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長城如如

2007-11-13 5:37 am
介紹長城
長城政策的利幣

回答 (2)

2007-11-13 5:47 am
✔ 最佳答案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建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

現今的萬里長城是宇航員登陸月球時可以放眼望見的地球上建築物,它始建於戰國時代,後經歷代王朝陸續修築,現存的長城為明朝所修。由渤海之山海關伸展到甘肅省之嘉峪關,全長6700公里。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

秦漢的長城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將燕、趙、秦三國舊有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一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軍事防線。漢初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以緩和匈奴的南侵。及至漢武帝即位,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征討匈奴,另一方面派張騫出使西域,開展了中國與西域諸國的外交關係,並打通絲綢之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魏晉南北的長城

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遊牧民族,先後建立了十六國。這些遊放民族越過長城,向中原農業區遷徙,日漸受漢文化影響。其中拓跋鮮卑族從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向西南遷移,建立北魏政權。孝文帝即位後,更遷都洛陽,大力推行漢化。北魏為了防範柔然、契丹等族,也曾修繕漢代的長城,並築起兩道新長城。

隋唐長城

581年,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改國號為隋。為防禦北方突厥、契丹、吐谷渾等族的入侵,先後七次修築長城。

  一為汾陽長城。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修建,在今山西汾陽呂梁山上,可能是對北齊黃櫨嶺長城的修繕。二是臨榆長城。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修建,在今河北撫寧榆關鎮,可能是對北齊東北部至海長城的修繕。三是靈武長城。開皇五年(585年)起修建,先後在朔方靈武一線修築長城700餘里,今寧夏靈武至陝西綏德。四是朔方長城城鄣。開皇六年(586年)起修建朔方以東城鄣數十座,即在今內蒙古烏審旗白城子以東地區。五是開皇七年(587年)修長城,因史料不足不知其詳。六是榆林至紫河長城。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起修建,自今內蒙古托克托縣黃河南岸至內蒙古和林格爾一帶的渾河。七是河西榆谷長城。煬帝大業四年(608年)發兵征伐青海湖一帶經常侵擾西部的吐谷渾族,在榆谷修築長城。榆谷可能在青海貴德黃河岸邊尚待考證。

唐朝開國後,曾多次征討東西突厥,被西域諸國尊稱為「天可汗」。唐代的長城,是沿用隋朝的城址。

遼金長城

遼為契丹族建立的國家。《遼史.太祖本紀》記,太祖二年(908年),“築長城於鎮東海口”。這段長城可能在今遼寧蓋縣、大連金縣一帶,其目的在於阻斷渤海國與唐朝的往來。

金為女真族興起滅遼後建立的國家,為了抵禦逐漸強大起來的蒙古族,修築了界壕和長城。金長城文獻記載不清楚,大約自太宗天會年間(1123-1135年)始至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左右先後修建,綿延數千里。金長城遺跡東起今內蒙古莫力達瓦大斡爾自治旗嫩江西岸,沿大興安嶺東南麓,到科爾沁右翼前旗。

蒙古阿巴嘎旗金長城遺跡

金長城範圍

金長城分為外、內、中三線。外線沿霍林河上游,穿過興安嶺,伸入蒙古國境內,再從阿巴嘎旗甘珠廟附近進入中國,到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內線自商都縣大庫倫東南,經化德縣、河北康保縣、內蒙古太僕寺旗、正藍旗、巴林左旗、阿魯克沁旗,過霍林河,到科右前旗與外線會合。中線則從大庫倫經鑲黃旗、正鑲白旗到正藍旗與內線會合。

 明長城

明長城是從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即位起,就開始興建的。當時,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統治,蒙古貴族逃回到自己的故地。但是,他們仍然經常南下,騷擾搶掠。明英宗的時候,一度攻到北京城下。後來,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也逐漸強盛起來。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明朝建國伊始就開始大規模地建造長城,明太祖洪武初年(洪武元年為1368年),朱元璋派大將軍徐達修建北京居庸關一帶的長城關隘32座。


現時長城的作用
長城成為了中國的旅遊熱點,每人都有很多外國人到中國遊覽萬里長城,帶動了中國的旅遊事業及對外的文化交流。
參考: yahoo
2007-11-17 1:36 am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的虎山長城,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導,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以長城為分界,長城以北常被稱為塞外(北部和西北部)或關外(東北部),而長城以南稱為關內。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跡的維修和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為了發展旅遊,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戰國長城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明言北方長城的作用在於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掠。在戰國時代,有20多個諸侯國修築過長城。當時築城有「互防」和「拒胡」兩類。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里以備楚」。後者如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的「限戎馬之足」的長城。

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為基礎,築長城,以防齊、魏。因所築長城,位於南部,史稱為「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雲中、雁門、代郡。」趙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臨河),沿陰山山脈,東至代郡(今河北省張北南)。
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東西走向,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東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長500余公里。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
楚長城。《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但關於楚長城是否存在,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
魏長城。為了防禦強秦的進攻,鞏固河西之地和保衛國都大梁,魏先後修築了魏河西長城(史稱「濱洛長城」)和魏河南長城(史稱「卷之長城」)。
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

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余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范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南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苗疆長城,是2000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湖南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24 00:23: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2000051KK039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