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
觀塘(舊稱官塘)是香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是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一些住宅大廈。
歷史
觀塘最早歷史記載可以追尋至南宋。當時觀塘一帶建立了一個官方鹽場,名為「官富場」,並由鹽官主理,是當時東莞縣內四大鹽場之一。南宋孝宗隆興元年 (1163年),「官富場」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後來因鹽產量回升才恢復設置。
元朝時期,「官富場」被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被改為「官富巡檢司」。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濟位於台灣的鄭成功政權,因此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 (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其後最終也被廢置。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1953年至1954年起,香港政府開始發展該地區成為香港主要工業區,開始使用「觀塘」一名。1979年,香港地鐵通車,並設「觀塘站」,使觀塘成為該區的最普遍稱呼。
規劃
1950年代之前的觀塘乃一個頗為荒蕪的海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部份由中國南下的廠家開始在觀塘設廠,於是[1954年]]香港政府於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騰出土地予廠家,並於1957年完成。填海部分(即觀塘南部)作為工業用途,變成觀塘工業區,而工業區的北面則發展為住宅區,包括秀茂坪。初時觀塘工業區只設有架空電線,1960年才改為地底電線。
隨著觀塘的人口越來越多,不少公共屋村都在觀塘落成,包括牛頭角村、藍田村、秀茂坪村等等,而秀茂坪山上更有順利村等一眾屋村的興建,稱為「四順區」。七十年代觀塘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便興建了地鐵觀塘線,於1980年代通車。
踏入九十年代,隨著製造業「日落西山」,大量工廠空置,觀塘地鐵站附近一段部分改建成商業大廈或貨倉,但沿海一段則大多空置。而觀塘不少住宅大廈亦日趨老化,其中牛頭角村、藍田村、秀茂坪村等公共屋村全部重建。其他私人住宅亦是一樣,故此在1998年年初,土地發展公司(即今市區重建局)提出建議觀塘市中心項目,但仍未實施。到了2005年11月,市區重建局宣佈成立觀塘分區諮詢委員會,準備落實方案。
著名地點
裕民坊
創紀之城
apm
麗港城
交通
主要交通幹道
觀塘道
觀塘繞道
公共交通
地鐵
觀塘綫:觀塘站、牛頭角站
巴士
九巴
1A、3D、11B、11C、11D、11X、13D、13M、14、14B、14C、15、15A、16、16M、17、23、23M、26M、38、40、42C、70X、74A、74X、80、80X、83X、89、89B、89C、89D、89X、93A、93K、95M、98A、215X、258D、259D、268C、269C、277X、296A、296C
新世界第一巴士
796B、796S
城巴
A22、E22、E22A
過海隧道巴士
101、601、606、619、671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來往九龍區:22M、23、23B、23M、34M、36A、47、50、56、59、63
來往新界區(將軍澳):10M、13、102、102B、103、106
來往香港島:18
紅色公共小巴
往來秀茂坪、藍田、柴灣、油塘、旺角、西環、青山道、佐敦道、紅磡、落馬洲等地
以上只列出全日行走的巴士及小巴路線
渡海小輪
富裕小輪
觀塘至北角
觀塘至蒲台島
珊瑚海船務
觀塘至西灣河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7%80%E5%A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