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推拿是人類最古老的醫術,在歷經時代與臨床的累積,現代推拿已廣泛運用在傷、內、婦、外兒等科病症。我國主要的推拿學術流派有小兒推拿、正骨推拿、運動推拿、指壓推拿、保健推拿、一指禪推拿、滾法推拿、內功推拿、經穴推拿、腹診法推拿等10餘家。
現代人們治療疾病的方式已向重視自然療法和非藥物治療轉變,在科學發展的時代,學科之間相互滲透,傳統的推拿學將得到更充分的發展而進入一個新時期。
推拿的基本作用適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對機體生理、病理狀況發生的影響而言,其最主要的作用有:
(一)疏通經絡: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內屬臟腑,外連肢節,連串上下,像網絡般分部全身,將人體各部分聯繫成一個統一的、協調而穩定的有機整體。推拿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當推拿手法作用於體表,就能引起局部經絡反應,並達到激發和調整經氣的作用,再透過經絡從而影響所聯繫的臟腑、組織的功能及活動,從而調節機體的生理,病理狀況,達到治療的效果,使百脈通,五臟安和。
(二)促進氣血運行: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臟腑、經絡、組織器官運行的基礎,人體的一切組織都需要氣血的供養與調節才能發揮作用,所以氣血的正常運行直接關乎身體的健康。推拿具有調和氣血,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途徑有二:
其一是透過健運脾胃,其二是疏通經絡,加強肝臟的疏泄功能。脾胃是主管消化飲食和運輸水榖精微的主要器官,而飲食水榖是氣血生成的重要基礎。脾胃健運則氣血充足,進而滿足身體的需要。再者,氣血運行有賴於經絡的傳輸,經絡暢通則氣血得以通達全身,發揮作用以強健組織器官,抵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而肝臟的疏泄功能,關係著人體氣機的調暢,氣機的調達舒暢,則氣血調和而不易淤滯。
(三)調節臟腑功能:臟腑是化生氣血,通調經絡,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在臨床實踐裡,推拿對臟腑的狀態,有著雙向的良性調整作用。例如用按柔在足三里治療,能使分泌過多的胃液減少,也可以讓分泌不足的胃液增加;推擠後按柔內關穴,可以讓高血壓患者血壓下降,亦可讓休克的患者血壓上升。
(四)滑利關節:其主要作用有三:其一是透過手法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消腫祛淤,改善局部營養,促進新陳代謝。其二是運用適當活動關節的手法解除沾粘。三是運用整復手法糾正筋出槽、關節錯縫。
(五)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只要身體有充分的抗病能力,那致病因子就不會對身體起作用了。臨床證明,推拿有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其途徑有三:一是透過刺激經絡,直接激發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二是透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利於正氣發揮其固有的作用,三是透過調節臟腑功能,使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有利於調動所有抗病因素,一致對抗邪氣。
推拿手法是利用許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來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推拿主要是靠手法技術的運用,而不是用粗暴的蠻力,在患者體表肌肉的點、線、面上進行推拿,以疏通患者經絡,滑利關節,促使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癒病痛的目的。
刮痧時皮膚會刮出紫紅色的皮下出血點或瘀血斑,就是所謂的「出痧」,不只是中暑會刮出「痧點」,臨床上許多疾病都會「出痧」,但以夏秋季之病為多見;在刮痧時有人會認為刮的越紫越多,效果越好,其實,「出痧」的顏色愈深、愈紫、愈紅,表示症狀較嚴重,症狀嚴重者體質通常較為虛,刮痧是在身體表面特定部位,反覆進行物理刺激 - 「刮」,造成皮膚表面「出痧」,藉由「出痧」來刺激體表經絡,疏散體內瘀積的氣血。 所以刮痧療法具有解表袪邪、暢通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等,其實,刮痧不只能解中暑,刮不同的部位就會有不同的效果,最常刮的肩頸部位,這部位是頭與身體之樞紐,若是瘀澀不通則使全身氣脈不通,刮痧肩頸部可以退燒、去暑、袪風寒,還有「肩頸一鬆,全身鬆」的說法,對於解中暑、放鬆全身有特別的療效;刮背部正中線與其兩旁一、二寸,正中線為「督脈」,兩旁為「膽經」與「膀胱經」,刮這些經絡可緩解症狀、預防感冒;刮痧還可運用在保健、強身、美容等作用。
所以兩者是不同的,基本上推拿包含範圍大過於刮痧,一般推拿師都是筋太緊推不動才會用拔罐或刮痧,拔罐比較深層,刮痧比較淺。
所以都是傳統中醫的一環阿,只是不一樣的症狀用不一樣的手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