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的問題

2007-11-15 10:02 am
二次大戰德國點樣戰敗?

回答 (4)

2007-11-16 6:13 am
✔ 最佳答案
俾東線的蘇聯(即俄羅斯)紅軍打敗
2007-11-15 7:09 pm
D-day
2007-11-15 10:47 am
近來,德國媒體圍繞紀念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60周年,再次大規模連續回顧了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和遭遇。其中,戰爭後期,德國重要城市成為盟軍轟炸對像,造成巨大平民的傷亡,成為媒體和公眾熱烈討論的話題,打破了多少年來的禁忌,也引起尤其是德國左派的質疑。

紀念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媒體運作,從一開始就把目光集中在德國納粹上層是否明知戰敗的危險無法逆轉,但依舊以德國士兵和平民為賭注,最後招致德國幾乎被盟軍和蘇聯紅軍徹底摧毀的命運。

德國最大的兩套電視節目集中了數十名歷史學家,分別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德國納粹不但無視別國人民,同時也無視本國平民與普通士兵的生命,在對他國實行焦土政策的前提下,招致德國自己變成焦土。

《明鏡》周刊也配合兩年後的二戰結束60周年,出特集回顧和討論德國160多個城鎮在二戰時期被盟軍炸毀。

這一媒體的動向,很快引起社會各界的反響。德國當年遭到盟軍轟炸最劇烈的東南部城市德雷斯頓、北部的漢堡、中部的魯爾區各大城市,都舉辦了不同議題、不同形式的報告會和展覽,拓展民間對應當歸咎於德國法西斯政策的德國人自己的命運。

雖然媒體和文化界都反覆強調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上層對德國人遭受的轟炸必須承擔最初發動戰爭的責任,但同時,媒體和文化界也強調了盟軍在反擊德國侵略時,不惜以犧牲廣大平民的生命為代價,力圖摧毀納粹政權拼死抵抗的意志的做法。

左翼質疑

正是對這一點,德國左派輿論提出質疑。他們認為:現在德國媒體和公眾的反應,是鑒於德國在迫在眉睫的伊拉克戰爭時,不能不反思自己的道德責任所造成的。

德國左派政府迄今為止堅持了反戰的立場,也是考慮到德國在歷史上,用殘酷戰爭給人類造成過巨大災難。考慮到這個背景,一味強調盟軍對德國法西斯政權軍事行動的殘酷,勢必會抹殺戰爭責任的界限,也會助長不關注恐怖主義給世界造成的威脅,一味強調烏托邦的和平主義傾向。

德國一部分媒體學者指出:本來反戰立場一直是德國左派的特點,但現在左派執掌政府了,同一派別當中的德國知識分子反而對反戰的和平主義提出質疑,這是這場圍繞盟軍轟炸德國造成巨大平民死亡展開的社會討論中的一大奇特景觀。
2007-11-15 10:37 am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苏德战争开始了。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也叫苏联卫国战争。
而除了德国以外,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 部队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对苏联发动袭击。另一个参与进攻苏联的国家是芬兰,由于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的时候侵略芬兰,并割占了芬兰的部分土地,所以芬兰 在1941年6月25日宣布将攻击苏联,以取回其在两年前的冬季战争中所丧失的土地。芬兰在战争初期夺回被苏联割占的土地后就停止了进攻。另外芬军亦参与 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这场被称为“继续战争”的冲突持续到1944年。
在战事的最初几个星期对苏联红军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由于斯大林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时间和进攻方向估计的严重错误,加上许多红军将领在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行动 中丧生或者被流放而严重削弱了苏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苏联对德意志帝国发动的闪电战猝不及防,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战争前苏联著手建立的“东方战 线”被德军坦克一碾而过,进而丧失了大片国土,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首府基辅等大城市相继被德国占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也被包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辅保卫战,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大规模围歼,苏军仅被俘人数就达60万人之多,这一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此战导致苏联西南防线的溃退。
虽然一开始德国人打得极其顺利,但巴巴罗萨计划本身就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其中最严重的缺陷是其后勤补给。苏联广袤的土地意味著如果德军行动过快,后勤补给将无法及时跟上。所以尽管1941年11月初,克里姆林宫已遥遥在望,苏联政府和外国使馆已迁往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古比雪夫(今萨马拉),但11月7日斯大林依然如往年一样在红场进 行十月革命节阅兵,受阅部队刚刚接受完检阅即被投入战场,到1941年12月5日德国人的攻势被遏止时,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已经达到极限,再加上战线后方苏 联游击队的不断破坏,前线部队的进攻已经难以维继,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粉碎。巴巴罗萨计划最初制订时认为苏联红军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崩溃,但真实情况 是苏联部队始终能够组织有效抵抗。这一错误的估计严重影响了德国人的计划。另外,苏联人在撤退时采取了焦土政策,他们坚壁清野,令德国人的后勤问题更为突出。当冬天来临时,大量德国士兵因苏联严寒的冬天和苏联的反攻而死亡。
虽然德军最后不得不因供应短缺与寒冷的冬天而停止进攻计划,但他们还是占领了大片苏联西部领土,而苏联直到1944年末才完全收复失地。
当德军占领了大部分苏联东欧部分的土地后,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悲剧开始了:围攻列宁格勒。当德意志帝国与芬兰的部队分别从南方和北方抵达列宁格勒外围后,希 特勒下令必须“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清除”,命令消灭城内的所有人口。德军开始包围列宁格勒以切断来自外部的援救物资,同时用炮击和空军轰炸。包围持续了 900天,在饥饿、严寒和恐惧的氛围中,大约100万平民死亡--其中80万死于饥饿;但列宁格勒始终没有向纳粹屈服。著名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为此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第七交响曲》(又称《列宁格勒交响曲》)去表现苏联军民在列宁格勒保卫战当中的英勇抗争及为此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后,德军开始准备进一步的进攻行动。进攻高加索地区、伏尔加河地区的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并在进攻过程中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希特勒的犹豫不决、高级将领们对改变计划的不满以及过长的补给线,以及苏军的顽强抵抗,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战成为德国士兵的恶梦。当苏联红军发动反攻时, 20个师的德军(还有2个罗马尼亚师)被切断了退路,德第六集团军被完全围困。随著食品、燃料和弹药的消耗,德军的阵地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一部分德军在 1943年初投降。为了确保前线军官不会投降,希特勒提升第六集团军司令弗雷德里希·保卢斯为陆军元帅(历史上的德国陆军元帅没有一个投降过。保罗斯没有 投降,但也没有“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被苏军俘虏)。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而加载史册,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大约有200万人死亡,其中50万是平民。该战役与中途岛海战同时成为二战最重大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渐渐丧失战场的主动权,但苏联人也因为战争损耗太大而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攻力量。1943年开始,苏军在战场上逐渐转入反攻。1943年夏天,苏德双方的军队集结于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由曼施坦因将军领导下准备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 役。由于苏联方面事先获得了情报,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制订了一个大规模计划。在他们的抵抗之下,德军装甲部队最多只前进了17英里。在该场战役以苏军 的胜利结束后,红军就始终控制著战争的主导权,发动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势(苏联历史上称为十次突击),直到1945年5月2日占领柏林。

收錄日期: 2021-04-13 21:30: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5000051KK003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