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礦場的資料

2007-11-18 12:48 am
1.) 馬鞍山礦場的歷史?

2.) 馬鞍山礦場的資料?

回答 (3)

2007-11-18 11:59 am
✔ 最佳答案
馬鞍山礦場
香港礦藏量並不十分豐富,在1940至1960年代礦業昌盛時,港九新界卻有不少礦場,而馬鞍山礦場是當時唯一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場。全盛時,馬鞍山礦坑 僱用的礦工人數多達六、七千人,可謂是盛極一時。馬鞍山的鐵礦石,除了磁鐵礦外、還有磁黃鐵礦、針鐵礦、鈣鐵榴石及黃鐵礦。礦場所生產出來的鐵砂,平均含 鐵約百分之三十二;在高峰期時,更可年產高達十七萬噸含鐵百分之五十六的精鐵砂。

馬鞍山礦坑最早可追溯到 1905 年,當時曾有澳洲工程師在馬鞍山探測礦藏,估計馬鞍山的鐵礦藏量為五百萬噸,礦藏位於馬鞍山西面。1942 年香港淪陷,日軍視礦業為重要的軍事資源,於是即時將馬鞍山礦場接管,並大肆擴充,當時在礦場內工作的礦工,多達1,500人。日本戰敗後,廣州的大公洋 行來到香港,成立大公洋行,1948年開始租馬鞍山鐵礦。大公洋行與日本簽了一份生產合約,承諾每年提供十五萬噸鐵砂。1949年馬鞍山礦產正式開採。

此刻正值1949年大陸變色,國共內戰後政局動盪,大批難民再逃亡湧來香港,其中不少難民是國民黨的士兵,正因為馬鞍山礦場須要大量工人,這批難民中很多 到便到馬鞍山工作,他們多帶有濃厚的山東口音的國語。1950-51年是礦業的高峰期,當時就僱有四、五千個工人。到50年代末期,共產黨的統治和各種政 治運動下,中國內地的經濟不景,又有大量人民因為生活艱苦,毅然南下香港尋找出路,使香港的人口激增。這一批大多來自安徽、河南、湖北、山東、廣東及廣西 等省份。這批大陸農村來的難民大多年青力壯,讀書較少,到馬鞍山當礦工可以說是其中一條主要的出路,這是馬鞍山礦場繼國民黨士兵的另一批勞工。

礦工工作環境十分危險,因為火藥由人手引爆,一不小心,很多礦工就是這樣喪生,或被炸傷至身體殘缺,或被外面掉下來的石頭砸死。那時代勞工是沒有任何勞工 保險或賠償的。當時居住在馬鞍山的礦工連家眷便有近萬人,而當年礦工每月三至四元的薪金,因此在山中的生活極清貧,但礦場有合作社,提供火水、大米及日用 品給居民,也算自給自足。每當過年、雙十節都大舉慶祝及搭棚做戲,也頗熱鬧。在礦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一個迷信說法──女性是不可進入礦洞,否則她們需 向礦工派『利是』。

鐵礦在開採後會一層層地被運往總出口,經篩選出鐵砂後便會運出碼頭(即現時耀安村),再運到日本去提煉為鐵。1953年,港日合作經營,大公洋行引入日本 鐵礦業株式會社的資金,投資值高達四百萬港元,從始馬鞍山礦場的業務開始漸上軌道,並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開採技術。1959年,礦場開採出來的鐵砂含鐵量, 已由原來的32%提升到56%,每天出產鐵砂達八百多噸,這段期間可以說是香港礦業的黃金時代,亦是馬鞍山礦業發展的高峰期。

但好景不常,到了1970年代,由於石油漲價,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銳減以致存鐵量有過剩,直接影響開採鐵砂的需求,馬鞍山礦業亦開始步入衰落期。此外,鐵礦的純度每況愈下,因此鐵礦的唯一買主日本亦轉移向澳洲、印度和大陸採購,採礦公司大公洋行便於 1976 年正式停產。

聞說馬鞍山的鐵礦尚未採盡,廿多年來,只開採了三分之一的鐵礦,還有約三萬噸鐵礦石尚未開採。

---

(I)馬鞍山礦場歷史
(i)馬鞍山礦場發展源由:
馬鞍山礦場,位於馬鞍山西南面。在香港淪陷時,日本人就發現馬鞍山有鐵礦,當年住在馬鞍山的客家村姓溫,日本人就聘用他們,居民擔一百斤鐵砂下山,才換得一斤米。
日本戰敗,廣州的大公洋行來到香港,成立大公洋行,四八年開始租馬鞍山鐵礦開始,適逢四九年大陸變色,大批難民湧來香港,其中不少是國民黨的士兵。馬鞍山 礦產在一九四九年正式開採。 全盛時期共有四、五千工人,分三班工作,開採得來的礦砂多運往日本提煉為鐵。當時曠工將所有開採後的鐵砂,經選鋼廠篩選後,便會運出碼頭(即現時耀安 村),再運到日本。 當時馬鞍山鐵礦純度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高峰期每天產量一千三百噸。
(ii)馬鞍山礦場結業原因:
馬鞍山鐵礦場經過廿六年的開採後,已於1976年停止出產鐵沙。 到七十年代,由於石油漲價,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銳減,以致存鐵量有過剩,故日本停止向香港購買。 此外,鐵礦的純度每況月下,鐵礦的唯一市場日本亦轉移向澳洲及印度買鐵。於是,在外地競爭及市場變得更為狹窄之影響下,礦場被逼於一九七六年四月停止開 採。廿多年來,共採了三分一的鐵礦,還有約三萬噸鐵礦石尚未開採。
(II)馬鞍山礦工生活
(i)村民之獨特語言:
馬鞍山村內礦工有其獨特之語言。因為大部份的老礦工都是在國共內戰時從中國北方逃難到港,故他們多帶有濃厚的山東口音的國語,再混雜廣東話。因此,村內礦工居民多難以與村外居民難以溝通。
(ii)礦工之日常生活:
五零至五一年是礦業的高峰期,僱有五千多個工人。 單是工人有三千多人,連家眷有近萬人。 山中的生活頗熱鬧,過年、雙十節都大舉慶祝,及搭棚做戲。 礦場有合作社,提供火水、大米及日用品給居民。
(iii)採礦時所面對的危險:
但是,礦工在開礦時經烯常面對危險。在當時,由人手引爆火藥,接著後打鑼提醒同工立即離去,但很多時因等待片核後仍未見火藥引爆,砲手(礦工)回頭檢查 時,火藥才被引爆,結果很多礦工就是這樣喪生,或被炸傷至手體殘缺。 此外,礦工亦會因在外面被掉下來的石頭瑋砸死。
而當時是沒有任何勞工保險或賠償,工人如受傷,就只有依靠山上教會所辦疹療所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若不幸身亡鐵礦公司都會購置棺材給死者。 而他們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只是想賺取每月三至四元的薪金,這筆錢只是勉強足夠他們家人餬口。為了省卻租金,他們的家多沿山建在礦場側之馬鞍山村,因此他們 隨時需面對山泥傾瀉的危險。
(iv)老礦工現在的生活:
由於減產,開工人數相繼減少,在1976年只剩下礦工二百八十五人,礦場停工後,礦工已紛紛轉業。 到了現在,馬鞍山村只剩下不足百人,部份是老礦工, 部份是老礦工的遺孀。他們多依靠社會福利署的公共援助金生活。
(v)老礦工現在的生活馬鞍山採礦歷史展覽:
政府已將部份礦場資料儲存於馬鞍山公園內,在此『馬鞍山採礦歷史展覽』中,我們可看到昔日開採礦石之機器、礦石及對馬鞍山礦業都有清晰介紹,這有助我們對馬鞍山礦業有更進一步了解。


圖片參考: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3.jpg

1940至1960年代馬鞍山礦場是當時唯一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場。


圖片參考: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4.jpg

舊馬鞍山礦場一景。


圖片參考: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6.jpg

馬鞍山礦區主要運輸隧道出
 

圖片參考: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7.jpg

礦區運輸隧道出口另一景。

圖片參考: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9.jpg

從 1954 年開始,馬鞍山礦場的規模及設備不斷擴充,增設石鑽及伸縮式鑿岩機等重機械。

圖片參考:http://www.epochhk.com/images/20071012/b6-10.jpg

當年馬鞍山礦場碼頭的面貌。
2015-08-30 2:19 pm
真的! 現在那們競爭的社會

有的當舖都掛羊頭賣狗肉 還沒借都講得很好聽

借了之後 難商量 難溝通 被綁住的感覺

其實我也遇到很多那種當舖

自從我找到了 中壢仁寶當舖 之後 那種感覺完全不見

覺得 仁寶當舖 跟那些當舖 完全不同

完全不必看人臉色 就跟去銀行的感覺一樣

服務態度好 以客至上 詳細解說

不會有被騙的感覺 店長 人非常親切 好商量

真心推薦 中壢仁寶當舖 本人親身經歷

也可以上網搜尋看看 風評超好 超多人推薦

中壢YKK對面 非常好找 03-4520077
2007-11-18 7:28 pm
馬鞍山礦場
香港礦藏量並不十分豐富,在1940至1960年代礦業昌盛時,港九新界卻有不少礦場,而馬鞍山礦場是當時唯一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場。全盛時,馬鞍山礦坑 僱用的礦工人數多達六、七千人,可謂是盛極一時。馬鞍山的鐵礦石,除了磁鐵礦外、還有磁黃鐵礦、針鐵礦、鈣鐵榴石及黃鐵礦。礦場所生產出來的鐵砂,平均含 鐵約百分之三十二;在高峰期時,更可年產高達十七萬噸含鐵百分之五十六的精鐵砂。

馬鞍山礦坑最早可追溯到 1905 年,當時曾有澳洲工程師在馬鞍山探測礦藏,估計馬鞍山的鐵礦藏量為五百萬噸,礦藏位於馬鞍山西面。1942 年香港淪陷,日軍視礦業為重要的軍事資源,於是即時將馬鞍山礦場接管,並大肆擴充,當時在礦場內工作的礦工,多達1,500人。日本戰敗後,廣州的大公洋 行來到香港,成立大公洋行,1948年開始租馬鞍山鐵礦。大公洋行與日本簽了一份生產合約,承諾每年提供十五萬噸鐵砂。1949年馬鞍山礦產正式開採。

此刻正值1949年大陸變色,國共內戰後政局動盪,大批難民再逃亡湧來香港,其中不少難民是國民黨的士兵,正因為馬鞍山礦場須要大量工人,這批難民中很多 到便到馬鞍山工作,他們多帶有濃厚的山東口音的國語。1950-51年是礦業的高峰期,當時就僱有四、五千個工人。到50年代末期,共產黨的統治和各種政 治運動下,中國內地的經濟不景,又有大量人民因為生活艱苦,毅然南下香港尋找出路,使香港的人口激增。這一批大多來自安徽、河南、湖北、山東、廣東及廣西 等省份。這批大陸農村來的難民大多年青力壯,讀書較少,到馬鞍山當礦工可以說是其中一條主要的出路,這是馬鞍山礦場繼國民黨士兵的另一批勞工。

礦工工作環境十分危險,因為火藥由人手引爆,一不小心,很多礦工就是這樣喪生,或被炸傷至身體殘缺,或被外面掉下來的石頭砸死。那時代勞工是沒有任何勞工 保險或賠償的。當時居住在馬鞍山的礦工連家眷便有近萬人,而當年礦工每月三至四元的薪金,因此在山中的生活極清貧,但礦場有合作社,提供火水、大米及日用 品給居民,也算自給自足。每當過年、雙十節都大舉慶祝及搭棚做戲,也頗熱鬧。在礦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一個迷信說法──女性是不可進入礦洞,否則她們需 向礦工派『利是』。

鐵礦在開採後會一層層地被運往總出口,經篩選出鐵砂後便會運出碼頭(即現時耀安村),再運到日本去提煉為鐵。1953年,港日合作經營,大公洋行引入日本 鐵礦業株式會社的資金,投資值高達四百萬港元,從始馬鞍山礦場的業務開始漸上軌道,並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開採技術。1959年,礦場開採出來的鐵砂含鐵量, 已由原來的32%提升到56%,每天出產鐵砂達八百多噸,這段期間可以說是香港礦業的黃金時代,亦是馬鞍山礦業發展的高峰期。

但好景不常,到了1970年代,由於石油漲價,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銳減以致存鐵量有過剩,直接影響開採鐵砂的需求,馬鞍山礦業亦開始步入衰落期。此外,鐵礦的純度每況愈下,因此鐵礦的唯一買主日本亦轉移向澳洲、印度和大陸採購,採礦公司大公洋行便於 1976 年正式停產。

聞說馬鞍山的鐵礦尚未採盡,廿多年來,只開採了三分之一的鐵礦,還有約三萬噸鐵礦石尚未開採。

---

(I)馬鞍山礦場歷史
(i)馬鞍山礦場發展源由:
馬鞍山礦場,位於馬鞍山西南面。在香港淪陷時,日本人就發現馬鞍山有鐵礦,當年住在馬鞍山的客家村姓溫,日本人就聘用他們,居民擔一百斤鐵砂下山,才換得一斤米。
日本戰敗,廣州的大公洋行來到香港,成立大公洋行,四八年開始租馬鞍山鐵礦開始,適逢四九年大陸變色,大批難民湧來香港,其中不少是國民黨的士兵。馬鞍山 礦產在一九四九年正式開採。 全盛時期共有四、五千工人,分三班工作,開採得來的礦砂多運往日本提煉為鐵。當時曠工將所有開採後的鐵砂,經選鋼廠篩選後,便會運出碼頭(即現時耀安 村),再運到日本。 當時馬鞍山鐵礦純度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高峰期每天產量一千三百噸。
(ii)馬鞍山礦場結業原因:
馬鞍山鐵礦場經過廿六年的開採後,已於1976年停止出產鐵沙。 到七十年代,由於石油漲價,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銳減,以致存鐵量有過剩,故日本停止向香港購買。 此外,鐵礦的純度每況月下,鐵礦的唯一市場日本亦轉移向澳洲及印度買鐵。於是,在外地競爭及市場變得更為狹窄之影響下,礦場被逼於一九七六年四月停止開 採。廿多年來,共採了三分一的鐵礦,還有約三萬噸鐵礦石尚未開採。

(II)馬鞍山礦工生活
(i)村民之獨特語言:
馬鞍山村內礦工有其獨特之語言。因為大部份的老礦工都是在國共內戰時從中國北方逃難到港,故他們多帶有濃厚的山東口音的國語,再混雜廣東話。因此,村內礦工居民多難以與村外居民難以溝通。
(ii)礦工之日常生活:
五零至五一年是礦業的高峰期,僱有五千多個工人。 單是工人有三千多人,連家眷有近萬人。 山中的生活頗熱鬧,過年、雙十節都大舉慶祝,及搭棚做戲。 礦場有合作社,提供火水、大米及日用品給居民。
(iii)採礦時所面對的危險:
但是,礦工在開礦時經烯常面對危險。在當時,由人手引爆火藥,接著後打鑼提醒同工立即離去,但很多時因等待片核後仍未見火藥引爆,砲手(礦工)回頭檢查 時,火藥才被引爆,結果很多礦工就是這樣喪生,或被炸傷至手體殘缺。 此外,礦工亦會因在外面被掉下來的石頭瑋砸死。
而當時是沒有任何勞工保險或賠償,工人如受傷,就只有依靠山上教會所辦疹療所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若不幸身亡鐵礦公司都會購置棺材給死者。 而他們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只是想賺取每月三至四元的薪金,這筆錢只是勉強足夠他們家人餬口。為了省卻租金,他們的家多沿山建在礦場側之馬鞍山村,因此他們 隨時需面對山泥傾瀉的危險。
(iv)老礦工現在的生活:
由於減產,開工人數相繼減少,在1976年只剩下礦工二百八十五人,礦場停工後,礦工已紛紛轉業。 到了現在,馬鞍山村只剩下不足百人,部份是老礦工, 部份是老礦工的遺孀。他們多依靠社會福利署的公共援助金生活。
(v)老礦工現在的生活馬鞍山採礦歷史展覽:
政府已將部份礦場資料儲存於馬鞍山公園內,在此『馬鞍山採礦歷史展覽』中,我們可看到昔日開採礦石之機器、礦石及對馬鞍山礦業都有清晰介紹,這有助我們對馬鞍山礦業有更進一步了解。




1940至1960年代馬鞍山礦場是當時唯一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場。




舊馬鞍山礦場一景。




馬鞍山礦區主要運輸隧道出

 



礦區運輸隧道出口另一景。



從 1954 年開始,馬鞍山礦場的規模及設備不斷擴充,增設石鑽及伸縮式鑿岩機等重機械。



當年馬鞍山礦場碼頭的面貌。
原居民: 馬鞍山村
圖1: 馬鞍山村現今面貌:村落是馬鞍山最早發展的村落,位於馬鞍山山腰,村屋前後共兩排並列,而農田則設村旁,但今已荒廢。

圖2: 馬鞍山廢礦場的寮屋區:隨著1976年,大公洋行宣佈結束後,大部份礦公已離去。現在只餘不到九十個年老人家居住,包括老礦工和老礦工的遺孀。他們聚居於馬鞍山廢礦場的寮屋區裡。
(I)歷史源流:
「馬鞍山」舊村村在距今約一百五十年前,由廣東海縣南移的溫姓客籍人士所建,早期人口約為八十人,以廣東話為主要溝通語言。舊村位於馬鞍山山腰,村屋前後共兩排並列,而農田則設村旁,但今已荒廢。

(II)經濟發展:
村民早年乃從事種植及斬柴維生,惜因馬鞍山礦場之開發,引水道被堵塞,加上交通不便,村民已不能繼續務農為業,故多轉業,或有部份投往礦場工作。
直到一九四九年,由於開礦的關係,不少工人搬到該處居住,建立了「馬鞍山」新村。 當時居民按地形分區:山頂區為江蘇省人士居住,潮籍及客家人則居於半山區,而馬鞍橋及馬頭區均有廣東省及外省人士居住,村民多在戰後由內地來港定居的,早期人數超過五千。
1976年,大公洋行宣佈結束。 遣散後,留下礦場居住若有三百餘人。 現在只餘不到九十個年老人家居住,包括老礦工和老礦工的遺孀。他們聚居於馬鞍山廢礦場的寮屋區裡。 由於年紀老邁,根本無法工作。 惟有依靠社會福利的公共援助金生活。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37: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7000051KK028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