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

2007-11-10 7:29 am
這一句是什麼意思?是否諷刺當時的社會?而這一句是否適合用於現今的社會?

回答 (3)

2007-11-10 7:37 am
✔ 最佳答案
簡單講句:

如果您下面有一大班人跟您揾食, 睇您頭; 您就會有此想法。

如美國的伯南克, 國家元首, 公司負責人, 管錢的家庭主婦, .......等。

或在全天下人民擔憂前擔憂,在他們快樂後快樂,這是當政治家的必備條件。(即現今)

另外(現今社會):

前任特首董生,在位時為香港勞心勞力,雖然政績不佳,他在位時香港處於低潮,但也無

功有勞,無奈要用腳痛的理由來下台,那時他為香港而憂心。

現在因他的退下,換上曾生做特首,香港經濟復甦,那現在他應該是快樂。

出自:

范仲淹是宋朝的大臣。他以造福百姓為己任,認為做官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說在人民感覺到禍患出現之前,已替他們擔憂;在人民得到快樂之後,自己才快樂。

范仲淹少年時生活艱苦,每天用粟米煮粥,待粥冷卻凝固後,便把它分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他很有志氣,立下志願長大了做宰相或醫生,因為宰相和醫生最能幫助老百姓。於是他用功讀書,常常忘記吃飯,倦了便用水澆臉,後來終於通過考試獲得官職,出來為國家社會做事。

范仲淹有個好朋友,名叫滕子京,在巴陵郡(即今天的湖南省北部,洞庭湖東岸)做官。他重新修葺了洞庭湖邊的岳陽樓,請范仲淹寫一篇文章記錄這件事。范仲淹於是作了《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就是出自這篇文章的
2007-11-10 7:39 am
范仲淹是宋朝的大臣。他以造福百姓為己任,認為做官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說在人民感覺到禍患出現之前,已替他們擔憂;在人民得到快樂之後,自己才快樂。

都沒有甚麼諷刺意味,只是作者直接表達感情。
是適合用於現今的社會
如政府官員可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話,那麼他也算是一個好官吧!
2007-11-10 7:43 am
范仲淹是宋朝的大臣。他以造福百姓為己任,認為做官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說在人民感覺到禍患出現之前,已替他們擔憂;在人民得到快樂之後,自己才快樂。

范仲淹少年時生活艱苦,每天用粟米煮粥,待粥冷卻凝固後,便把它分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他很有志氣,立下志願長大了做宰相或醫生,因為宰相和醫生最能幫助老百姓。於是他用功讀書,常常忘記吃飯,倦了便用水澆臉,後來終於通過考試獲得官職,出來為國家社會做事。

范仲淹有個好朋友,名叫滕子京,在巴陵郡(即今天的湖南省北部,洞庭湖東岸)做官。他重新修葺了洞庭湖邊的岳陽樓,請范仲淹寫一篇文章記錄這件事。范仲淹於是作了《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就是出自這篇文章的。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24: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09000051KK042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