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i,又是時候本人出來吹水老作啦!對於此題本來不想答,因為近期忙於進修,答不了那麼多。不過見Chris出來吹水,一時技癢又來補充一吓!且聽本人老作啦!
其實在知識+中見許多人的對二戰德國軍力的論調,膠論多的是,最常就是認為德軍軍力龐大,武器精良,又加上許多名將,就所向無敵,其實這些都是廢話。歐戰爆發前,英國及法國都是當時的列強國家,法國擁有全歐洲最龐大的陸軍,而且還在戰前建了條號稱攻不破的「馬其諾防線」,法國亦擁有當時最多的戰車數量,而且法軍亦開始裝備一種名為巴塔耶B1型的戰車,這種戰車雖然笨,但卻已換裝47毫米的火砲,比起德軍的1號戰車只有機槍的火力,就根本是壓倒性的天與地之比,不信可以到維基這個爛知識網中看看,時間關係,貼張相來玩玩: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e/B1bis_saumur16.jpg
所以論武器性能、軍事實力與備戰性情況,法軍就是一時無倆,但戰果卻是大熱倒灶,法軍大敗,連一個月都頂不到就全軍覆沒,就可見武器先進與否,與戰果根本毫無關係,所以那些只是懂比較那些武器先進那些落後的人,根本就是個軍事白痴,不值一顧!
其實歷來戰爭,以弱勝強的例子多不勝數,例如幾次的中東戰爭,以色列的軍隊數量只是埃及的十分一,武器更是二戰遺物,卻可以把亞拉伯聯軍打個落花流水。所以戰勝之道,就不在乎武器的多少與先進與否,軍隊人數的多少,而在於策略的運用。歐戰時德軍橫掃法國,在於策略與運氣,這方面就要細細道來啦!
歐戰爆發前,德國攻法國的策略,是沿用一次大戰時德軍進攻的計劃,即是由比利時打入法國,這種計劃雖已失敗了一次,不過德國國防軍要報一次大敗之仇,一雪前恥,就要將此計劃由失敗打至成功,正以俗語有云:「在那兒跌倒,就在那兒爬起來」,才能洗去恥辱。而且法國的馬其諾防線並不包括比利時和荷蘭,所以繞過馬其諾防線打入法國,理論上也是合理。不過其實法軍早就知道德軍的進攻計劃,因為德軍參謀部內也有反納粹人士,早將德軍作戰計劃全部秘密送到英法聯軍手上,所以當德軍入侵捷克,英法對德宣戰時,法軍就將主力部署在比利時及荷蘭邊境,以圖阻截德軍。而德國當然不知道其軍事計劃已為法軍知悉,就一直按計劃部署對法戰事,(注意的是歐戰在1939年9月開打,只是宣戰,因為德軍佔了捷克後,要時間重整部隊及鞏固捷克的防務,所以要到1940年德軍才正式向法軍開火前)。到德軍開始打法國時,就發生了一件陰差陽錯的事,那就是德軍參謀部派出的傳令軍官,其中一人因升飛機到前線下達作戰命令,途中迷航失縱,因為傳令官帶同整份作戰計劃失蹤,事情就可大可少了!當時德國參謀部判定那名軍官在前線被俘,作戰計劃暴光,就無奇襲可言,於是參謀部就改變計劃,改由比利時與法國接壤的「阿頓」森林打入法境。阿頓森林是個山區森林,沒有正式的道路,法國當局認為德軍不會由止越境,特別是那些笨將軍認為戰車並不能穿過無路崎嶇不平的森林區,所以就沒在那兒部署守備,結果這個誤會,就讓德軍不費一兵一卒直入法國境內,當德軍在法軍意想不到的戰線出現時,法軍陣腳大亂,這樣胡塗的敗仗就真夠瞧啦!
從上述戰鬥過程可看到,戰爭勝敗除了謀略外,運氣也是重要的。當年德軍就是因為戰車裝備落後,才奇襲成功。因為阿頓森林是個鬼地方,茂密的樹林確不是戰車可以通過的,不過不要忘記德軍裝備的是輕型的1號戰車!1號戰車車身細就過得了樹林啦!所以若當年德軍主力是較先進及大型的3號或4號戰車,就自然穿不過阿頓森林,戰果就要改寫啦!所以歐戰德軍就不是單靠運氣好,而是懂得運用本身裝備戰車的特點,有時劣裝備就不一定打不了仗,問題是懂不懂得利用本身的特點。每種武器都有其優點及缺點,例如重型戰車優點在於火力強裝甲厚,但卻不靈活;輕戰車予人火力裝甲薄弱的感覺,但卻勝在靈活,兩者比較,又那一種先進?其實這都是笨想法,因為兩者本質不同,如何比較?你能比較跳高與賽跑兩者那種利厲害嗎?所以比較武器先進與否,根本就是笨驢!
當然,德軍的軍事體制也是一個極需留意的。試想當年大戰在即,德軍參謀部可以短時間改變計劃,讓數十萬大軍就可以一夜之間暗渡陳倉,沒有完善的指揮及調動架構,就想也不要想啦!陣腳大亂就知死啦!所以當年德軍先進者,就不是武器裝備,而是人材。德國參謀部能保留不少優秀的參謀人材,他們精於編制作戰計,由行軍與宿營、補給到分配作戰任務都井井有條,德軍才能進退有據。試想幾天功夫就可以調動數十萬大軍,你試試要通知幾十萬人改行程,看看如何辦到,幾十人就得!而且德軍以裝甲部隊為主,而不是步兵,步兵有腳就行,加些騾馬更好,不過戰車笨重,沒汽油零件炮彈補充就只是廢物!所以德國國防軍的參謀人材,才是德軍的靈魂、戰勝的資本。而這些人材的培訓及保留,就有賴一戰後的輸出軍事顧問計劃,才能使德軍在一戰後解除武裝後,能迅速重建的主要原因。當然這些輸出軍事顧問,其中就少不了中德軍事合作計劃啦!此仍後話,不寫了。
此外,德軍當年組織裝甲部隊,也有許多軍官在戰車指揮上下過苦功。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德軍自組建裝甲部隊以來,就已放棄以戰車支援步兵的打法,這是裝甲戰術的重點所在。德軍一直將戰車集中來運用,而不會分割來支援步兵前進,這是德國編組裝甲師的原因。而1937年的上海戰役就証明這種理論是錯不了。中國軍隊因為將戰車用作支援步兵的武器,結果全軍覆沒!不過法軍將領就沒有這種試驗機會,所以法國雖然擁有更多戰車,卻一直只有兩個裝甲師,而更多的戰車卻被分配到步兵師裡,到戰事吃緊時,法軍將領才明白將戰車集中運用的必須性,但已是夕陽遲暮,悔不當初啦!而更重要的是,德軍當時的作戰方式,就很能發揮本身戰車的特性。當年德國的裝甲師,就一定是步、戰、炮協同作戰。即是德軍以戰車為主力,集中運用作為攻堅主力,突破戰線後就以步兵作密接支援,掃蕩可能對戰事構成威脅的敵方離散步兵。而當德軍進攻的戰車群遇到敵方的戰車時,就不論對方數量多少,進攻群一律後退,由跟隨的反戰車炮部隊來消滅敵方戰車!因為開戰初期德軍戰車只裝備機槍,沒有火炮就沒有擊毀對方戰車的能力,所以當年德軍的裝甲戰術,是沒有以戰車來打戰車的打法,德軍是到裝備了3號戰車,才有戰車對戰的打法!這就是德軍指揮們明白自身的優點和限制,懂得用自己的優點來打擊敵方弱點的策略,而避免自己的弱點暴露在敵人優勢的主導思想下,而產生的作戰方式。而這種方式,就是歐戰初年德軍的打法!而不是用甚麼先進武器!
所以兵法謀略,就不是背了甚麼兵法策論就可以打勝仗!用兵之道,以強制弱!不過客觀環境,戰場瞬息萬變,任何武器部隊只要懂得運用,配合環境都可以成為強勢。不過懂得這個思想的又有幾人?!
2007-11-22 22:30:50 補充:
Thank to j_hungary,You posted the picture of Panzer I that I can't find in internat. I really like Panzer I as she had served in Chinese army at the beginning of Sino-Japanese war. Though she did little in the war but she presented the sign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ilitary force.
2007-11-22 22:31:21 補充:
And your point of Jews’ treasure w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rise of Nazi military force, that is real enlightened idea for me, too. Thank you and your effort is great.
2007-11-22 22:37:59 補充:
回steventtw20 兄歐前開始時德軍改變侵法計劃,其實有幾個說法,有說德國參謀本部早有此意,亦有說希特勒早不想沿用一戰計劃,眾說紛紜,不過姑妄聽之,而事實是德軍因失去計劃而認定計畫外涉,所以改道而戰,而背後的因由,或者各自各演釋算吧,反正結果都是改道而行,德軍因禍得福,輕取法軍,這是德軍的運氣。不過單靠運氣是不能長久的,有運氣也要懂得掌握,不然運氣流走就只是個呆瓜!而德軍在這危急關頭,也能從容變陣,就可見德軍參謀人員的功力,以及前線指揮官的本領!這方面德軍一直是卓越的,就不是當世列強將官所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