻打天人,天人偶有不敵,帝釋往求釋迦牟尼佛加持,佛悲憫之,頂現法身無敵金剛佛母,手持大白傘蓋,巨大無比,宣說大白傘蓋陀羅尼,修羅眾驚避奔逃,乃止息此爭,是為釋尊宣說大白傘蓋陀羅尼之緣起。


形相 :佛母形相有一面二臂、三面六臂,以及千面千臂等多種。一面二臂三目,身顏白色,右手結與願印,能滿足眾生之所求,左手持白傘蓋,為七珍與八吉祥之一,表遠離邪念,佛之淨德覆蓋一切之意。頭戴寶冠,瓔珞三重,天衣彩裙,環釧眾寶飾具全,以金剛跏趺姿安住。千面千臂大白傘蓋母,身白色,其千面、千手、千足、千眼,天衣、彩裙、珠寶、瓔珞裝飾,千足威立,踏六道眾生之背。

法益: 修習此法除了可以護國息災、退卻強敵之外,還可迴遮一切符咒、惡夢、毒藥、器械、水火、王難、盜難、饑荒、冤讎、疾疫、雷電、地震、天龍、邪魔等難,亦能令有情解脫一切繫縛,消除不持齋、不淨戒等之罪,增長福慧,令人敬愛,所求事事如意。

心咒: 又是著名之堅甲咒, 可迴遮諸難.

資料僅供參考, 請各位依自己的上師所授方法修行
2007-11-20 6:29 am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又稱堅甲咒,由民國時期諾那呼圖克圖授予咒語及儀軌之普傳,你可以到香港佛教流通處請該法的法本,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31: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9000051KK022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