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個出畫家我,以及佢地的資料,仲有......

2007-11-18 7:31 pm
比三個出名畫家我,以及佢地的資料,仲有,我要三幅佢地d畫(每人一幅)以及你為何你選擇這

幅畫----我要詳細的回答
更新1:

比三個出名畫家我,以及佢地的資料,仲有,我要三幅佢地d畫(每人一幅)以及你為何你選擇這幅畫----我要詳細的回答

回答 (2)

2007-11-18 8:54 pm
✔ 最佳答案
     畫家    我中意唔代表你中意
                      我畫畫也可以  80左右
          睇我中意D物la

                  搵圖片去網址

            11111111
              
趴趴熊  「始創人」資料室

  姓名:Suemasa Hikaru(末政Hikaru)

  別名:Susie

  性別:女

  頭班:繪畫設計師

  原藉:日本福岡縣

  就職公司:San-XCo.Ltd

末政Hikaru小姐一直努力地設計不同的作品,可惜未受重視。後來有一天,
當她覺得工作很忙及身體很累時,她便放鬆下來,一剎那間便突然想起創造出一個懶洋洋的熊貓,趴趴熊這個概念便由此而生。這亦成為了日後人見人愛的趴趴熊的形象了。

末政小姐本人非常喜愛熊貓,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從未遇見過真實的熊貓。
至於在繪畫新的卡通方面,由於她現下正忙於繪畫趴趴熊,
所以實在沒有其它的空閒時間了。

另一方面,San-X公司還為趴趴熊推出的各款精致文具及有趣用品都非常受歡迎。所以各授權商亦紛紛出售各種不同款式的趴趴熊產品,來滿足一直愛戴及支援的趴趴熊迷們。

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mds/mds-99109/public_html/panda.htm
http://kobe.cool.ne.jp/mygg/tarepanda.htm


        22222222

   幾米


幾米個人檔案:

  本名︰廖福彬
  星座︰天蠍
  曾出版作品︰《森林裡的祕密》.《微笑的魚》.《向左走.向右走》、
         《照相本子》、《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地下鐵》、《123木頭人》等等
  娛樂︰創作
  工作︰帶小孩
  最喜歡的事︰與人聊天
  最難忘的事︰女兒誕生
  喜愛的畫家︰很久以前是桑貝(Sempe)
  經歷︰奧美廣告美術指導12年
  學歷︰文化大學美術系設計組
  喜愛的食物︰現下吃素
  目前最想做的事︰全心投入自己喜歡的繪本
  創作時的習性︰關起門來,連出版社都不敢打擾
  目前狀態︰在家工作,為雜誌報紙各種出版品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畫面。

幾米,近年來台灣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
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森林裡的祕密>、<微笑的魚>,
1999年以 <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三部作品,
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
在出版市場興起了一陣持續至今熱力不減的繪本創作風潮。
  幾米讓"圖像"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
在他的作品裡營造出流暢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djd\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MtFile\MT1843234723.htm

http://www.jimmyspa.com/jimmy/jimmycafe.aspx


   
        3333333        

李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一位意大利博學者,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雕刻家、工程師、發明家、數學家、音樂家和畫家。
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典型,
而且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達文西的父母為地主與農婦,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文西城出生與長大。
達文西以其畫作寫實性及具影響力聞名,前者如《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以寫實著稱,後者像《維特魯威人》對後世影響深遠。
他具有超越當時的廣泛構思,著名的概念性發明比方直昇機、坦克車、太陽能聚焦使用、計算機、板塊構造論基本原理、雙層殼等許多構想。
在他的生平中,這麼多的設計衹有少數能建造出來或具體可行;
現代科學所用的冶金及工程學技術在文藝復興時代方處於搖籃期。
此外,達文西顯著提升了解剖學、天文學、土木工程學、
光學以及流體動力學等領域的知識水準。他的作品中衹有極少數畫作流傳下來,
加上散佈在形形色色收藏中包括了繪畫、科學示意圖、筆記的手稿。

達文西(da Vinci) 並不是姓,而是表示文西城出身之意。
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意思是文西城梅瑟·皮耶羅之子──李奧納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Leonardo_da_Vinci01.jpg&variant=zh-hk
2007-11-18 7:54 pm
畢加索: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3-04/09/content_823408.htm

森特‧梵谷 (1853-1890), 是繼倫勃朗 (Rembrandt, 1606-1669) 後被認為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他和高更、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他們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卻反對印象派純客觀理性的畫法,提倡事物的實質和象徵意念,是現代藝術最重要的先驅。文生27歲時才開始繪畫, 係短短十年間, 繪畫了八佰多幅油畫及同等數目的素描, 卻幾乎從未能覓得買家, 只能長期依賴弟弟德奧 (Theo) 在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文森特‧梵谷生於荷蘭一個牧師的家庭,為家中長子。他的爺爺和姨丈都是德高望重的牧師,又有兩個經營跨國畫廊生意的叔伯,令文生自小對宗教和藝術,有特殊的興趣。 1873年, 文生在倫敦其伯父經營的畫廊中工作,並熱烈追求房東的女兒。後來, 因為失戀,文森特嘗透了愛情的苦楚,他辭去畫廊的工作,心投身傳道,以安撫人類痛苦的心靈。1876年,文森特在學校任義務教師,幫助低下層的小孩學習。1878年,文森特到比利時Borinage礦區任傳道員的工作。礦區人民生活的困苦,大大震撼了文生;礦區的小孩八歲就要到礦洞幫手搬運, 十三歲就得挖掘煤礦, 三十歲左右就會患上肺病,一般活不過四十歲。他們辛勞了一生,也不能換取溫飽。為了和礦民打成一片,文森特用煤炭塗黑自己的臉頰,在煤渣堆中撿拾煤屑,送給區內的老弱。又把自己所有的金錢、食物、衣服分派清光,也無法幫助到這麼多的貧民。他甚至為了改善礦區人民的生活,不惜親自到煤礦公司, 為工人爭取合理的工資,及較安全的工作環境,結果不但徒勞無功,且引起教會的不滿。就在這年冬天, 礦洞發生坍塌的悲劇,傷亡慘重,上帝的神跡並沒有出現,令文生對宗教開始失望。1879年,教會撤除了文生的職務。被撤職後的文森特仍然留在礦區,開始對繪畫發生興趣,並認定此為其人生的意義,亦得到弟弟德奧經濟上的支持。

1881年,文森特回到荷蘭鄉間,過著刻苦的生活,以農民、工人為對象,繪畫了大量素描。1885年,文森特到安特惠普的表姐家中,跟隨表姐夫 Mauve 學繪畫。由於文森特的固執,對繪畫知識的渴求,頗令其表姐夫煩躁,最後弄至不歡而散。1886年,文森特跟隨弟弟,去到藝術之都巴黎,認識了高更、塞尚、秀拉及羅特列克等同道中人,並深受印象派及日本板畫的影響,開始形成了日後強烈的個人風格。

1888年,文森特受塞尚的影響,到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省,尋找創作的靈感。他在亞耳定居,並在此繪畫了二佰多幅油畫,當中卻只能買出一幅,得到一則畫評。在貧困的生活中 ,赤熱的陽光下,不竭的創作令文生變得神經衰弱。為了加強自己的信念,文森特喜孜孜地邀請高更到亞耳共同居住,並大肆粉飾了他的黃屋。但高更的狂妄自大,梵谷的執拗,令二人爭吵不斷。在一場劇烈爭執後,高更大怒而去,文森特無法阻止,亦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竟割下自己的左耳。從此,他不但失去高更這個好朋友,還給所有人笑作瘋子。1889年,文森特入住 St. Remy 的精神療養院。1890年5月,文森特搬到 Auvers-sur-Oise, 靠近弟弟居住,並在短短兩個月內,繪畫了七十多幅油畫。狂熱而不可抑制的創作激情,有如烈火焚燒著他的內心,使他心力交瘁,精神瀕臨崩潰。1890年7月27日早上,文森特‧梵谷在麥田中吞槍自殺,延至7月29日傷重不治,享年37歲。

梵谷不描繪任何事物,他就是他畫中的主題和目的。而這個世界給他的感覺太過強烈,他只得消失。

出色的作品有:
Sunflower 1889
Wheatfield with a lark 1887
Starry Night 1889
Vase wit fries 1890
The Langoise Bridge 1888
Sunflower Heads 1887
Wheatfield with Crown 1890
Wheatfield with a Meaper 1889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 1889

齊白石(1864-1957)是人所皆知的著名近代中國畫家,他的藝術為普羅大眾所喜愛。1953年,他更獲文化部授予「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稱號。

齊白石的作品題材多樣,包括人物、山水、花鳥、蟲魚、走獸等。他的作品充滿民間情味,喜歡把農村及日常生活的平凡物象入畫,故能雅俗共賞。他的筆墨奔放雄渾,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強烈。齊白石又提出「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的主張,這或許概括了他的作品之所以能令人共鳴的精要所在。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37: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8000051KK012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