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查抄襲一詞,指抄錄他人作品以為己作。
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114269&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抄襲
個人覺得,國策的制定用「抄襲」去形容未嘗不可。惟國策通常取決於歷史環境,相類的境況很自然會得出相似結論,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抄襲者」當時亦未必存心而為。同時,所「抄襲」的只能在大方向大問題上,至細枝末節則不能處處仿傚,似與文字上的故意「抄襲」有所不同。
提到文字上的「抄襲」,本人試舉幾個較出名的例子:
一、《漢書》
《漢書》文字抄襲《史記》,相信稍涉歷史的人都會知道。張守節《史記正義》:「固作漢書,與史記同者五十餘卷,謹寫史記,少加異者,弱即劣。」《漢書》一百卷,有五十餘卷抄襲《史記》,過全書一半,可見其多。
抄襲的部份,不但記事的文字完全相同,即令是編者自己意見的贊論部份亦有完全一樣。惟《漢書》在抄襲同時,亦有不同於《史記》。如晁錯,《史記》為晁錯被殺抱冤,《漢書》卻提到晁錯之死是因「錯欲令上自將兵,而身居守」的行徑有關,有不一樣的見解,可見《漢書》亦不盡是盲目抄襲的。正是如此,《漢書》才可與《史記》共享高名。
二、郭象《莊子注》
《世說新語.文學》:「初,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唯秋水、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義遂零落,然猶有別本。郭象者,為人薄行,有俊才,見秀義不傳於世,遂竊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樂二篇,又易馬蹄一篇,其餘眾篇,或定點文句而已。後秀義別本出,故今有向、郭二莊,其義一也。」
向秀為《莊子》作注釋,欠《秋水》《至樂》兩篇就死了;郭象竊取他的文字見解,加上自注的餘下兩篇,成為自己的注本。
近人余嘉錫在《世說新語箋疏》中考證:「《四庫總目》一百四十六《莊子提要》嘗就《列子》張湛注、陸氏《釋文》所引秀義,以校郭注,有向有郭無者;有絕不相同者;有互相出入者;有郭與向全同者;有郭增減字句大同小異者。知郭點定文句,殆非無證。」郭注與秀義有相同的地方,似乎郭象真的有抄襲的可能。
這次抄襲非常成功。《莊子注》本身有可採的地方,後世讀《莊子》者通常都會參考;但是向秀原本已不傳,我們都只能無奈歸功於郭象。
三、宋之問《有所思》
唐朝劉希夷有《代悲白頭翁》一詩,如下: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歎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關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台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知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宋之問《有所思》除第三句作「幽閨女兒惜顏色」外,與此詩基本上完全相同,有可能是宋之問抄襲劉希夷。
《唐才子傳.劉希夷》:「希夷,字廷芝,穎川人……嘗作《白頭吟》……舅宋之問苦愛後一聯,知其未傳於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捨,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
宋之問為劉希夷之舅,欣賞劉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聯,求於劉不成,故殺之並將全詩奪為己作。這可算是抄襲中最卑劣的行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