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海外華人
總人口
39,379,784人
分佈地區
在當地為多數
新加坡 2,684,936人
澳大利亞聖誕島 1,045人
在當地為相對少數
印尼 7,566,200人
泰國 7,153,240人
馬來西亞 7,070,500人
美國 3,376,031人
加拿大 1,612,173人
秘魯 1,300,000人
越南 1,263,570人
菲律賓 1,146,250人
緬甸 1,101,314人
俄羅斯 998,000人
澳大利亞 ~700,000人
日本 519,561人
柬埔寨 343,855人
英國 296,623人
法國 230,515人
印度 189,470人
寮國 185,765人
巴西 151,649人
紐西蘭 147,570人
荷蘭 144,928人
韓國 137,790人
巴拿馬 +100,000人
語言
多樣的
宗教
主要為道教、大乘佛教、中國傳統信仰、與 無神論。
非主流的有:基督教 與 伊斯蘭教。
海外華人是在中國出生或有中華血統的但不居住在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這些區域包括了兩個敵對的政府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際統治區域)的人。
此外,中華民國承認香港和澳門等實際上由北京當局統治區域的居民為海外華人,所以定義上可能可以包括他們。
「海外華人」這個詞其實很模糊。這個詞可以代表來自中國的人(即俗稱的中華民族),也可以狹隘地專指漢民族。
所以目前有些居住在南韓的中國少數民族朝鮮族也常被計算入海外華人,因為這些韓國人也自認為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在東南亞,由其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政府把峇峇(土生華人)也算是華人,不論他們已經被馬來文化同化的事實。
有項關於海外華人研究定義出非漢民族海外華人的幾個條件:有證據可以證明他們曾在中國或源自中國;他們仍保有他們的文化;承認本身為中華民族;有中華文化,且並非出身於他們現在的地方。在這個定義下,少數民族海外華人大約有七百萬,或大約佔總海外華人的8.4%。
華僑
華僑(僑胞、中國僑民),漢語中通常對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出生,之後移居這四地之外,但未加入居住地國籍或未入其他國家的國籍的華人稱為華僑。
在中國狹義上擁有中國國籍、持中國護照在海外居住(無論暫住或永久居留)的人。實際上在外國居住的中國僑民人數極少,主要爲商貿往來和勞務工作的中國人。中國法律中「華僑」的定義是持中國護照在海外居住的中國公民,中國的國家華僑事務機構所管轄的也是狹義的華僑。
移民潮
時常有不同的小波移民潮跟隨著已經移民的海外華人到東南亞、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非和俄羅斯。
在十九世紀,正是殖民主義在其最高峰的時候,也是大移民潮的開始。很多的殖民者缺乏資金來聘請勞工。同時,在中國的福建省與廣東省,在清朝相對和平的時期,那裡正好有過剩的勞工,清朝皇帝被迫同意讓他們去海外幫殖民力量工作。
很多福建人選擇在東南亞與他們在明朝就移民過來的前輩一同工作,不少廣東人也這麼做。廣東省的台山是很多經濟移民的來源。而在澳洲與北美洲的地區,也正需要廣大的勞工去從事危險的工作如開採金礦與鐵路工程。
當時正值饑荒普遍的廣東,很多的廣東人為了要改善他們在廣東的親人的生活而被吸引去參與這些工作。在廣東珠江三角洲 土客衝突時期,有些海外華人被賣去南美洲。在戰後,很多 香港新界和香港的人移居到英國本土或荷蘭去尋找更好的生活。
從十九世紀中期後,移民主要是住西方的國家像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與西歐國家,還有他們稱之為「土生」的秘魯、巴拿馬,還要一些小規模的到了墨西哥。
這些移民很多本身就是海外華人或來自臺灣或香港的,由其是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嚴格限制公民移民的時期。
在1984年,英國同意將主權轉移至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引起了另一次往英國(主要是英格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拉丁美洲和其它地區的移民潮。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更加速了這次的移民潮。移民潮在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平息。近來的移民主要出現在人數近一百萬的歐洲、人數近60萬的俄羅斯,尤其是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十八世紀開始往越南的移民被稱為Hoa(越南華僑)。
此外呢 印尼曾經發生過搭規模屠殺好幾萬個華人的政治案件,當地的中國駐印尼使管喊話表示嚴厲職責反對印尼對華人的做法,中方將嚴厲關切並會慰問這些華人過世的家屬表示歉意,中方駐印尼使管則向他國施壓,聯合國也向印尼政府做制裁,此事件也引起了中方駐印使管大使的強烈不滿,要求印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