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原文:
聖人誨人,曰好古,曰好學。今動以講學為迂闊,且以為宋人之惡習,不知聖人已以學之不講為憂,則講學豈足為世病?今世之通患,在士大夫不說學,而其害遂中於人心,國本殊堪隱憂。
憶余掌南浦講席,邑中士大夫尚講究讀書,院中諸生,日以詩文相質證。今相隔三十年,風俗日偷,而可與言者日鮮也。癸卯夏間,蘇廷尉過浦,寓居城外數日,嘗語余曰:「余日夕往返不下六七次,而從無一入耳之書聲,何也?」余告以浦人近不務讀書,同與浩歎。因憶司馬溫公過餘慶寺,寺中父老請曰:「先生學碩官高,名被遐邇,常與諸生講書,村老惜不及聽,今幸相遇,願得聞其略。」公即取《孝經》講之。既已,復前曰:「自《天子章》以下各有《毛詩》二句,此獨無,何也?」公默然謝曰:「生平慮不及此,當思所以奉答。」父老出,語人曰:「吾今日難倒溫公矣,不知公後日果何以答也。」似此佳話,今日不但無此人,亦無此事矣。
白話文:
聖賢教導人們的時候,叫人要喜歡以前的事物(這裡應指先賢的道理),又叫人要喜歡學習。現在每每把講學視為迂腐,又以為它是宋朝人的惡習,殊不知聖賢已經很擔心人們只學不講,那麼講學又怎會對社會帶來壞影響呢?現今社會普遍的問題,是知識份子不再講學,而它的壞影響已經深入人心,連國家的根基也值得憂慮了。
記得我在南浦教書的時候,城中的知識份子還喜歡講學和研究書籍,書院中的學生,每天都互相討論詩文。現在過了三十年,書院的風氣日漸苟且敷衍,可以和他討論詩文的人也很少了。癸卯年的夏天,蘇廷尉經過浦地方,在城外暫住數日,曾經對我說:「我早晚出入城中不少於六七次,但從沒有聽到讀書聲,為甚麼呢?」我便告訴他浦地方的人近來不喜歡讀書,我們都一起歎息。記得以前司馬光經過餘慶寺的時候,寺裡面的長者請他講學,說:「先生學問淵博,官職又高,名聲遍及天下,時常對知識份子講解詩書,可惜我們沒有聽過,今天有幸和你相遇,希望你可以略略對我們講一講。」司馬光便拿出《孝經》來講。講完之後,長者向前對他說:「《孝經》中自『天子章』一篇之後,每篇都有引兩句《毛詩》中的句子,惟獨『天子章』沒有,為甚麼呢?」司馬光沉默了一下,慚愧地說:「我沒有考慮到這裡,請讓我想清楚之後才回答你。」長者離開後,對人說:「我今天難倒司馬先生了,不知先生之後會怎樣回答呢!」好像這樣的佳話,現在不但沒有這樣的人,也沒有這樣的事了。
後記:
一、我在 知識+ 和網上搜尋原文時,發現有人把「司馬溫公」譯成「司馬溫先生」,這是不對的。「司馬溫公」是司馬光,司馬光死後被賜贈「溫國公」,故後世稱他為「司馬溫公」。
二、「浦」是甚麼地方,我沒有考查,只是沿用「浦」字。
三、《毛詩》即現存的《詩經》,因《毛詩》一名亦很常見,故用之。
另外,好奇一問,為何你要不斷翻譯歷屆文言文題目?如果你是學生,為何不請教學校的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