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見証人"根据什麽來預言世界末日?

2007-11-13 4:03 am
"耶和華見証人"曾經最少4次(四次)預言世界末日的日期.結果都落空, 請問耶証怎樣計算世界末日? 他們怎樣為耶和華作"見証"?

聖經說: 不 可 妄 称 耶 和 华 你 神 的 名 , 因 为 妄 称 耶 和 华 名 的 , 耶 和 华 必 不 以 他 为 无 罪 。(出20:7)

多次作假見証是否有罪?

回答 (3)

2008-06-23 2:55 am
耶穌不知道那日子、那時辰,不等於不知道哪世代,不過他所知道的早已徹底破產:
新約預言世界末日在耶穌或其門徒年代來臨
http://*****/2ngjb7

更多落空預言:

推羅預言
http://forum.hkudb.com/showthread.php?t=14455&page=2

張冠李戴的以色列復國預言應驗
http://*****/32nk3r

其他:
http://*****/3ad34d
www.skepticsannotatedbible.com/proph/long.html
2007-11-15 1:41 am
耶和華見證人是根據今天應驗了的聖經預言來表明,人類正生活在最後的日子.
最後日子的世界情勢
"民族要攻打民族,王國要攻打王國"(馬太福音24:7)自1914年以來,有超過一億人死於戰亂.20世紀是有史以來最血腥的世紀,20世紀死於戰爭的人數,是1世紀至19世紀末死於戰爭的總人數的三倍.
"一處接一處有糧荒"(馬太福音24:7)研究人員指出,過去30年,全球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了.只可惜,糧荒卻持續下去,因為許多人根本沒有錢買糧食.在發展中國家,千百萬人長期捱餓.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五百多萬孩童死亡,主要原因是營養不良.
"必有大地震"(路加福音21:11)單是1990年,平均有17場威力大到使樓房損壞,土地裂開的地震.過去一百年,地震奪去了千百萬人的性命,科技的進步只稍微減低了死亡的數字.
"一處接一處有瘟疫"(路加福音21:11)近年來,醫學有長足的進步,但新舊病症依然肆虐.人所熟識的20種病症,例如結核病,瘧疾,霍亂等,近幾十年來不斷蔓延.有些疾病也越來越難以用藥物治療.事實上,科學家至少發現了30種新的病症,有些更可以致命,但至今還找不到治療的方法.
最後日子的世道人心
除了預告世界的一些情勢之外,聖經也預言在最後的日子,社會風氣會日益敗壞.聖經在提摩太後書3:1-5所講,到了"最後的日子,到時人會專愛自己,貪愛錢財,忤逆父母,不忠貞,沒有親情,漫無自制,兇悍,愛享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形式,卻沒有體現敬虔的力量.

2007-11-17 17:26:16 補充:
沒錯,耶和華見證人曾經多次預言世界未日來臨,有一段時期,每個聚會差不多大部份用來討論末世預言,後來我發覺它們教會有點越界,而忽略了其他聖經的道理,有一段時間我被它的末世論我令對上帝極大恐懼,但發覺它們所講的教義只是虛張聲勢.

2007-11-17 17:27:39 補充:
沒錯,耶和華見證人曾經多次預言世界未日來臨,有一段時期,每個聚會差不多大部份用來討論末世預言,後來我發覺它們教會有點越界,而忽略了其他聖經的道理,有一段時間我被它的末世論我令對上帝極大恐懼,但發覺它們所講的教義只是虛張聲勢.

2007-11-17 17:42:57 補充:
雖然它們的教義有點是好,但有些規條不許見證人做的(它是以聖經來規定),例如:初加入見證人的教徒,無論文往,結識朋友(最近訂出新規條:不許見證人唱K),最好要在裡面結識.有些見證人長老教會很多事,比較喜歡要求教徒用90%時間用來做教會的事,他話要保持屬靈忙碌,而只有10%時間用來做私人事務.

2007-11-17 17:52:18 補充:
就連10%的時間,它都要管理(它要求每位教徒無論做公事也好,私事也好,一定要以教會利益行先),弄到有些人根本沒有私人時間可言,以至有些人對這教有怨恨.有些長老更不知所謂,可以不用通知,可以突擊上門拜訪(真是沒有禮貌).
參考: 來自於"辨明聖經的真理"
2007-11-13 1:20 pm
纸橙化身的蟥虫, 是根據其父 "撤謊者之父" 的啓示而作预言, 他心裡沒有真理, 他見証的, 就是其父的謊言 !


2007-11-17 12:23:28 補充:
耶証的末世预言徹底破產, 証明自己是假先知, 紙橙變了交花, 証明自己的人格!

2007-11-28 16:33:08 補充:
明知無人知什么時候還要去猜测?若猜得正確, 便是知道?若猜不正, 猜來作什么?異端假先知!!!!!纸橙是交花!!!!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48: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2000051KK032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