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數民族的樂器(要圖).....其他關於小數民族的東西也可以..唔該..

2007-11-14 2:56 am
小數民族的樂器(要圖).....其他關於小數民族的東西也可以..唔該
最緊要給我藏族的東西...有其他最好..有多少給多少...再次說唔該...

回答 (1)

2007-11-24 2:59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MusicOffice/MusicTool/chinese/erhu/erhu.jpg

二胡現為主要的拉絃樂器之一,它的弓是放於兩條弦線之間,其共鳴箱上蒙有蛇皮。因它具有明亮、圓潤與柔和的音色及豐富多樣的演奏技巧,故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獨奏及伴奏樂器。

圖片參考: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MusicOffice/MusicTool/chinese/zheng/zheng.jpg

古箏早於戰國時已流行(公元前475-221年),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的箏是古代遊牧民族所製造的一種小形竹製樂器,後來流行於秦國(公元前255-206年),即所謂「秦箏」。

古箏在古代為伴唱民歌或獨奏之用,在唐宋時亦於樂隊中使用,著名獨奏作品有「廣陵散」等。古箏因用弦不同(絲弦或金屬弦),故有純樸、典雅,和清脆、明決之分。

圖片參考: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MusicOffice/MusicTool/chinese/pipa/pipa.jpg

琵琶已於公元前三世紀出現,是中國彈撥樂器的其中一種,有四條弦線。其梨形的共鳴箱上的廿六品及樂器上端的六個相都是音位。由於琵琶的表現力豐富,它常擔任獨奏及伴奏。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眾多名曲都是以琵琶獨奏,例如「十面埋伏」等。

圖片參考: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MusicOffice/MusicTool/chinese/dizi/dizi.jpg

笛子是中國民間的竹類樂器之一。古代稱為「橫吹」後又稱「橫笛」,明朱載堉的「律呂精義」中亦有有關的記載。相傳為漢武帝時(公元前187-140年)張騫出使西域後,才開始將笛傳到當時的首都長安(即現時的西安)。相傳笛子本來是振奮士氣用的,宋朝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其音色清脆高吭,透明而圓潤動聽。

圖片參考: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MusicOffice/MusicTool/chinese/xiao/xiao.jpg

洞簫和笛子一樣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源於漢代的西羌,叫做羌笛。唐、宋朝間,人們漸把豎吹的古笛叫"簫"。

相傳最初的洞簫上有三孔或四孔。古代的洞簫用十六根或二十四根長短不同的竹管,管的上端開有吹孔,每根竹管只能發出一個音,把它們編排起來後便插入一具木製的鳥翼型座子上,這樂器現稱為「排簫」。洞簫使用的範圍很廣,除獨奏外,在合奏和歌唱伴奏中也經常使用。其音色幽靜柔和,適宜演奏抒情的樂曲。

圖片參考: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MusicOffice/MusicTool/chinese/sheng/sheng.jpg

古時大笙稱"竽",小笙稱"和",公元前十五世紀殷代甲骨文上已有關於"和"的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的詩習(詩經)中也常提到這種樂器。史記有「女媧氏製笙簧」,由此推算笙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傳統的笙一般為十三簧或十四簧,經過改革後有廿一、廿四、廿六及三十二簧等。周朝以來,其簧數介乎十三至十九之間。周代的笙之竹管特長,管多的笙叫做"竽",北笙有十七簧,南笙(又稱蘇笙)有十三簧,其音色清幽而明亮,能吹奏和音與簡單複調,表現力很強,受到廣大聽眾歡迎。

參考資料:
http://www.lcsd.gov. hk/CE/CulturalServic e/MusicOffice/MusicT ool/chi_chi_main.htm l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29: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3000051KK026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