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馬鞍山礦場
香港礦藏量並不十分豐富,在1940至1960年代礦業昌盛時,港九新界卻有不少礦場,而馬鞍山礦場是當時唯一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場。全盛時,馬鞍山礦坑 僱用的礦工人數多達六、七千人,可謂是盛極一時。馬鞍山的鐵礦石,除了磁鐵礦外、還有磁黃鐵礦、針鐵礦、鈣鐵榴石及黃鐵礦。礦場所生產出來的鐵砂,平均含 鐵約百分之三十二;在高峰期時,更可年產高達十七萬噸含鐵百分之五十六的精鐵砂。
馬鞍山礦坑最早可追溯到 1905 年,當時曾有澳洲工程師在馬鞍山探測礦藏,估計馬鞍山的鐵礦藏量為五百萬噸,礦藏位於馬鞍山西面。1942 年香港淪陷,日軍視礦業為重要的軍事資源,於是即時將馬鞍山礦場接管,並大肆擴充,當時在礦場內工作的礦工,多達1,500人。日本戰敗後,廣州的大公洋 行來到香港,成立大公洋行,1948年開始租馬鞍山鐵礦。大公洋行與日本簽了一份生產合約,承諾每年提供十五萬噸鐵砂。1949年馬鞍山礦產正式開採。
此刻正值1949年大陸變色,國共內戰後政局動盪,大批難民再逃亡湧來香港,其中不少難民是國民黨的士兵,正因為馬鞍山礦場須要大量工人,這批難民中很多 到便到馬鞍山工作,他們多帶有濃厚的山東口音的國語。1950-51年是礦業的高峰期,當時就僱有四、五千個工人。到50年代末期,共產黨的統治和各種政 治運動下,中國內地的經濟不景,又有大量人民因為生活艱苦,毅然南下香港尋找出路,使香港的人口激增。這一批大多來自安徽、河南、湖北、山東、廣東及廣西 等省份。這批大陸農村來的難民大多年青力壯,讀書較少,到馬鞍山當礦工可以說是其中一條主要的出路,這是馬鞍山礦場繼國民黨士兵的另一批勞工。
礦工工作環境十分危險,因為火藥由人手引爆,一不小心,很多礦工就是這樣喪生,或被炸傷至身體殘缺,或被外面掉下來的石頭砸死。那時代勞工是沒有任何勞工 保險或賠償的。當時居住在馬鞍山的礦工連家眷便有近萬人,而當年礦工每月三至四元的薪金,因此在山中的生活極清貧,但礦場有合作社,提供火水、大米及日用 品給居民,也算自給自足。每當過年、雙十節都大舉慶祝及搭棚做戲,也頗熱鬧。在礦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一個迷信說法──女性是不可進入礦洞,否則她們需 向礦工派『利是』。
鐵礦在開採後會一層層地被運往總出口,經篩選出鐵砂後便會運出碼頭(即現時耀安村),再運到日本去提煉為鐵。1953年,港日合作經營,大公洋行引入日本 鐵礦業株式會社的資金,投資值高達四百萬港元,從始馬鞍山礦場的業務開始漸上軌道,並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開採技術。1959年,礦場開採出來的鐵砂含鐵量, 已由原來的32%提升到56%,每天出產鐵砂達八百多噸,這段期間可以說是香港礦業的黃金時代,亦是馬鞍山礦業發展的高峰期。
但好景不常,到了1970年代,由於石油漲價,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銳減以致存鐵量有過剩,直接影響開採鐵砂的需求,馬鞍山礦業亦開始步入衰落期。此外,鐵礦的純度每況愈下,因此鐵礦的唯一買主日本亦轉移向澳洲、印度和大陸採購,採礦公司大公洋行便於 1976 年正式停產。
聞說馬鞍山的鐵礦尚未採盡,廿多年來,只開採了三分之一的鐵礦,還有約三萬噸鐵礦石尚未開採。
---
(I)馬鞍山礦場歷史
(i)馬鞍山礦場發展源由:
馬鞍山礦場,位於馬鞍山西南面。在香港淪陷時,日本人就發現馬鞍山有鐵礦,當年住在馬鞍山的客家村姓溫,日本人就聘用他們,居民擔一百斤鐵砂下山,才換得一斤米。
日本戰敗,廣州的大公洋行來到香港,成立大公洋行,四八年開始租馬鞍山鐵礦開始,適逢四九年大陸變色,大批難民湧來香港,其中不少是國民黨的士兵。馬鞍山 礦產在一九四九年正式開採。 全盛時期共有四、五千工人,分三班工作,開採得來的礦砂多運往日本提煉為鐵。當時曠工將所有開採後的鐵砂,經選鋼廠篩選後,便會運出碼頭(即現時耀安 村),再運到日本。 當時馬鞍山鐵礦純度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高峰期每天產量一千三百噸。
(ii)馬鞍山礦場結業原因:
馬鞍山鐵礦場經過廿六年的開採後,已於1976年停止出產鐵沙。 到七十年代,由於石油漲價,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銳減,以致存鐵量有過剩,故日本停止向香港購買。 此外,鐵礦的純度每況月下,鐵礦的唯一市場日本亦轉移向澳洲及印度買鐵。於是,在外地競爭及市場變得更為狹窄之影響下,礦場被逼於一九七六年四月停止開 採。廿多年來,共採了三分一的鐵礦,還有約三萬噸鐵礦石尚未開採。
(II)馬鞍山礦工生活
(i)村民之獨特語言:
馬鞍山村內礦工有其獨特之語言。因為大部份的老礦工都是在國共內戰時從中國北方逃難到港,故他們多帶有濃厚的山東口音的國語,再混雜廣東話。因此,村內礦工居民多難以與村外居民難以溝通。
(ii)礦工之日常生活:
五零至五一年是礦業的高峰期,僱有五千多個工人。 單是工人有三千多人,連家眷有近萬人。 山中的生活頗熱鬧,過年、雙十節都大舉慶祝,及搭棚做戲。 礦場有合作社,提供火水、大米及日用品給居民。
(iii)採礦時所面對的危險:
但是,礦工在開礦時經烯常面對危險。在當時,由人手引爆火藥,接著後打鑼提醒同工立即離去,但很多時因等待片核後仍未見火藥引爆,砲手(礦工)回頭檢查 時,火藥才被引爆,結果很多礦工就是這樣喪生,或被炸傷至手體殘缺。 此外,礦工亦會因在外面被掉下來的石頭瑋砸死。
而當時是沒有任何勞工保險或賠償,工人如受傷,就只有依靠山上教會所辦疹療所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若不幸身亡鐵礦公司都會購置棺材給死者。 而他們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只是想賺取每月三至四元的薪金,這筆錢只是勉強足夠他們家人餬口。為了省卻租金,他們的家多沿山建在礦場側之馬鞍山村,因此他們 隨時需面對山泥傾瀉的危險。
(iv)老礦工現在的生活:
由於減產,開工人數相繼減少,在1976年只剩下礦工二百八十五人,礦場停工後,礦工已紛紛轉業。 到了現在,馬鞍山村只剩下不足百人,部份是老礦工, 部份是老礦工的遺孀。他們多依靠社會福利署的公共援助金生活。
(v)老礦工現在的生活馬鞍山採礦歷史展覽:
政府已將部份礦場資料儲存於馬鞍山公園內,在此『馬鞍山採礦歷史展覽』中,我們可看到昔日開採礦石之機器、礦石及對馬鞍山礦業都有清晰介紹,這有助我們對馬鞍山礦業有更進一步了解。
圖片參考:
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3.jpg
1940至1960年代馬鞍山礦場是當時唯一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場。
圖片參考:
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4.jpg
舊馬鞍山礦場一景。
圖片參考:
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6.jpg
馬鞍山礦區主要運輸隧道出
圖片參考:
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7.jpg
礦區運輸隧道出口另一景。
圖片參考:
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9.jpg
從 1954 年開始,馬鞍山礦場的規模及設備不斷擴充,增設石鑽及伸縮式鑿岩機等重機械。
圖片參考:
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10.jpg
當年馬鞍山礦場碼頭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