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於1914年。它是二十世紀的首次巨大戰爭。考其原因有四:同盟制度,軍備競賽、經濟和殖民地爭執和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抬頭,現分析述況如下。
首先,制定同盟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要孤立法國,當時的成員有由德國、奧匈和意大利於1882年組成的三國同盟以及由法國、俄國和英國於1907年組成三國協約,同盟制度引發的機是兩組同盟中,若有兩個成員國發生戰事,兩個同盟的其他成員國也要加入作戰。終於在1914年爆發了二十世紀的第一次國際紛爭。
其次,另一個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強國間的「軍備競賽」。加強軍力保護自己,以勉被外族入侵。因為很多歐洲強國認為一紙盟約,並不能保證一旦戰爭爆發時,其他盟友一定會履行承諾,介入戰爭。軍備競賽使歐洲強國,特別是英、德兩國的關係日趨緊張。歐洲的緊張局勢及戰爭危機的加深,都推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由經濟與殖民地引起的爭執,是引發大戰的另一個原因。各強國的目的是為了要爭奪亞洲和非洲的原料和市場,向外國入口貨品抽取極高的關稅,來限制外國貨品的輸入。由經濟與殖民地引起的衝突,使歐洲強國之間的關係不斷惡化,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最後,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抬頭目的是為了強國建立勢力,民族爭取獨立。可以從以下這一件事例做為了見證,普法戰爭敗後,法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開始轉趨極端,並開始積極擴充軍力。引發了在 非洲和巴爾半島數次國際危機,這些危機終導致了大戰的原因。
從以上這四個原因可來看出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但最重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奧、塞兩國在巴爾幹的爭執導致塞拉耶佛事件的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已是如箭在弦。 塞拉耶佛事件就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是由民族主義、殖民地的爭奪、結盟制度及軍備競賽所引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是由民族主義、殖民地的爭奪、結盟制度及軍備競賽所引起的,引法國為例,她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也是因這些理由。
在民族主義方面,法國在1871年就和德國結了仇恨,當時法國被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打敗,不但賠了大量金錢,而且還被迫放棄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因為蒙受了這麼大的屈辱,因而令到法國人對德國產生了強列的仇視和報復心理,希望有機會能夠一雪前恥,法國的民族主義思想在這時形成,而因為有民族國家統一成功,使政治形勢出現變化,使民族主義的性質起了變化,使其發展成一種危險和狹隘的愛國主義,而法國的民族主義使到當時的局世十分緊張,而到了第一次世界的時候,法國因而加入三國協約中一起對抗三國同盟,到最後引發大戰。
在殖民地的爭奪方面,法國曾經和英、德國及意大利因殖民地的問題發生衝突,當中她和英國的事件和平解決,和意大利的關係因爭奪突尼西亞而使其敵對關係加劇,意大利因而加入三國同盟,而因和德國爭奪摩洛哥而發生兩次摩洛哥危機,雖然到最後都沒有因此而立時爆發戰事,但因為發生了摩洛哥危機而使到兩國的關係更趨惡化,而另一方面,因英國協助法國取得到摩洛哥的利益使其的關係更密切,有助英國加入三國協約。而因殖民地的爭奪使到歐洲而分為兩方的局面加劇,使殖民地的爭奪成為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
在結盟制度方面,最初結盟制度是由德國的首相俾斯麥所創,他當時為了防止法國因在普法戰爭被打敗了而向德國報復而設的防範措施,用結盟制度孤立法國來防止她發動報復戰爭,到了俾斯麥下台的時候,結盟制度由不夠老練的外交家處理,使結盟制度變成一種對世界十分有威脅的制度,而由於俾斯麥下台另外德皇任其終止,而使法國有機會打破孤立的局面,與俄國結盟,而因為各同盟內的條約漸向軍事方面,而使局世緊張。
在軍備競賽方面,因極端民族主義的出現,以及敵對陣營的建立,軍國主義成為被普遍接受的觀念,列強相信只有擁有強有軍力才有能力去保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利益,因此,無論民族立義者,帝國主義者或軍火製造商都敦促其國家政府加強軍力,使軍備競賽加劇,而從1872到了1912年,各國的軍備都加強了許多,其中以法國特別明顯,增加的軍備費用百分比超過100%,而雖然列強曾舉行了兩次裁軍會議,但因各國的猜忌與不信任,使到會議最終失敗,因裁軍的失敗,使到緊張的局勢加劇,使歐洲走向世界大戰的道路。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是由民族主義、殖民地的爭奪、結盟制度及軍備競賽所引起的。
===========================
戰事爆發:塞拉耶佛刺殺事件
主條目:塞拉耶佛事件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的波士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爲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
交戰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Entente Powers)之間的戰鬥。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意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結果意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着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
西部戰線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併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 - 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瑪恩河棗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3日,美國威爾遜總統在國會宣佈與德國斷交的情景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藉口,在 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