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期,為什麼會有咁多人去響應紅衛兵?

2007-11-13 6:57 am
文革時期,為什麼會有咁多人去響應紅衛兵?
有咩因素推動他們上山下鄉?

回答 (1)

2007-11-15 7:51 am
✔ 最佳答案
文革時期,為什麼會有咁多人去響應紅衛兵?
因為文革時期,紅衛兵是當時得令的學生組織,是「毛主席的紅色衛兵」。 當時毛澤東為了表示支持紅衛兵造反去對付他的政敵,先後8次在北京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毛澤東亦被譽為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所以他支持的紅衛兵所作所為必然正確,這就是為什麼有咁多人去響應紅衛兵的原因,響應紅衛兵也是響應毛主席。


有咩因素推動他們上山下鄉?
上山下鄉並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從50年代便被倡導,至60年代而展開。可以追溯到 1955年。當年,河南省郟縣有一批中學生回鄉參加農業合作化運動,毛澤東為此寫道:「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當年還有六十名北京青年組成了青年志願墾荒隊,遠赴黑龍江省去墾荒。
但真正有組織、大規模地把大批城鎮青年送到農村去,則是在文革後期,毛澤東決定給紅衛兵運動剎車的時候。1968年,紅衛兵運動已經持續兩年多,儘管毛澤東等領導人已經一再呼籲「複課鬧革命」,震蕩和混亂仍然無法制止。到1968年暑期、大學仍不招生,工廠仍不招工,六六、六七、六八3屆高中畢業生共400多萬人呆在城裡無事可做,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文章引述了毛澤東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開展了全國範圍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1968年當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屆學生,後來被稱為「老三屆」),幾乎全部前往農村。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這是人類現代歷史上罕見的從城市到鄉村的人口大遷移。
詳見﹕
http://bk.baidu.com/view/24902.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5%B1%B1%E4%B8%8B%E4%B9%A1&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15 01:24: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2000051KK045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