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甚麼爬行類是有翼?

2007-11-08 2:28 am
有甚麼爬行類是有翼?

回答 (2)

2007-11-08 4:23 am
✔ 最佳答案
翼龍目
[编辑首段]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翼龍)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翼龍目
化石時期: 三疊紀到白堊紀


科羅拉多斯翼龍,屬於翼手龍亞目
保护现状
絕滅 (化石)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初龍類 Archosauri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Kaup, 1834

亞目
喙嘴翼龍亞目 Rhamphorhynchoidea (並系群)

翼手龍亞目 Pterodactyloidea


翼龍目(Pterosauria),希臘文意思為“有翼蜥蜴”,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1] 牠們生存於晚三疊紀到白堊紀末,約2億2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翼龍類是第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牠們的翼是由皮膚、肌肉、與其他軟組織構成的膜,膜從胸部延展到極長的第四手指上。較早的物種有長而佈滿牙齒的顎部,以及長尾巴;較晚的物種有大幅縮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齒。

翼龍類常被大眾媒體當成恐龍,但這是錯誤的。恐龍指的是特定的陸地爬行動物,包括蜥臀目與鳥臀目,並不包括翼龍類、魚龍類、蛇頸龍類、滄龍類。

這群動物通常被大眾俗稱為翼手龍(Pterodactyl),希臘文意思為“有翼的手指”。

目录 [隐藏]
1 發現歷史
2 解剖學與古生物學
2.1 翼
2.2 毛
2.3 神經系統
2.4 地上運動
2.5 掠食
2.6 重建
3 演化與滅絕
3.1 起源
3.2 種系發生學與分類
3.3 滅絕
3.4 著名屬
4 大眾文化
4.1 活生翼龍惡作劇
5 相關條目
6 更多閱讀
7 備註與參考資料
8 外部連結



[编辑] 發現歷史
翼龍類化石已在北美、南美、英國、歐洲、非洲、亞洲、澳洲等地發現。第一個翼龍化石是在1784年由義大利自然學家Cosimo Collini發現。在1809年,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將一個在德國發現的物種命名為翼手龍屬(Ptero-dactyle)。然而因為科學名稱的標準化,這物種的正式屬名改成Pterodactylus。

在1828年,瑪麗·安寧(Mary Anning)在英國萊姆里吉斯發現雙型齒翼龍。

目前已發現至少60屬翼龍類,體型小如小型鳥類,大的翼展可達10公尺(33呎)長。自從1784年在索倫霍芬石灰岩層發現第一個翼龍類化石後,當地沉積層已發現29種翼龍類。現在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翼龍類是採動力飛行,而非原先認為的滑翔。


桑塔納古魔翼龍的頭顱骨,發現於巴西大多數翼龍類化石不是保存良好。牠們的骨頭是中空的,當沉積物堆積在牠們身上時,骨頭會被壓平。當沉積物堆積到牠們身上時,沉積物會壓縮骨頭,而非壓碎骨頭。目前保存最良好的化石在1974年發現於巴西的Araripe Plateau。


[编辑] 解剖學與古生物學
翼龍類的生理結構,因為飛行演化的需求,而與牠們祖先的生理結構有大幅改變。翼龍類的骨頭中空,內有空氣,類似鳥類的骨頭。牠們擁有胸骨,可讓飛行肌肉附著在上,還有加大的腦部,顯示出與飛行有關的特化特徵。 [2]


無齒翼龍的骨骼重建圖,來自於一個1914年的科學文獻
[编辑] 翼
翼龍類的翼由皮膜與其他軟組織構成,由不同形式的緊密纖維補強。 [3] 皮膜連接極長的第四手指與身體側面之間。連接到腕部的翅骨(Pteroid),是一種翼龍類專有的骨頭,協助支撐腕部到肩膀的前膜(Propatagium)。翅骨可能可以往前擺動延展前膜, [4] 但論點這是非常有爭議的。[5][6]在有些較晚的翼龍類裡,肩膀的脊骨固定至Notarium(一種在鳥類與某些翼龍類肩膀出現的複合脊骨),可在飛行時使身體堅挺,並提供肩胛骨穩定支撐。

古生物學家們經常爭論翼膜是否也連接到後肢。喙嘴翼龍類的索德斯龍、[7] 以及蛙嘴龍科的熱河翼龍、[8] 還有桑塔納岩層發現的翼手龍類化石,證實翼膜的確連接至後肢,至少某些物種有連接。然而,現代蝙蝠與飛鼠翼膜的連接方式上有相當大的不同,而不同種類的翼龍類可能也有不同的翼膜連接方式。研究顯示翼龍類的四肢比例有相當大的不同,可能反映了不同的翼展方式。 [9] 許多翼龍類有蹼狀腳掌,可能不是全部都有,蹼狀腳掌可能具有氣動上的作用,但也有論點認為蹼狀腳掌是種游泳的證據。 [10]


[编辑] 毛
翼龍類並沒有羽毛證據,但牠們的獨特處在於牠們覆蓋者毛,類似哺乳類的毛,但非同源演化。翼龍類的毛並非哺乳類的真實毛髮,而是獨特的結構,為趨同演化的後果。雖然在有些例子裡,翼膜上的纖維被誤認為毛,有些化石的頭部與身體上的確有毛的印痕,例如索德斯龍, [7] 毛不類似現今蝙蝠的毛,這是另一個趨同演化的例子。毛的出現是基於飛行的需求,也顯示翼龍類是溫血動物。


[编辑] 神經系統
一個使用X光線掃描翼龍類腦部的研究,顯示出牠們習性的訊息。研究翼龍類頭顱骨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牠們頭顱骨非常易碎,但俄亥俄大學的Lawrence Witmer與他的同僚使用X光電腦斷層掃描,建立起兩個物種的腦部3D影像(明氏喙嘴翼龍、桑塔納古魔翼龍)。[2] 發現這兩個物種小腦有巨大的絨球(Flocculus)。絨球是用來整合來自關節、肌肉、皮膚、與平衡器官的訊息。

翼龍類的絨球佔了牠們腦部體積的7.5%,比其他脊椎動物還多。鳥類的絨球也比其他動物大,但只佔腦部的1%~2%。 [2]

絨球傳送神經訊號,讓眼部肌肉產生小而自動的運動。這讓動物的視網膜產生穩定的影像。翼龍類有大型絨球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牠們巨大的翼, [2] 巨大的翼意味者有大量的感應訊息要處理。









神龍翼龍超科
古神翼龍科




神龍翼龍科


















编辑] 滅絕
一般認為早期鳥類的競爭,導致許多翼龍類滅絕。到了白堊紀末期,只有發現大型翼龍類。較小的物種滅絕,並由鳥類取代。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滅絕了恐龍、翼龍類、與許多其他動物。其他人提出大多數翼龍類往依靠海洋的生活發展。所以當這次滅絕事件嚴重地影響翼龍類賴以為生的海洋生物時,翼龍類滅絕了。化石紀錄中缺乏小型翼龍類,可能是因為鳥類競爭,或是因為牠們的骨骸難以保存下來。




現在還生存的已經沒有
2007-11-08 3:36 am
雖然已經絕種了, 但翼龍之類的都是有翅膀的啦....


收錄日期: 2021-04-21 14:27: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07000051KK0259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