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的成因,影響和解決方法, thx~

2007-11-13 10:08 pm
空氣污染的成因,影響和解決方法, thx~
更新1:

請盡快!

回答 (2)

2007-11-13 10:28 pm
✔ 最佳答案
大氣中會吸收紅外線的氣體有臭氧、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水蒸汽的份量最大,是吸收紅外線的要角。臭氧的份量太少,最不重要。二氧化碳則因人類大量燃燒石化燃料、熱帶雨林的被大量砍筏、車輛排放的廢氣,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漸增加,提升其重要性。這個趨勢說明了由於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地球表面溫度有日漸上升的可能。

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空氣污染與呼吸系統疾病有密切關係,例如 :慢性支氣管炎 ﹑哮喘和肺氣腫 ﹑眼部刺激症和一般的呼吸困難。 海外許多研究發現 ,懸浮粒子水平和死亡率增加之間關係密切 。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 ,居住在塵埃污染城市的居民要比生活在空氣清潔的城市的居民的過早死亡率高出 15-17% 。即使在塵埃污染較低的城市,心肺疾病的死亡率也高達 37%。在旺角 ﹐懸浮粒子的水平比美國研究中涉及到的污染最嚴重的城市的懸浮粒子水平還高出兩倍 。

基於香港懸浮粒子的普遍水平,地球之友估計,由於過度的空氣污染, 每年將有 2000人不必要就死亡。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空氣污染水平的增加與兒童患哮喘入院率之間有密關係。

對植物的傷害:
植物受空氣污染的傷害以葉子最為嚴重,因為葉子擔負著光合與呼吸兩大作用,與空氣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受空氣污染物的影響最大。二氧化碳是經由底面表面層的氣孔,進入葉子內部而進行光合作用。當氣孔打開時,氣體汙染物就跟著空氣進出,危害葉子內部。

對大眾而言,空氣污染最顥而易見的影響是傷害了人體的康,污染了生存環境,其次是對植物造成傷害。每年因空氣污染為害農作物而產生的糾紛不勝枚舉。

對動物的傷害:

牲畜和家禽通常畜養在空氣品質較佳的鄉間,受空氣汙染的傷害反較生活於都市或工業區的人們為小。北美地區有無數的牲畜受到氟化物和砷的毒害,原因是飼料中滲有各種氟化物,或經由工廠排放的氟化物吸附於牧草上,當家畜食用了這些含有氟化物的飼料、牧草之後,骨頭和牙齒會發生異常性的鈣化,稱為氟中毒,造成牲畜的瘦弱和跛足現象。砷中毒的情形較氟化物少,產生的原因是由煉製廠附近的汙染氣體所引起。

空氣污染的成因

人口增長

人口不斷增長,對能源的需求亦不斷增加。此外,隨著人們對道路運輸的需求增加,車輛掛排出的廢氣量亦越來越大。



車輛廢氣




在地少、車多、道路和民居相距又近的情況下,車輛廢氣成為市區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汽車噴出的廢氣包括二氧化硫、氧化氮,一氧化碳、鉛、懸浮粒子等,所有污染物都對人體的呼吸系統有害,而鉛更會影響兒童智力發展。





(從上圖可見空氣污染的來源主要為車輛廢氣)

樓宇密度




由於道路兩旁的高樓大廈林立(如:住宅樓宇或商業大樓),樓宇之間的密度狹窄阻擋著風吹散污染物。當車輛排放廢氣時,污染物被困在樓宇間,引致空氣污染問題加劇。

空氣污染的形成過程

當車輛排放出大量污染物,又遇上溫度逆增的情況,污染物更難以擴散,在陽光的刺激下形成有害的光化煙霧( Photochemical smog ) ,輕則影響呼吸系統,嚴重的會致命。大城市的空氣質素都很差,有些更是煙霧瀰漫。遇上特定的天氣,往往會造成災害,如美國的洛杉磯,被稱為「煙霧之都」。車輛排放廢氣的問題嚴重,每年光化煙霧所引致的交通意外的害亡數字更大得驚人。1952年,倫敦更出現一股持續了四天的煙霧,造成4000人死亡。
2007-11-13 10:15 pm
空氣污染的由來
空氣污染的源頭的主要來源是由工業,汽車,家居及山火所造成的。而空氣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及光化氧化劑,總懸浮粒子及可吸入懸浮粒子。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硫是無色、容易產生作用的氣體,在低濃度時是無臭,但在極高濃度時卻有刺激性酸味。主要形成過程,是在燃燒礦物燃料和處理含硫礦物時生成。二氧化硫的主要來源是燃燒礦物燃料的發電廠及工業渦爐。另一個來源是汽車排放廢氣。

氮氧化物(NOx)
所有含氮的氧化物的化學物質通稱為氮氧化物(NOx)。當燃燒序以高溫進行時,例如發電廠及汽車引擎操作時,這等氣體便會形成,排放入大氣中。

一氧化氮 (NO)
一氧化氮是燃燒過程中所生的主要的NOx,也可轉化為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 (NO2)
二氧化氮是一種腐蝕性高和氧化能力強的淺啡色氣體,濃度高時會含刺激性酸味。二氧化氮可和活躍的有機化學物質如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下生成臭氧。因此二氧化氮是市區霞氣或光化學霧的主要成分

一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嗅、無味的氣體,是在不完全燃燒碳的情況下產生的副產品。工業程序也會增加一氧化碳污染濃度,但在大部分的市區,例如在香港,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則是汽車。

臭氧及光化學氧化劑
臭氧並非由市區或工業區某些特別工序所直接導致排放於大空中,因此只能視為一種次生污染物。臭氧及其他光化學氧化劑(例如過氧基硝酸鹽類及甲醛),是由太陽的紫外光與氮氧化物產生作用(稱為光解作用)而形成。它的生成和濃度與初生污染物及紫外線有直接關係。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存在時,會產生高濃度的臭氧。

臭氧和太陽輻射
臭氧主要由紫外光作用生成,因此可想而知當白天有強烈太陽輻射,而其他氣象條件(例如低風速,空氣污染物向上移動受到限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時,便會形成高濃度的臭氧。這種臭氧的形成與太陽輻射的關係可以透過1994年7月10日葵涌的臭氧水平來展示。下圖可見一斑。

--------------------------------------------------------------------------------------------------------------------------------

大氣圈的成分會因自然狀況和人類活動而不時改變。如果大氣圈內的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氣體或塵埃增加,空氣便會渾濁,質素也會下降。當這些廢氣超過了某一水平時,便會危害生物的健康和活動,我們稱這種情況為空氣污染。
近年來,本港的空氣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空氣中可吸入的懸浮粒子含量不斷上升當中。其中,以及食肆的油煙都是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空氣污染不但使空氣污濁,更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增加市民患上心藏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機會。

空氣污染怎樣影響人類
我們稱導致環境質素變壞的物質為污染物,它們對生物有害的。受污染的空氣會影響植物和動物的生長,也會破壞建築物,影響我們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例如:塵埃能見度低,導致交通意外;當我們吸入渾濁空氣時,會打噴嚏和咳嗽。因此,空氣污染必定改善。
--------------------------------------------------------------------------------------------------------------------------------
政府為改善空氣質素所作出的努力與貢獻

近年公眾對空氣污染問題日益關注,令環保署面對的壓力倍增。但適當的壓力是進步的原動力。空氣污染是市民看得見的問題,從傳媒報導及公眾致函報章的信件可見,所以愈來愈多市民對空氣質素表示不滿。

有見及此,政府已在1999年撥出14億元,透過減低車輛排廢致力解決空氣污染問題。措施推出後,路邊空氣質素持續改善。與此同時,粵港政府亦在2002年達成協議,訂立了多個減低跨境區域性空氣污染的目標。

環保署監督的工作

環境保護署在1995設立空氣污染指數,目的是為了提高市民對空氣污染的認識及能迅速地向市民提供空氣質素的資料。環保署共設有的14個固定監測站監察空氣質素。如果環保署沒有為我們設立這個空氣污染指數,香港市民的健康便缺乏保障了。

自政府全面推行車輛排廢管制計劃後,路邊監測站錄得的可吸入懸浮粒子水平比1999年下降19%,氮氧化物則下降16%。這些數字顯示政府致力控制柴油車輛的排廢取得了理想成效。

至於一般空氣監測站錄得污染物水平的減幅,則較路邊為小,這是由於區域空氣污染對一般空氣質素有較重要的影響。自1999年至今兩種與柴油車輛排廢有關的污染物,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及氮氧化物,環境空氣的濃度分別減少10%及1%。


其他空氣質素事項

我們已就油站氣體回收控制,是否應擴大至汽車加油的部分諮詢各方。目前有關規定只管制油站地下油缸經運油車卸油時所產生的排放,我們正籌備在2003年推出新條例,以減低車輛在油站加油時所產生的排放。環保署亦將在2003年推行一項自願參與的「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計劃目標是確認良好的室內空氣質素管理,同時鼓勵處所業主和管理公司達到最佳的室內空氣質素。

空調公共運輸設施的空氣質素管理守則目前正進行最後修訂,這套守則將在2003年分發予各公共交通工具營運商。

為響應《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的決定,香港會制訂管理含氯氟烴(CFC)及其他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策略,致力為保護地球臭氧層出一分力。環保署曾諮詢受影響各方,回應頗為積極,我們現正考慮在2005年前與其他先進國家同步推行一項計劃,禁止進口含氯氟烴(CFC)的產品,如雪櫃、汽車及計量吸入器。

改善空氣污染惡化的問題,最佳的方法當然是減少排放廢氣到大氣中,而治本的方法就是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舒媛溫室效應及全球暖化的問題。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改善路邊空氣污染和區域性的煙霧問題。主要的策略是:

在本港實施多項措施,以管制車輛、發電廠及工商作業程序排放的空氣污染物。
與廣東省政府部門合作,落實聯合計劃以解決區域性的煙霧問題。
減少車輛廢氣
香港路邊空氣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氮氧化物含量偏高,主要是由車輛排放的污染物所致,其中柴油車輛排放的廢氣,更是這些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於2000年推行了一項全面的車輛廢氣管制計劃,目標是在2005年年底時,將車輛的粒子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減低80%及30%。管制計劃的主要措施包括:

採用嚴格的車用燃料及車輛廢氣排放標準
在可行的情況下,以低污染車種取代柴油車輛
為現有的舊型柴油車輛裝設廢氣消減裝置,藉此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強檢驗車輛廢氣及檢控噴黑煙的車輛
推廣妥善的車輛維修和環保的駕駛習慣


政府已引進較環保的石油氣的士,以取代柴油的士

近年推行的車輛廢氣管制措施,令黑煙車輛的數目大幅下降。

減少工業及發電廠排放的污染物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及其附屬規例對各類空氣污染源作出規管,當中包括發電廠、工商業工序、建築工程、露天焚燒、含石棉物料、油站、乾洗機等。

政府在1990年立例規限工業燃料的含硫量,這項措施已即時令香港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大幅降至甚低水平。

政府透過發牌制度,對發電廠的空氣污染物排放作出嚴格的限制。因此,雖然過去多年本港的電力需求不斷增加,但發電廠的污染物排放量卻大幅減少。

解決區域性的空氣污染問題
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車輛、工廠和發電廠是華南地區空氣污染和煙霧的主要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和廣東省政府現正致力推行聯合計劃,以減少區內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目標是盡快遏止區內空氣污染惡化的趨勢,長遠令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整體空氣質素達致理想的水平。

盡量騎乘自行車取代機車
使用環保電池
減少使用含氣溶膠的產品如噴髮劑。
候車時關掉引擎,減少汽車廢氣。
避免使用含氟氯碳化物的產品。
替汽車安裝催化轉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把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及二氧化氮轉化為水、二氧化碳和氮氣。
使用無鉛汽油和超低含硫量柴油,避免鉛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的產生。
盡量使用公共運輸工具。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15: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3000051KK013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