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成為瀕危動物的原因

2007-11-18 6:38 am
中華白海豚成為瀕危動物的原因 xd

回答 (2)

2007-11-18 6:45 am
✔ 最佳答案
2007年為「國際海豚年」,根據台灣大學的研究發現,台灣西部海域為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尤其台中縣大甲溪至大肚溪口很可能是其繁殖棲地,然而政府對西部海岸的開發政策,皆是利用自然溼地與填海造陸,對於全球僅剩800隻的中華白海豚而言,不啻是最大的生存威脅。

由中華鯨豚協會、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學研究所、靜宜大學生態系所主辦的第12屆鯨豚生態與保育研討會,10日、11日在靜宜大學進行,有30多位來自美、日、韓、菲、中、紐、台的專家、學者與NGO代表,在會議中分享研究成果,並商討因應鯨豚危機的對策。

台灣西部海岸 白海豚重要繁殖棲地

中華白海豚(Sousa chenesis) 為IUCN紅皮書中保育類野生動物。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香港分會代表波特(Dr. Porter)表示,目前中國沿海只有5個族群,整體而言大約有800隻,分別位於廣東省的雷州、珠江三角洲、福建省的廈門灣、廣東省的三娘灣,以及台灣的西部海域,族群都很小。

由於距離與棲地的不同,中華白海豚的族群很少有交流,基因多樣性低,此外,都深受人類的影響。波特指出,目前的海洋保護區的數量稀少,鄰近國家針對中華白海豚的族群保護,在東南亞有5個指定、14個被提議的保護區;中國沿海則有3個指定和 2個提議的海洋保護區。反觀台灣,我們海洋保護區在哪裡?

從2005年開始,台灣大學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鯨豚實驗室研究團隊,展開中華白海豚之棲地與分佈調查,確定中華白海豚分佈在台灣西部海域,從苗栗縣到台南北部沿海一帶。研究團隊發現,牠們通常1-6隻叢集出現港口、河口,若是外傘頂洲沿海,甚至可發現一次聚集達20隻以上的現象。

在台中縣大甲溪至大肚溪口沿海、外傘頂洲北部沿海以及嘉義布袋沿海,更發現嬰年期的個體與其他成員共游,團隊成員林健洲認為,「上述海域可能為中華白海豚繁殖與育幼的棲地,在保育上極為重要。所有海岸開發計畫,應審慎評估對中華白海豚棲地所造成的影響。」(更正註)


填海造陸 犧牲保育 開發贏了嗎?

在沿岸海域活動的海洋哺乳動物,深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美國西北漁業科學中心(Northwest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的柯立爾博士(Dr. Collier)長期研究虎鯨發現,居留型虎鯨體內積聚的多氯聯苯(PCB)含量甚高。這些虎鯨的生理機能受多氯聯苯的影響達50年以上,可能與多在沿岸海域活動,受到人類活動影響最深有關。

中華白海豚常出現近海的淺水區域,正是居留型的物種。鯨豚是海洋哺乳動物,生活史長,是人類作為環境的指標,同時在基礎食物鏈上扮演關鍵性物種的角色。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楊瑋誠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的活動可能是影響鯨類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這些不健康可能和人畜共同傳染病有關。根據他研究顯示,「鯨豚的疾病和死亡事件,可適時反映出海洋生態環境是否受到危害。這些危害可能潛在許多影響人類和其他水中生物的健康的因子。」

開發對海岸生態環境有2大影響,第一是棲地消失,其次是棲地切割。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家揚提到:「若要進行生態復育或經營管理,必須檢視開發案能否與該生態環境的特性共存。如果完全悖離,那再多的復育和經營管理都是枉然。」他以占地3600公頃彰濱工業區為例,彰化外海位於東亞、澳洲水鳥遷徙線,用水鳥最重要能量補給站1/3的精華區潮間帶,來交換廠商進駐率不到40%的工業區,並附送海岸線快速變遷危機、海岸沙漠化帶來的呼吸疾病致病風險、與海岸漁業生態資源萎縮,蔡嘉揚問:「這樣的開發贏了嗎?」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鐘丁茂表示,台灣中西部海岸大規模的生態破壞多來自政府政策,整個西部從北到南都是政府的開發案。從中部沿海依序看來,從竹南衛生掩埋場既焚化廠、通霄火力發電廠、台中港臨港工業區、台中港、台中火力發電廠、彰濱工業區、台塑六輕麥寮工業區、雲林離島工業區、台南市科技工業區、以及今年7月宣告終止的濱南工業區計畫等等,皆是利用自然溼地與填海造陸,無一不是破壞,這還不包括之後的工業污染對農、漁民造成的損害。但政府大興工程的種種破壞,卻聲稱是積極推動二氧化碳減量、保護溼地的政策,鍾丁茂指出,這完全是矛盾的政策。

鐘丁茂強調種種破壞導致海濱底棲生物帶量減少,也影響過境鳥的覓食、繁殖與生存,破壞海岸生態對於中華白海豚的保育一定有影響。他沉重呼籲:「關心鯨豚保育的專家學者人士們,為了鯨豚保育和我們的下一代,應挺身而出譴責不當開發的政策。」



關鍵字: 工業區 | 棲地 | 中華白海豚 | 開發 | 海洋哺乳類 | 西部海岸
點閱數: 436 | email this page發表時間: 週五, 10/12/2007 - 12:04pm 提交人: 李育琴


發表時間: 週五, 10/12/2007 - 9:47pm 提交人: 波特..多 (沒有被驗證)
""鄰近國家針對中華白海豚的族群保護,在東南亞有5個指定、14個被提議的保護區;中國沿海則有3個指定和 2個提議的海洋保護區。反觀台灣,我們海洋保護區在哪裡?""

請問這些保護區專門保護白海豚嗎?
若不是的話
台灣應該算有海洋保護區了...東沙啊。還有...墾丁國家公園算嗎?
目前'探勘中'的澎湖海洋自然保護區,可以對白海豚有幫助嗎?

回覆 | email this page
發表時間: 週一, 10/15/2007 - 4:17pm 提交人: 林健洲 (沒有被驗證)
中國在廣東與廣西沿海有針對白海豚所設的保護區,
例如"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及自然保護區"http://www.cwd.gov.cn/
廈門原本也有,但後來整合為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其他中國至今所成立的中華白海豚省級保護區也有不下5個,

而台灣的話,目前周蓮香老師是有在努力針對中華白海豚的生殖棲地來劃設保護區,
但還需面臨許多基礎資料不足的問題,
至於澎湖,早年周老師問卷調查是有聽說有白海豚,
但現在的問卷調查已經沒有澎湖人有目擊過了...
墾丁的話,並非中華白海豚的棲地
東沙群島則無調查紀錄
參考: 網址
2007-11-27 2:25 am
這已是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了。自九十年代中開始,香港不少傳媒,甚至是環保團體,都說中華白海豚是瀕危物種。當時更有環保團體指中華白海豚將在千禧年絕種! ( 這句說話現在當然是收回了 )

事實上,根據鑒定物種狀況的權威-世界保育聯盟受脅物種紅皮書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中華白海豚目前仍屬於「數據不足」 (Data Deficient) 類別。即是說,現在仍未有足夠證據顯示中華白海豚這品種是否瀕危。現時,全球多個住有中華白海豚的國家都沒有人進行有關牠們的研究,所以,根本沒有人知道全世界有多少隻中華白海豚。

那珠江河口的種群呢?最新的研究資料顯示,整個珠江河口目前仍有至少 1,200 隻中華白海豚,當中接近 300 隻經常使用香港水域。在過往 10 年,牠們的數目十分穩定,研究員沒有發現中華白海豚的數目有下降的跡象。所以說牠們瀕臨絕種是不正確的!

既然中華白海豚不是瀕危,我們就不用保護牠們嗎?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以存護的工作來說,預防往往勝於治療。如果要待牠們被迫至瀕危的時候才著手去保護牠們,不會太遲了嗎?只有從現在開始,大家努力去維持及改善牠們的居住環境,這種可愛的動物才能夠一直健康地在香港和鄰近的水域生活,令我們的海洋世界生趣盎然!

中華白海豚喜歡住在河口環境,所以接近珠江口的香港西面水域成了牠們最愛的家。這包括大嶼山北、南及西面的水域,及后海灣一帶水域。若你打算乘船出海觀豚,緊記海豚出沒的熱門地點如大、小磨刀洲、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青山發電站、爛角咀及大澳一帶都不可錯過。在夏季時份,更可嘗試到大嶼山南面如分流及索罟群島碰碰運氣。

很多人都會以為,像海豚這種高智慧的動物,必會如人類一般,與家人或親朋戚友覓食或遊玩。的確,一些海豚品種,如虎鯨等,都與爸媽、兄弟姐妹、甚或是祖母等有緊密的聯繫,彼此間的感情甚深。可是,這不是中華白海豚的特性。中華白海豚的幼兒斷奶後便會離開母親,過獨立的生活。牠們大多時都是三五成群的出沒,但有時也會獨個兒行動。另外,牠們也沒有固定的伙伴 。根據研究員觀察,中華白海豚會經常與不同的海豚個體一起生活。
眾裡尋牠 - 相片辨認法

你可能會認為,每條中華白海豚看上去都一模一樣,研究員怎麼能認得牠們的個別身份?秘訣就在海豚的背鰭。海豚的背鰭有點像人類的指紋,沒有一模一樣的。牠們的背鰭通常都有不同的 凹凸、疤痕、傷痕或變型的部分;除了背鰭,某些海豚身體上可能也會有獨特的印記或疤痕,讓研究員可以辨認到不同的海豚。

有些海豚身上的疤痕十分明顯,在海上一看便可以把牠認出;但大部分海豚的特徵卻不是那麼顯而易見,故研究員需要先為牠們的背鰭拍下照片,之後再細心觀察,才可以將牠們辨認出來。拍下的照片也可與研究員的相片辨認目錄對照,看看該海豚曾否被紀錄過。 目前為止,研究員已在香港及珠江口水域以這個方法辨認出超過三百條中華白海豚。這些資料有助我們認識牠們的活動範圍、移動模式及生活習性。

以下六隻中華白海豚已被研究員紀錄在案。你可否找出牠們身上有什麼可供辨認的特徵?牠們的名字或可給你一點端倪。







NL139 (Slash) NL141 (Shallow Lead Notch) EL07 (Scar)


回到目錄


挖沙工程會加劇水質污染






填海除了會破壞沿岸及海底的生態,令海豚可食用的魚量減少之外,當中的挖沙工程更可能會挖起海床中的毒素,加劇了水質污染。香港在未來還規劃了多項沿岸及海中的工程,包括眾所周知的港珠澳大橋、 10 號貨櫃碼頭以及其他不同規模的工程。我們的中華白海豚將要繼續面對多項威脅,情況叫人擔心!

船隻撞擊 :

香港與其他地方的船隻來往十分頻繁,連海豚的家-大嶼山西北面、南面水域都不例外。對海豚最具威脅的要算是高速船。位於沙洲龍鼓洲海岸公園旁邊的龍鼓水道是往返香港與內地南沙等地的必經之路;而大嶼山南面則是往返香港及澳門的高速船航道。此兩處都是海豚的活躍地點,研究員就試過多次在那兒看到海豚差點被船撞到的驚險場面。事實上,我們發現數條仍活著的海豚身上都有被船葉打過的痕跡,雖然牠們都可以僥倖逃離險境,但我們亦不排除會有海豚遭船葉打死的可能。


其中三隻身上有被船葉打傷疤痕的中華白海豚

觀豚船騷擾:


近年來,「生態旅遊」在香港興起,各大小旅行社、環保團體及學校都會舉辦觀察野生中華白海豚的旅行 / 考察活動,讓參加者能夠親身接觸活生生的中華白海豚,從而提高他們保護海豚的意識。

其實,此類活動對參加者實在有益,可是,由於香港在這方面缺乏監管,所有船隻都可以隨意載遊客觀賞海豚,故很多時候觀豚船都會對野生中華白海豚造成滋擾。很多船隻在海上發現海豚時就會高速駛往,甚至會出現數艘觀豚船圍繞著同一群海豚的情況。有研究顯示,觀豚船會令海豚避開船隻,或選擇較少到水面活動。長遠來說,不守規則的觀豚船可能會令牠們離開該處水域。


大澳的機動小艇對中華白海豚造成滋擾


而在近兩三年,大澳海豚更出現了一批載遊客到大澳水域觀豚的機動小船。這些小船的船長對中華白海豚毫無認識,而且由於船隻速度更快,對中華白海豚的滋擾可能比其他觀豚船更大。

水質污染:

雖然海水污染對海豚的直接影響至今仍未能確定,但從本地死去海豚取得的樣本顯示,海豚體內的 有機氯化物及重金屬濃度偏高,可能會對海豚的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水中的污染物除了來自香港境內之外,也有部分是由珠江直接沖下來的。另外,海豚也可能吃了受污染的魚類,當中未能分解的毒素就積存在牠們的皮下脂肪或內臟之中。與此同時,香港水域亦含有大量可致病的細菌或病毒,讓海豚更易生病,甚至死亡。

漁民誤捕:


1997年,一隻中華白海豚被漁網誤纏而死。


中華白海豚並未瀕臨絕種,我們實在應該感到高興,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置牠們於不顧!現在牠們在生活上仍需面對重重困難,故香港政府的漁農自然護理署 ( 漁護署 ) 與本地一些保育團體都會以不同的方法幫助牠們,希望牠們能一直健康的繁衍下去。

法例保護:

在香港,中華白海豚主要受兩條法例保護,分別是香港法例第 170 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第 187 章《動植物 ( 瀕危動植物 ) 條例》。這兩條法例都是由漁護署管理。《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主要是保護香港的野生動物及牠們的棲息地。在這條例中,騷擾、傷害、捕捉或殺害中華白海豚都是違法的行為。

而《動植物 ( 瀕危動植物 ) 條例》則是為了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而制訂,主要是防止瀕危物種或其身體部分的非法出入口及販賣。中華白海豚列於上述公約的附表一,這是說中華白海豚的商業買賣在國際間是完全禁止的。

保護區的設立: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至今,漁護署已成立了四個海岸公園,其中位於大嶼山西北面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就是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而設。根據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在這海岸公園內,任何船隻的速度都不可超過十海里,以防撞傷海豚;而一些拖網漁船也不能在內作業,以免影響這範圍的魚量及防止海豚被漁民誤捕。


收錄日期: 2021-04-21 14:24: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7000051KK047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