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流光溢彩──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欣賞指數:
最好備有望遠鏡與照相機,照相機若有長鏡頭可方便取景。塔內且有豪華客房租住,數量不多,需要預訂,收費頗貴。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
浦東新區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如今已成為旅遊熱點,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以及列為上海新的十大景觀之一。
這個塔是九四年十月一日才完工開放的新興建築,原是作為電視發射台。塔高四百六十八米,與隔江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交相輝映,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第一在多倫多,第二在莫斯科),除了讓大家飽覽上海的壯觀景色,又以其大小不等、錯落有致的十一個球形體,形成獨特的建築風格,與相鄰的國際會議中心一對巨大的球體遙相呼應,頗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位於東方明珠旁,臨濱江大道和黃浦江上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在一九九九年被美國《財富雜誌》首選為全球五百大企業財富論壇的舉辦地。二00一年這中心更是APEC會議的舉辦場地。
回頭說東方明珠塔,這是由華東設計學院設計,上海建築公司建造,一共投資了一億六千萬人民幣。但見三根直徑為九米的立柱、塔座、上下球體及太空艙等組成。塔座本身供大廳以及商場使用。下球體的直徑約五十米,其中一層作為觀光走廊,高九十八米,其餘各層備有各種娛樂設施。
上球體直徑為四十五米,其中作為觀光走廊的樓層高度約為二百六十三米,是鳥瞰上海全市的最佳場景。上球體中尚有一旋轉餐廳,以及卡拉OK包廂。另外,太空艙位於三百五十米高的地方,內有高級觀光層以及會議室,主要是用於接待各國元首和貴賓。
最簡單的觀賞方式,便是在空中旋轉餐廳,一邊品嚐美味佳餚或喝咖啡,一邊飽覽都市風情。又或者可以前往塔旁江邊的東方明珠遊船碼頭,乘坐東方明珠浦江觀光遊覽船,沿江暢遊。當華燈初上,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便顯現繽紛色彩,不論塔上俯瞰或塔下仰望,都是流光溢彩。
城市山林
欣賞指數:
位於上海市南城隍廟旁,屬於老上海城區,當地人叫豫園為「城隍廟」。廟內有販售老城隍廟工藝品商品,且有各式特色小吃,熱鬧非凡。
豫園由上海園藝名家張南陽設計,有四百年歷史。
豫園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這座園林建築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為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人花園,原是為了「愉悅雙親」而建,後來因「豫、「愉」古義相通,故名「豫園」。豫園前後歷經十年才建成,建築精緻,佔地廣大。
城隍廟位於豫園南側,即豫園的內園。這裡原來是祭祀漢朝將軍霍光的祠堂,一直到明朝才改城隍廟,專祀城隍。
豫園這座園林,表面上看,遠遜於蘇州的園林,但仔細觀看,可以發現有其獨特之處。
也許一般人注意到的,只是園中的一塊異石「玉玲瓏」。但論石之婀娜多姿,所具「縐、瘦、透」之美,「玉玲瓏」遠不及蘇州留園之冠雲峰。只是蘇州園林,不脫明、清風格,而上海豫園,雖興建於明代,仍保留有若干元代的特色。這可首先見於豫園四周起伏如波浪式的白圍牆,牆端製成龍形,蜿蜒其上,龍身以瓦片綴成鱗狀。園內幾幅龍牆的造型各有不同,氣勢不凡。
原為九曲橋在改為鋼筋混凝土後,變成十八曲。
進園迎面就是三穗堂,抬頭仰望,是「城市山林」四字匾額,形象地描述了豫園在鬧市的環境。三穗堂是清代建築,原名「樂壽堂」,是主人接待賓客之處。堂內置有豫園全景圖和簡介。由上海園藝名家張南陽設計。
循遊廊前行十數步,有一對元代石獅,再進入花牆門內,但見仰山堂大假山景區內的大假山,是豫園「鎮園之寶」,也是張南陽的傑作,有「江南假山之冠」的美名。假山結構奇譎,重巒疊嶂,又有幽壑澗溪,配以老樹蒼翠,活像一幅元人山水畫。以黃公望為首的元人山水畫,本來就擅畫樹石峰巒,幽澗石徑,這個特色重現於豫園。
此外豫園還有一段歷史故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內園,園內山石池沼,大廳堂室,亭軒樓台,一應俱全,名為「點春堂」,典出於蘇東坡詩句的「翠點春妍」。又因為「點春堂」的對面是座大戲台,因此這裡的「點春」意思,暗喻點看喜歡的戲曲和演員。但據說太平天國的小刀會,曾在豫園起義,指揮所就在「點春堂」。小刀會分子結果在點春堂彈絕而犧牲,鮮血斑斑,大失蘇詞「翠點春妍」的美好意境了。
至於豫園外的湖心亭、荷花池和九獅亭等,原是豫園有名的景點,如今已改建為餐廳、茶坊。而且九曲橋改為鋼筋混凝土後,雖然變成十八曲,但古味全失。即使坐在湖心亭喝茶,觸目所見也都是遊客,已無閒情逸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