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正確是「鉢仔糕」或「缽仔糕」。
「鉢」是梵語譯文借字,指僧人的一種食器,在梵文傳入中土之前,則寫作「盋」(篆體)。
今天「缽」「鉢」都有人用,所指的是同一類盛器,大概有人以物料分工字義,瓦製的用「缽」,金屬製的用「鉢」,如一些地方菜色,傳統用瓦器烹調,如缽缽雞、缽仔飯等。但古時字書多以「鉢」為正體,包括《康熙字典》,見:
http://140.111.1.40/yitia/sa/sa03198.htm
http://www.kangxizidian.com/kangxi/1302.gif
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辭典》選擇了「缽」,中大的《粵語審音配詞字庫》不收「鉢」,似乎電腦用字傾向用「缽」,基本上從歷史方面看「缽」「鉢」實用一詞。砵字古今都是一個僻字,今作為Porto的譯名借字,或是作地名用字,但其本義就是與盛器無關。
《異體字字典》有以下解釋:
砵
一種葡萄酒。原產於葡萄牙北部斗羅區,一般為紅酒,味甘性醇,因在波多城(Porto)陳釀裝瓶,故稱為「砵酒」。
缽
梵語ptra音譯的省稱。出家人盛飯食的器具。晉書.卷六十五.佛圖澄傳:「澄即取缽盛水,燒香咒之。」
泛稱可盛酒、裝東西或洗滌東西的圓形金屬或陶瓷用具。如:「酒缽」、「飯缽」。
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
砵
見「砵酒」條。
缽子
盛酒或裝東西的圓形容器。如:「缽子可用來盛飯食﹑茶水,功用不少。」
一個字的對錯、正俗,應從現在的通行性、歷史基礎、文字演變原則三方面去平衡。樓主的SCHOOL選擇了傳統用字「鉢」,是正確的。如是砵仔糕,而「砵」從不解作盛器,不過是與盛器名同音罷了,那就失去了缽/鉢仔糕的原意。
參考資料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http://140.111.1.40/yitia/sa/sa03198.htm
http://www.kangxizidian.com/kangxi/1302.gif
2007-11-14 11:41:13 補充:
第四段打錯字,應是:「缽」「鉢」實"同"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