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蘿蔔糕是將蘿蔔切絲後混入米漿蒸製成的料理,台語又叫菜頭粿,吃法可以蒸好直接吃,煎到微焦沾醬吃(沾橘醬不錯),或是切成小塊加肉絲、香菜一起煮鹹湯。
在廣東及香港,蘿蔔糕是年糕的一種。通常放入臘腸、臘肉、蝦米等材料製成。
炒蘿蔔糕是南洋的一道庶民料理,將蘿蔔糕切成丁,和菜脯、蒜茸、雞蛋同炒。
【年糕的由來】
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年糕是過年必備的節日食品,據說是從蘇州傳開的。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國都。那時諸侯稱霸,戰火連年。吳國為防敵國進襲,吳王闔閭命伍子胥修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建成後吳王大喜,稱為「闔閭之城」,大宴眾將群臣慶功。
這天,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裡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
沒過多久,國王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饞言,賜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這時那位隨從記起伍子胥從前的囑咐,便急忙召集鄰里一起來到相門外掘地取糧,當挖到城牆下三尺深時,才發現城磚是用糯米粉做的。頓時人們激動萬分,朝著城牆下跪,拜謝伍子胥。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粉做「城磚」,(就是年糕樣子的由來)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稱作年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