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的資料=]

2007-11-06 4:49 am
各位可以提供維生素的資料給小妹嗎=]
謝謝-3-

回答 (3)

2007-11-06 4:55 am
✔ 最佳答案
維 生 素 是 一 群 身 體 所 需 的 有 機 質 , 對 於 人 體 的 健 康 非 常 重 要 , 您 可 以 注 意 手 邊 的 維 生 素 補 充 品 有 哪 些 內 容 ? 是 否 完 整 ? 劑 量 是 否 適 合 ? 大 部 分 要 由 食 物 供 給 , 可 以 分 類 為 :

脂 溶 性 維 生 素 A 、 D 、 E 、 K 需 要 靠 脂 肪 的 吸 收 及 運 送 , 會 在 體 內 累 積 , 過 多 時 會 有 中 毒 的 情 形 。

水 溶 性 包 括 有 : 維 生 素 B 1 、 維 生 素 B 2 、 維 生 素 B 3 ( 菸 鹼 酸 ) 、 維 生 素 B 5 ( 泛 酸 ) 、 維 生 素 B 6 、 維 生 素 B 1 2 、 維 生 素 C ( 抗 壞 血 酸 ) 、 維 生 素 H ( 生 物 素 ) 、 葉 酸 、 膽 鹼 、 肌 醇 。



維生素A

功效:使眼睛能適應光線的變化,可在黑暗處維持正常的視力,保護表皮、黏膜使細菌不易侵害且增加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促進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生常。

食物:肝、蛋、牛奶、乳酪、人造奶油、胡蘿蔔、蕃茄、木瓜、芒果、魚肝油、花耶菜、包心菜、香蕉、桃子、杏子、櫻桃等。

維生素B1

功效:增進食慾,促進生長及腸胃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預防及治療腳氣病、神經炎。

食物:胚芽米、麥芽、米糠、肝、瘦肉、酵母、豆類、蛋黃、魚卵、蔬菜、馬鈴薯、黑米、全麥麵包。

維生素B2

功效:輔助細胞的氧化還原作用,防治眼睛血管充血及嘴角破裂。

食物:牛奶.蛋.酵母、內臟類、豆類、花生、綠葉蔬菜、發酵乳、蕈類等。

維生素B6

功效:輔助酵母,幫助安基酸之合成分解及色氨酸變成菸鹼酸。

食物:肉類.魚.蔬菜類.酵母.麥芽.肝.腎.糙米.蛋.牛奶.豆類.花生等。

維生素B12

功效:促進核酸之合成,對醣類和脂肪代謝有幫助,冶療惡性貧血神經系統的病症。

食物:肝、腎.瘦肉.乳.乾酪.蛋.鮪魚.牡蠣.沙丁魚等。

維生素C

功效:預防及治療壞血病,促進傷口愈合,促進體內氧化作用,預防疾病。

食物:肝.蘆筍.扁豆.芥蘭菜.芽甘藍.包心菜.花耶菜.韭菜.馬鈴薯.波菜.番茄.萼梨.洋蔥、青椒、檸檬汁、哈密瓜、鳳梨、草莓、香蕉、橘子、白柚、芭樂。

維生素D

功效:協助鈣、磷的吸收與運用,幫助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發育。為神經、肌肉正常生理上所必需.

食物:魚肝油.蛋黃.乳酪.魚類.肝.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陽光等。

維生素E

功效:減少雄生素A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

食物:穀類.米糠油.小麥胚芽油.綠色蔬菜.蛋黃.堅果.芹菜.韭菜.葵花子.橄欖油、頻果.魚卵等。

維生素K

功效:構成凝血脢所需物質。

食物:波菜.萵苣.蛋黃.肝臟.芥蘭菜.草莓.燕麥等。

菸鹼酸

功效:構成醣類分解過程中2種輔助酵素的主要成分,使皮膚健康,有益於神經系統的健康。

食物:肝.酵母.糙米.全穀製品.瘦肉.蛋.魚類.乾豆類.綠葉蔬菜、牛奶.花生等。

葉酸

功效:幫助血液的形成,可防治惡性貧血症,促成核酸及核蛋白合成。

食物:新鮮綠疏菜.肝.瘦肉.黃瓜、甜菜.柳橙.甜玉米等。
2007-11-07 1:45 am
維生素
維生素又名維他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一類有機物質,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體內的含量很少,但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A
不飽和的一元醇類,屬脂溶性維生素。由於人體或哺乳動物缺乏維生素A時易出現乾眼病,故又稱為抗幹眼醇。 已知維生素A有 A1和 A2兩種,A1存在於動物肝臟、血液和眼球的視網膜中,又稱為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A2主要存在於淡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1是一種脂溶性淡黃色片狀結晶,熔點64℃,維生素A2熔點17~19℃,通常為金黃色油狀物。維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環的多烯醇。維生素A2的化學結構與A1的區別只是在β-白芷酮環的3,4位上多一個雙鍵。維生素A分子中有不飽和鍵,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線照射而破壞,失去生理作用,故維生素 A的製劑應裝在棕色瓶內避光保存。不論是A1或A2,都能與三氯化銻作用,呈現深藍色,這種性質可作為定量測定維生素A的依據。許多植物如胡蘿蔔、番茄、綠葉蔬菜、玉米含類胡蘿蔔素物質,如α、β、γ-胡蘿蔔素、隱黃質、葉黃素等。其中有些類胡蘿蔔素具有與維生素A1相同的環結構,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故稱為維生素A原,β-胡蘿蔔素含有兩個維生素A1的環結構,轉換率最高。一分子β胡蘿蔔素,加兩分子水可生成兩分子維生素A1。在動物體內,這種加水氧化過程由 β胡蘿卡素-15,15′-加氧酶催化,主要在動物小腸粘膜內進行。食物中,或由β-胡蘿蔔素裂解生成的維生素A在小腸粘膜細胞內與脂肪酸結合成酯,然後摻入乳糜微粒,通過淋巴吸收進入體內。動物的肝臟為儲存維生素 A的主要場所。當機體需要時,再釋放入血。在血液中,視黃醇(R)與視黃醇結合蛋白(RBP)以及血漿前清蛋白(PA)結合,生成R-RBP-PA複合物而轉運至各組織。
它是1913年美利堅合眾國化學家台維斯從鱈魚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黃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於脂肪、油等有機溶劑。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易為紫外線破壞,應貯存在棕色瓶中。維生素A是眼睛中視紫質的原料,也是皮膚組織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會得乾眼病、夜盲症等。通常每人每天應攝入維生素A2~4.5mg,不能攝入過多。近年來有關研究表明,它還有抗癌作用。動物肝中含維生素A特別多,其次是奶油和雞蛋等。
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①維持一切上皮組織健全所必需。缺乏時,上皮組織乾燥、增生、過度角化,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降低。例如淚腺上皮分泌停止,能使角膜、結膜乾燥,發炎,甚至軟化穿孔。皮脂腺及汗腺角化時,皮膚乾燥,容易發生毛囊丘疹和毛髮脫落。②促進生長、發育及繁殖。缺乏維生素A時,兒童生長發育不良,骨骼成長不良,生殖功能減退。③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成分。維生素 A在脫氫酶作用下可氧化生成視黃醛,視黃醛與光感受器(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中不同的視蛋白結合產生各種不同吸收光譜的視色素,如視紫紅質、視紫質等。視色素為感光物質,它們吸收光子會引起一連串的物理化學變化,產生感受器電位。這種感受器電位通過視網膜上各種神經細胞轉變為脈衝形式的神經衝動,傳至大腦,產生視覺。現已知道,視網膜中的視紫紅質可以在感光過程中不斷地分解與再生並且構成動態平衡。視色素在暗處時,其中的視黃醛以11-順構型存在,稱為11-順視黃醛,而在感光後則迅速轉變為全反型視黃醛。伴隨構型的改變,視色素出現褪色反應,並分解為反式視黃醛和視蛋白。反式視黃醛經微光照射,又可重新轉變為11-順視黃醛,並與視蛋白結合形成視紫紅質,從而保證視杆細胞能持續感光,出現暗視覺,也就是在微弱光線下可以看到事物的輪廓和形狀。但是,組成視紫紅質的視蛋白和視黃醛經常不斷地進行分解代謝,因此需要不斷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A。倘若維生素A供應不足,杆狀細胞中視紫質合成減少,會導致暗視覺障礙──夜盲症。
每天的需求量:
婦女需要0.8毫克。即80克鰻魚65克雞肝,75克胡蘿蔔,125克皺葉甘藍或200克金槍魚。
功效:增強免疫系統,幫助細胞再生,保護細胞免受能夠引起多種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腸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損害,維生素A還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攝入3毫克維生素A,就有導致骨質疏鬆的危險。長期每天攝入33毫克維生素A會使食欲不振、皮膚乾燥、頭髮脫落、骨骼和關節疼痛,甚至引起流產。

(2)維生素B B族維生素富含於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穀物、胡蘿蔔、魚、蔬菜等食物中。它是一類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是人體內的輔酶,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維生素B1

B1是最早被人們提純的維生素,1896年荷蘭王國科學家伊克曼首先發現,1910年為波蘭化學家豐克從米糠中提取和提純。它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遇堿易分解。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進食欲,維持神經正常活動等,缺少它會得腳氣病、神經性皮炎等。成人每天需攝入2mg。它廣泛存在於米糠、蛋黃、牛奶、番茄等食物中,目前已能由人工合成。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及氨基,故稱為硫胺素,又稱抗腳氣病維生素。它主要存在於種子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麥麩、黃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豐富,此外,白菜、芹菜及中藥防風、車前子也富有維生素B1。提取到的維生素B1鹽酸鹽為單斜片晶;維生素B1硝酸鹽則為無色三斜晶體,無吸濕性。維生素B1易溶于水,在食物清洗過程中可隨水大量流失,經加熱後菜中B1主要存在于湯中。如菜類加工過細、烹調不當或製成罐頭食品,維生素會大量丟失或破壞。維生素B1在鹼性溶液中加熱極易被破壞,而在酸性溶液中則對熱穩定。氧化劑及還原劑也可使其失去作用。維生素B1經氧化後轉變為脫氫硫胺素(又稱硫色素),後者在紫外光下可呈現藍色螢光,利用這一特性可對維生素B1進行檢測及定量。 維生素B1在體內轉變成硫胺素焦磷酸(又稱輔羧化酶),參與糖在體內的代謝。因此維生素B1缺乏時,糖在組織內的氧化受到影響。它還有抑制膽鹼酯酶活性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1時此酶活性過高,乙醯膽鹼(神經遞質之一)大量破壞使神經傳導受到影響,可造成胃腸蠕動緩慢,消化道分泌減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障礙。

②維生素B2

B2又名核黃素。1879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化學家布魯斯首先從乳清中發現,1933年美利堅合眾國化學家哥爾倍格從牛奶中提取,1935年德國化學家柯恩合成了它。維生素B2是橙黃色針狀晶體,味微苦,水溶液有黃綠色螢光,在鹼性或光照條件下極易分解。熬粥不放堿就是這個道理。人體缺少它易患口腔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等。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4mg,它大量存在於穀物、蔬菜、牛乳和魚等食品中。

③維生素B5

B5又稱泛酸。抗應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術後腹脹。

④維生素B6
它有抑制嘔吐、促進發育等功能,缺少它會引起嘔吐、抽筋等症狀。包括三種物質,即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吡哆醇在體內轉變成吡哆醛,吡哆醛與吡哆胺可相互轉變。酵母、肝、瘦肉及穀物、捲心菜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6易溶于水和酒精,稍溶於脂肪溶劑;遇光和堿易被破壞,不耐高溫。維生素B6在體內與磷酸結合成為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它們是許多種有關氨基酸代謝酶的輔酶,故對氨基酸代謝十分重要。

每天的需求量:
人體每日需要量約 1.5~2毫克。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且腸道細菌也能合成,所以人類很少發生維生素B6缺乏症。

副作用:日服100毫克左右就會對大腦和神經造成傷害。過量攝入還可能導致所謂的神經病,即一種感覺遲鈍的神經性疾病。最壞的情況是導致皮膚失去知覺。

⑤維生素B12
1947年美利堅合眾國女科學家肖波在牛肝浸液中發現維生素B12,後經化學家分析,它是一種含鈷的有機化合物。它化學性質穩定,是人體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質,缺少它會產生惡性貧血症。
維生素B12,即抗惡性貧血維生素,又稱鈷胺素,含有金屬元素鈷,是維生素中唯一含有金屬元素的,抗脂肪肝,促進維生素A在肝中的貯存;促進細胞發育成熟和機體代謝。它與其他B族維生素不同,一般植物中含量極少,而僅由某些細菌及土壤中的細菌生成。肝、瘦肉、魚、牛奶及雞蛋是人類獲得維生素B12的來源。商品可從製造某些抗生素的副產品或特殊的發酵制得。維生素B12是粉紅色結晶,水溶液在弱酸中相當穩定,強酸、強鹼下極易分解,日光、氧化劑及還原劑均易破壞維生素B12。它經胃腸道吸收時,須先與胃幽門部分泌的一種糖蛋白(亦稱內因數)結合,才能被吸收。因缺乏“內因數”而導致的B12缺乏,治療應採用注射劑。去氧腺苷鈷胺素是維生素B12在體內主要存在形式。它是一些催化相鄰兩碳原子上氫原子、烷基、羰基或氨基相互交換的酶的輔酶。體內另一種輔酶形式為甲基鈷胺素,它參與甲基的轉運,和葉酸的作用常互相關聯,它可以增加葉酸的利用率來影響核酸與蛋白質生物合成,從而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
缺乏維生素B12時會發生惡性貧血,人體對B12的需要量極少,人體每天約需12μg(1/1000mg),人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缺少。

⑥維生素B13

(乳酸清)。

⑦維生素B15

(潘氨酸)。主要用於抗脂肪肝,提高組織的氧氣代謝率。有時用來治療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⑧維生素B17

劇毒。有人認為有控制及預防癌症的作用。

除此之外,膽鹼和肌醇也往往歸於必需維生素類,它們兩是維生素B族的成員。
參考: 百度百科
2007-11-06 4:54 am

維 生 素

 

維 生 素 是 一 群 身 體 所 需 的 有 機 質 , 對 於 人 體 的 健 康 非 常 重 要 , 您 可 以 注 意 手 邊 的 維 生 素 補 充 品 有 哪 些 內 容 ? 是 否 完 整 ? 劑 量 是 否 適 合 ? 大 部 分 要 由 食 物 供 給 , 可 以 分 類 為 :
脂 溶 性 維 生 素 A 、 D 、 E 、 K 需 要 靠 脂 肪 的 吸 收 及 運 送 , 會 在 體 內 累 積 , 過 多 時 會 有 中 毒 的 情 形 。
水 溶 性 包 括 有 : 維 生 素 B 1 、 維 生 素 B 2 、 維 生 素 B 3 ( 菸 鹼 酸 ) 、 維 生 素 B 5 ( 泛 酸 ) 、 維 生 素 B 6 、 維 生 素 B 1 2 、 維 生 素 C ( 抗 壞 血 酸 ) 、 維 生 素 H ( 生 物 素 ) 、 葉 酸 、 膽 鹼 、 肌 醇 。


收錄日期: 2021-04-28 16:31: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05000051KK093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