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點半前 我要答案〕[20分][超級急]一中國歷史 周朝

2007-11-16 6:02 am
1.周朝的土地是如何分配的?是什麼制度來的?
2.周朝的第一位君王是誰?
3.周朝最後一位君王是誰?
4.承上題,為什麼那位君主會令周朝滅絕?
5.什麼身分的人才有資格繼承天子、諸侯、卿大夫等的職位?這又是什麼制度呢?
6.為什麼周天子要進行封建?這樣有什麼好處?

plz~~~超級急

回答 (2)

2007-11-16 7:00 am
✔ 最佳答案
1:周朝的土地是由周天子按功勞等等分配給宗室,功臣和名人后代(好像5帝的后代都有被分得土地),在分別賜與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這叫封建制度

2:周武王

3:周赧王

4:在此我要說明一下,其實周赧王並非真正令周朝踏上滅絕之路的人,真正令周朝走上這條路是西周最后一個周天子,周幽王,當年幽王沉湎酒色,為搏紅顏一笑,不惜得罪天下諸侯,為搏紅顏高興,不惜廢長立幼,因此引起他的岳父,申侯的不滿,結果申侯聯合犬戎進攻周幽王,並把幽王殺死,而他的兒子,亦即是被廢的原太子,便登上王位,是為周平王,並把首都由原本的鎬京遷往東面的洛邑,因而開始東周王朝,但周朝的勢力至此滖落,東洲王朝無力控制諸侯,結果各國紛爭,但正因如此,大家互相爭斗,都希望把周天子搶到手,以周天子的名義出征打仗,獲得政治優勢,師出有名,所以東周皇朝其實一早該亡了,只是時間的問題,到了赧王時,天下的局勢開始明朗,于是周天子失去價值,赧王剛好不幸運地生不逢時,結果當了亡國之君,還有赧王是一個好君主,你去查查姬王崮便知~。~

5:只有該名人士的正室妻子所生的兒子才有資格繼承其父的職位,如天子死了,就由他的正室所生的兒子中找一個年紀最大,叫嫡長子,如果年紀最大的死了,就找其他正室所生,叫嫡子,如果正室膝下無字,就由其他的妾所生的兒子中選,叫庶子,這套制度叫宗法制度

6:我認為當時周天子是沒有辦法不推行封建,因為當時滅商時,有很多諸侯領兵和周天子伐商,據聞有數百個諸侯~。~你說如果滅商後,你跟他們說,以后你們的土地全部歸我,我給你們高官厚祿,你說他們會怎樣?必反!!!這樣做好處是有的,但我強調是天子的力量比諸侯強時才會出現,好處就是增強天子的武裝力量,如有人再王嘰很遠處造反,但你可以命令附近的諸侯攻擊他,而平時諸侯駐守在自己的封地,手上有自己的軍隊,如有人在A造反,而天子的地盤在E,途中有BCD3個諸侯的領地,即是話他要打到你門前,就必須過3關,但如果沒有諸侯,由你親自派官員去管理,你必定不會給他很多兵力,所以造反之人打到你門前就容易多~,~但相反有諸侯,諸侯可以建3軍,兵力較多,而且想保護自己的領地,肯定拼命作戰,這樣有助拱衛天子,但相反天子力量滖退,就有可能變成害死你的東西,所以封建制度是一個,利少幣多的制度,有如計時炸彈

2007-11-15 23:00:56 補充:
參考資料:維基 自己
2007-11-16 6:06 am
周族的興起
周族是一支古老的氏族游牧部落,居住在今陝西中部、甘肅東部。周人部族雖處西戎,但和中原一直關係密切,不可能自成「民族」。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生產以石器、木器為主作工具,黃土高原土地鬆軟,發展農業有利條件,生產發展較快,這是日後周能大大超越夏商的基礎;土層豐厚而氣候乾燥,也宜於穴居,在夏朝時的周族過著穴居生活。

《國語·周語下》說:「自后稷始基,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史記·周本紀》記載,15王為:后稷——不窋——鞠陶——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揄——公非——高圉——亞圉——組紺——太王亶父——季歷——文王,上下兩王皆為父子。由於先秦歷史資料的缺乏,這段歷史是否只有15位王,15位王的真實性很難考證,比如其中后稷的存在很有一些疑問。《周本紀》說:帝嚳之妃姜嫄,履巨人跡受孕生后稷,「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而從文王上推15代只相當於夏商之際。有人認為后稷是上古農官的通稱,而非私名,被周人假托為始祖。也有人推測,后稷誕生的神話傳說是周人依照商契誕生的神話傳說編造的,歷史上實無其人。周族的真實始祖是不窋,生當夏朝之時。

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今陝西旬縣)。周人早先沒有「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為國,國就是城。他們居住穩定,由游牧的部族逐漸轉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了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鬻戎侵襲逼迫,不得不告別祖居之地,背井離鄉,遠徙他方。他們歷盡千辛萬苦,越過漆、沮和梁山,遷居到了渭河流域岐山之南的周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產生「周」的概念,周字初成寫法是:上一個田字下一個口字,上下合成,後來演變為周字。周原原物產豐富 ,土地肥美,灌溉便利,農耕條件更加優越,經濟發展快。古公亶父造田營舍,建邑築城,國力迅速恢復壯大。遷到原周以後,周與商有了聯繫,為了保障周族的安全,古公亶父與一統中原的商王朝建立起了穩定的同盟關係,卑事商王武乙,臣服於商的羽翼之下暗中積聚力量。古公亶父時候,部落規模已經不少了,他有三個兒子,心中偏愛小兒子季歷。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為順父意傳位給季歷,自身逃亡荊蠻,和當地土著氏族結合,後為吳國。

到了季歷時,周和商的關係開始密切,《後漢書·西羌傳》載:古公亶父傳位於季歷,季歷不僅與周聯姻,娶妻周室,還被商王文丁封為「牧師」,掌管畜牧。周此時是商王朝屬下的一個強大方國。老牌統治者殷商總是時刻提防著這股新生力量,後起之秀則總對前輩手握的光芒四射的獎盃充滿無限的暇想,日漸強大的周與日漸衰落的商,還沒有渡過蜜月期,就開始相互猜疑,相互指責,進而相互征伐。最終,商王文丁為扼制周族勢力發展,保障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不受挑戰,殺了不再那麼聽話的季歷,周商矛盾陡然升級。

文王繼位後,國力上不足與殷對抗,繼續臣服於殷,為殷西伯。但殷商對周並不放心,商紂曾經囚禁了文王,周人也只能用寶馬、美女賄賂商紂,求得釋放文王。但文王謀商的努力始終沒有鬆懈。他一方面倡導發展生產,制定「有亡荒閱」的法律,防止勞動人口流失,增強周族實力,西醫周圍一些不落歸附。另一方面進行武力擴張,首先討伐西方的犬?和密等小國,鞏固了後方,緊接著東伐黎(在今山西長治西南)、?(即孟,在今河南沁陽),最後伐崇,深入到殷商。此時的周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便遷都於豐(今陝西長安縣灃河西岸),準備進取殷商。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30: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5000051KK040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