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性愛?

2007-11-11 10:03 pm
什麼叫性愛?
做愛與性有何分別??

回答 (3)

2007-11-13 5:07 am
性愛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産生、形成人類全部文明的最原始的動因之一。性愛觀有兩種,一種是理性論,一種是本能論。前者要求運用理性控制性愛,以道德、以美來規約性,讓性與愛達到最佳的和諧狀態。在這種觀念裏,性愛既完善又完美,性與愛和諧統一,充分體現理性。別林斯基說過:“愛情之需要理性內容,猶如燃燒之需要油脂”。黑格爾認爲“愛情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生活旨趣,也要求實現。”言下之意,愛情雖然是熱烈的情感,但卻不能使它成爲至高無上的事。柏拉圖式的愛是這一性愛觀的經典。與之相反,本能論則將性愛定位在人本的、非理性的層面,性愛就變成自然自由、強烈瘋狂和至高無上。盧梭談過這樣的體會:“在我所愛的人身邊,曾不止一次地被喪失理智的性欲所引誘,從而變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興奮的全身戰慄”。弗洛伊德則從性單向深入角度,反復提出“追求快樂”乃是人類性欲的“第一目的”的“快樂原則”(lust principal) 靄理士認爲性是人的基本衝動,是生命的動力泉源。弗洛伊德的性愛觀也應該是這種性愛觀的極致。



中國現代性愛文學選擇了弗洛伊德性愛觀,即本能論,也就使它有了本能至上的特徵,即性與愛分離的偏至。綜觀現代全程的性愛文學創作,凡是受到精神分析影響者,都程度不同地走向性偏至。這當然與中國現代性愛文學的文化環境有關,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西方雖然有遠祖柏拉圖創造了無性之愛的愛情模式,但在多元化的西方並不能一統天下,文藝復興的衝擊及20世紀初性觀念的全面更新已將它的影響消解殆盡。20世紀中後期在西方連番掀起“性革命”浪潮,已經在柏拉圖式的愛的相反方向走得很遠了。弗洛伊德的性愛觀充分代表了西方性愛觀的現代性。這於中國“五四”新文學是新鮮的,能刺激“五四”新文學興奮點。另一方面,幾千年文化傳統不變的老大中國,走過了與西方性愛觀相反的性曲折歷程,由開放到禁錮,到宋代已定位在“存天理、滅人欲”的反性文化上。不僅與西方性愛觀相反,而且走上極端。兩者的衝撞,迸爆的不僅僅是火花,而是驚天動地的裂變。借西方之性觀念療治故國之性萎縮,抓的是猛藥,治的是重症,性偏至成了一種歷史的必然,也富有前所未有的革命的意義。當然性愛的終極形態應該是二者的和諧與統一。但無庸置疑的是,中國現代乃至整個20世紀的性愛文學都還處在通向終極的遙遠的途程之中,它的存在是合理的。
2007-11-11 10:18 pm
性愛,是以生理需要為基礎,注重身心以及能量交互交融的快樂行動,人類可通過性生活獲得生理和心理(被接受)的滿足,擺脫人類的孤獨感。性愛不一定需要愛情作為基礎,甚至可以完全排斥愛情,但不能脫離情感交流。性愛一般存在於異性之間,也可以是同性之間,可以是短暫的性活動,也可以是一段時間的性交往。

性愛的目的,與純粹的性交不同,性交只有生理的(肉欲的)或物欲的方面,性愛則除了生理方面外,也有心理的,甚至包含感情的升華。 現代流行的一夜情,屬於性愛的範疇。注重精神短暫的溝通和交流,更在乎情感的點綴交流和當時感受。 性愛體現了人類動物性的本質需求,和直觀的本能表現。
參考: wikipedia
2007-11-11 10:14 pm
性愛只是生理上的反應而已,

即係男把自己的生植器插入女方的陰道內,

之後射精, 這是性愛, 同任何人都可以性愛,

但造愛 是關聯大家之情感的, 即未必可以同任何人造愛的, 因為造愛基本上要與對方有感覺, 感情, 愛之存在先叫真正的造愛... MAKE LOVE

收錄日期: 2021-04-23 23:46: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11000051KK020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