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叫福臨,清代為何有福建省?

2007-11-15 8:59 pm
不用避諱嗎?

回答 (6)

2007-11-16 7:35 am
✔ 最佳答案
Q:順治帝叫福臨,清代為何有福建省?不用避諱嗎?

A:順治一朝時的確曾規定可讓“福”字流傳。順治朝時本身不太著重避諱之事,還准許天下人說他的名字。據說入關之初,他爲了緩和民族矛盾,曾下詔佈恩,特許臣民可不避諱福字,說道:“不可爲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無福。”故“不令天下避諱”(見陳垣先生《史諱舉例》),順治一朝時“福”字還是可以照用的。雖然後世不少文人評價這是清初收買人心之舉,不過在封建制度下,這卻是鮮有的事。

他更有意首先“不避名諱”。在鑄造流通貨幣時,就有將“福臨”二字鑄造在錢背上,故意讓自己的名字傳揚天下,這在封建社會裏是絕無僅有的。順治在位8年中,共鑄造過五種版式錢幣,第二種版式是仿照“會昌開元”和大中洪武錢鑄造的,錢背鑄一漢字,共有21種,後來的收藏者將“戶”、“工”之作的十九字編成一首琅琅上口的詩:同福臨寧江,宣河薊雲昌,東陝陽廣浙,延原和荊襄。其中“福臨”二字就是順治帝的名。更證明順治時期無需避諱 。

所以福建省不用改名,大概與清世祖福臨曾下令不用避諱有關。
其實在清朝入關之初,避諱之俗幷不嚴格。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及清世祖福臨三位的名字,都沒有避諱的規定;不過,仍有規定後世在書寫《實錄》、《玉牒》等特定文獻時,要記皇帝的名字時仍要有所避忌,據說當時是就要貼黃(即將名字書在黃紙上),再把名字貼上。但到了聖祖玄燁時,避諱開始嚴謹起來。到了雍乾時代,避諱制度執行的更爲酷烈,更有說“雍乾之世,避諱至嚴”。

參考: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30411/161/2003411A00411006.htm
http://www.kzeng.info/qing_taboo
http://www.pjbbs.com/bbs/dispbbs.asp?boardID=70&ID=47464&page=2
http://www.kongfz.com/trade/trade_reply.php?id=131399&tc=bookworm&tn=%E5%A4%AB%E5%AD%90%E4%B9%A6%E8%AF%9D
2007-12-11 6:45 am
皇帝的名字就好像路正中的一塊石頭,唯一用途是要人民避它。
2007-11-29 6:46 am
Professional!
2007-11-23 9:20 pm
還真是開明的皇帝。
2007-11-20 8:16 am
多謝指教!
2007-11-15 11:11 pm
秦始皇佔領福建後,廢無諸王號,秦在福建設置閩中郡(有名無實);秦末大亂時,閩越王搖及無諸率兵由閩中北上中原,參與楚漢戰爭。前202年,漢朝劉邦封越王勾踐的後代無諸為閩王,封福建為閩越國。無諸在武夷山城村修建閩越王城,國勢日強,多次擴大領地,成為漢朝勁敵。

閩越國一稱東越國,因其地在越國故國以東。越國是春秋時位於浙江的一個國家,越故國以東即今浙江省東南的福建省。「閩」則是「東越蛇種」,即福建的一種蛇。

漢朝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派朱買臣率領大軍滅閩越國,焚毀城池宮殿,舉國遷往遙遠的江淮內地。

前85年,西漢王朝在今福州設置福建的第一個縣——冶縣,隸屬會稽郡(治所在今江蘇蘇州),說明已經有少量漢族移民從海路南下,進入福建。當時東南沿海一帶,從寧波向南數千里,居民基本上仍是以越族為主。

六朝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自196年—257年,五次出兵,才占有福建,開始有一批江南漢人從海路兩路移居福建,260年在今建甌設置建安郡,下轄5個縣,出現了福建歷史上第一個城鎮——晉安(即福州)。

西晉於282年從建安郡分設晉安郡,下轄8個縣(侯官、原豐、溫麻、晉安、同安、新羅、宛平、羅江),閩北的建安郡也有8個縣(建安、吳興、東平、建陽、邵武、將樂、延平、綏城)。

西晉末期永嘉年間,308年,中原地區發生八王之亂,大批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入閩。其中有8個姓氏較多:林、黃、陳、鄭、詹、邱、何、胡。

梁天監年間(502年-519年),又從晉安郡分置南安郡,郡治設今南安豐州鎮。

547年(梁太清元年),發生侯景之亂,長江流域的主要城市:建康(南京)、江陵、江州(九江)、廣陵(揚州)等都受到戰火破壞,大批三吳難民南下入閩避難。

陳永定元年(557年),在晉安郡置閩州(不久改為豐州,治所在今福州),為福建歷史上的第一個省級建制,轄晉安、建安、南安三郡。

隋唐

589年,隋朝滅陳,廢三郡置泉州,後又改為建安郡。

唐太宗李世民依山河形勢分全國為十道,福建屬江南道,下轄豐州(治所在今南安市豐州鎮)、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甌)。

唐代在福建地區共設置了5個州、23個縣:福州8縣、建州(建甌)5縣、泉州4縣、漳州3縣和汀州(長汀)3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軍區長官職稱),始出現福建名。

閩國

五代十國時期,福建先為王氏的閩國,945年為南唐所據。

宋朝

北宋的福建地區屬於福建路,設置6個州、2個軍和47個縣——福州12縣、建州7縣、泉州7縣、南劍州5縣、汀州5縣、漳州4縣、邵武軍4縣、興化軍(979年起)3縣。此後,福建地區長期保持8個州府級的行政區劃,因此稱為“八閩”。

南宋末年,金兵占領中原,漢族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有相當一部分在福建定居。宋代福建戶數已突破百萬大關,到嘉定年間戶數達到159萬多。

南宋單獨設置了福建路,設置1個府、5個州、2個軍和48個縣——建寧府7縣、福州12縣、泉州7縣、南劍州5縣、汀州6縣、漳州4縣、邵武軍4縣、興化軍3縣,福建路治所設在福州。

南宋初二程洛學入閩,閩學創始。南宋紹興至淳熙年間,福建人朱熹對北宋以來的理學思潮進行了一次全面總結,閩學發展成熟。

1276年,元軍占領臨安,益王趙在福州即位,改號景炎,提升福州為福安府,定為行都。

元朝

1278年(元朝至元十五年),元朝征服福建後,設福建行中書省於泉州,三年後省會遷福州。

宋末,元時期,由於蒲壽庚棄宋降元,使泉州港沒有受到破壞,反而發展成國際著名的港口,市內形成大批外僑(主要是阿拉伯人)定居的居留地“蕃坊”,當年留下的清真寺一直保留至今。天主教也於元代傳入泉州,元代中國天主教僅有兩個教區,一個在泉州,另一個在北京。

元代行中書省制,置福州、建寧、泉州、 興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8個路。

明朝

1367年,朱元璋派將軍湯和從寧波經海路攻取福建。

明朝置福建布政使司,下設8個府、1個直隸州和57個縣:福州府9縣、建寧府8縣、泉州府7縣、興化府2縣、邵武府4縣、延平府7縣、汀州府8縣、漳州府10縣、福寧州(1473年起)2縣。

在明代,倭寇(日本海盜)經常騷擾福建,政府宣佈海禁,福建正常的海上貿易受阻。民間走私貿易發達,走私的中心是漳州龍海的月港。

明末1645年7月19日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福京天興府)登基,年號隆武。1646年10月6日被清軍俘虜。此後,鄭成功(國姓爺)先後以廈門和臺灣為基地繼續抵抗清軍大約40年之久。

清朝

清代,在福建省增設了福寧府、臺灣府和龍岩州、永春州。共設10個府、2個直隸州和63個縣、5個廳:福州府10縣(閩縣、侯官、福清、長樂、永泰、閩清、連江、羅源、古田、屏南)、建寧府7縣(建安、甌寧、建陽、崇安、浦城、松溪、政和)、泉州府5縣(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1廳(馬巷)、興化府2縣(莆田、仙游)、邵武府4縣(邵武、光澤、泰寧、建寧)、延平府7縣(南平、順昌、將樂、沙縣、永安、尤溪)、汀州府8縣(長汀、連城、永定、上杭、武平、寧化、清流、歸化)、漳州府7縣(龍溪、海澄、漳浦、長泰、平和、南靖、詔安)1廳(雲霄)、福寧府5縣(霞浦、寧德、福安、福鼎、壽寧)、臺灣府4縣(臺灣、嘉義、彰化、鳳山)3廳(淡水、噶瑪蘭、澎湖)、龍岩州2縣(漳平、寧洋)、永春州2縣(德化、大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1684年增設臺灣府;隨後大批漢族從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移居臺灣。光緒十二年(1886年)臺灣單獨設省。清朝時福州是與琉球國貿易的規定口岸。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將廈門和福州均闢為通商口岸,向外國商人開放。1902年在廈門還開闢了鼓浪嶼公共租界。

在洋務運動中,左宗棠開辦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學堂,成為近代中國海軍的搖籃。

1883年,中法戰爭期間,法國襲擊了馬尾軍港。

1895年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得以收回。
福建還是近代西方傳教士人數最多也最活躍的省份。19世紀,基督教新教有6個主要教派進入福建:美以美會、英國聖公會和美國公理會以福州為基地,傳入福建大部分地區;歸正會、倫敦會和英國長老會以廈門為基地,傳入閩南地區。

清朝以後
辛亥革命後,歷屆政權均設置福建省。1933年,19路軍兵變,福州成為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多山的福建在近代一直未能修建鐵路(直到1956年建成鷹廈鐵路),因而阻礙了該省經濟的發展以及與內地的聯繫。1949年國共內戰後,福建省分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政府進行實質管轄,雙方的行政區劃中也都設有福建省。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29: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5000051KK011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