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政治是各種集團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也是各種集團或個人為了各自的利益所結成的特定關係。一般來說,這個詞多用來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然而社會學家也用來指涉包括各種利益機構、學校、宗教機構在內的相互之間的關係。
政治是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個社會現象非常複雜,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以及從不同學科角度,不同的學者對他的論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內涵的本身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對政治的闡釋也充滿了爭議,始終沒有一個確切公認的定義。[1][2]
政治學是專門以政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社會科學,研究政治行為的理論和考察權力的獲得與行使。
目錄[隱藏]
1 詞源
2 政治的演變
2.1 古希臘
2.2 古羅馬
2.3 西方中世紀
2.4 古代中國
2.5 現代政治
3 不同學科中的政治
3.1 政治學
3.2 經濟學
3.3 社會學
3.4 法學
3.5 人類學
4 參看
5 參考文獻
詞源
不少西方語言中的「政治」一詞(法語politique、德語Politik、英語politics),都來自希臘語πολις,這個詞可以考證出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在《荷馬史詩》中,最初的含義是城堡或衛城。古希臘的雅典人將修建在山頂的衛城稱為「阿克羅波里」,簡稱為「波里」[3]。城邦制形成後,「波里」就成為了具有政治意義的城邦的代名詞。政治成為了城邦公民參與的統治和管理活動。
中文里的「政治」一詞很早就有使用。《尚書·畢命》有「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周禮·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這時一般都是將「政」與「治」分開使用,各有其不同的含義[3]。
在中國古代,「政」一般表示:
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亂宋國之政」
一種統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禮樂刑政,其極一也」
符合禮儀的道德和修養,如「政者正也,子帥以政,孰敢不正」
朝廷中君主和大臣們的政務活動,如「其在政府,與韓琦同心輔政」
「治」在中國古代則一般表示
安定祥和的社會狀態,如「天下交相愛則治」
統治、治國等治理活動,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古代的這些「政治」的含義[2],與西方和古希臘的「政治」含義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種君主和大臣們維護統治、治理國家的活動。
中文里現代的「政治」一詞,來自於日本人翻譯西方語言時用漢字創造的相同的「政治」一詞。當英文的Politics從日本傳入中國時,人們在漢語中找不到與之相對應的詞。孫中山認為應該使用「政治」來對譯,認為「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4]他的這一說法在當時的中國非常具有影響力。
不同學科中的政治
由於政治的複雜性,不同學科、不同學者對政治的理解也不相同。
政治學
在政治學中,政治首先被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對待。政治學在美國形成初期,政治被理解為以憲法、法律和正式機構為代表的政治制度[2]。
在行為主義產生後,權力成為了理解政治的一個主要因素。早期的行為主義者拉斯韋爾認為「政治學是對權勢和權勢人物的研究」[10]。羅伯特·達爾也認為政治體系「是任何重大程度上涉及控制、影響力、權力和權威的人類關係的持續模式。」[11]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興起後,從行為主義對權力的過分關注重新定位於對各種政治制度的研究。
經濟學
從經濟學角度看,政治是一種功能化的活動。從古典政治經濟學到馬克思主義,都認為政治是在一定經濟基礎和生產關係上的上層建築,是一定時期之內經濟關係的集中體現。在一定程度上,世界體系論者和依附論者也是這種看法。
現代的西方經濟學則把政治關係看作是一種交換關係。他們大多從個人主義的角度考察政治,認為政治為市場服務,政治活動是理性的經濟人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開的一系列計算和運籌過程。[2]
布坎南從公共選擇理論看政治,認為個人在市場中的活動和在國家中的活動都是一種交換關係。[12]
社會學
從社會角度看,政治組織、政治關係被認為是社會組織和社會關係演化的高級階段。從社會分工角度看,政治就是為了協調社會的正常運轉。
在社會學家眼中,政治成為了社會的一種功能。
法學
從法學角度,政治是一種法律現象,它是立法、執法、守法的過程。因此作為政治核心的國家在一些法學家看來,是為執行法律而設置的;而也有人認為國家本身也是一個法人。[13]
人類學
在文化人類學中,政治被看作是一種象徵、信仰體系、符號。文化人類學家格格爾茲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反映著它的文化格式。」[14]
參考文獻
↑ 《中國大百科全書》網路版,政治條目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孫關宏等 《政治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7309036611
^ 3.0 3.1 《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p482,ISBN 7500059973
↑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p661
↑ 肯尼斯·米諾格,《當代學術入門:政治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p10 ISBN 7-5382-5021-2
↑ 漢娜·阿倫特,《人的條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p19 ISBN 7-208-03323-4
↑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p260
↑ 列寧,《在全俄省、縣國民教育廳政治教育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列寧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p170
↑ 孫關宏等,《鄧小平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p12-13
↑ 哈羅德·拉斯韋爾,《政治學:誰得到什麼?何時和如何得到》,商務印書館,1992年,p15 ISBN 7100028345
↑ 羅伯特·達爾,《現代政治分析》,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p17-18
↑ 詹姆斯·布坎南等,《同意的計算——立憲民主的邏輯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p20 ISBN 750042845
↑ 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年,p203 ISBN 7500056125
↑ 格爾茲,《文化的解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p377 ISBN 720803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