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問(對偶句)

2007-11-03 5:25 am
什麼是對偶句?請列舉五個對偶句,請說明(10分)
更新1:

太長了,我要重點!!!!!

回答 (3)

2007-11-03 6:32 am
✔ 最佳答案
對偶,顧名思義,相對者必然是字數相等的單詞,或詞組,或詞句,甚或句組。

因此,一對並列的句子,其內主要的概念,採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段,就可以稱之為對偶句(對偶是手段, 對偶句是成品

現可參考一些例子:



《周易》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解釋:"同"及"相"乃同字,"聲"及"氣"詞性相同,,"應"及"求"意思相近

《左傳》的“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解釋:"之"乃同字,"言"及"行"詞性相同,,"無"及"不"意思相同

《尚書》的“滿招損,謙受益。”
解釋:"滿"及"謙"詞性相同(形容詞),"招"及"受"詞性相同(動詞),"損"及"益"意思詞性相同(形容詞)

《商書》的“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孟子》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亦敬之。”


以上都是經典的對偶(也是對偶句)例子。這種修辭手段,廣見於先秦散文,漢代駢賦,魏晉詩文,唐詩宋詞,明清八股文及對聯。及至今天的白話文與日常用語,仍經常可以見其倩影芳蹤。
2007-11-03 5:33 am
句數成雙

  對偶既然要求對稱,所以對偶句的句數一定是雙數,而每邊字數相同。前者例如:兩句、四句、六句、等。如果是兩句,就會分成左右各一句;如果是四句,就會分成左右各兩句;如果是六句,則分成左右各三句;如此類推。兩句的對偶句是最常見的,門前的對聯常常如此,譬如婚聯「百年恩愛雙心結,千里姻緣一線牽」,又如壽聯「人如天上珠星聚,春到筵前柏酒香」;當然也有四句的門前對聯,例如著名的東林學院,牌坊上寫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又如山海關孟姜女廟聯「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

字數相同

  至於字數相同,因受近體詩的格律影響,常見的形式有五言和七言。五言的例子如:「明千秋大義,為國家除奸」、「詩寫梅花月,茶寫谷雨春」、等;而七言的例子則好像:「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畫中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等。當然對偶句是可以寫作其他字數的,據說最長的對聯在黃鶴樓,竟達三百五十言:

    跨蹬起層樓,既言費文禕曾來,施謂呂紹先到此,楚書失考,竟莫喻仿自何朝?試梯山遙窮郢塞,覺斯處者個台隍,只有彌衡作賦,崔顥作詩,千秋宛在。迨後遊蹤宦跡,選勝憑臨,極東連皖豫,西控荊襄,南枕長嶽,北通中息,茫茫宇宙,胡往非過客遽戶。懸屋角簷牙,聽幾番銅烏鐵馬,湧浦帆掛楫,玩一回雪浪雲濤,出數十百丈之顛,高陵翼軫,巍巍岳岳,梁棟重新,挽倒峽狂瀾,賴諸公力回氣運。神仙渾是幻,又奚必肩頭劍佩,叢裏酒錢,嶺際笛聲,空中鶴影。

蟠峰撐傑閣,都說辛氏爐伊始,哪指鮑明遠弗傳,晉史缺疑,究未聞見從誰乎?由戰壘仰慕皇初,想當年許多人物,但雲屈子離騷,曩熊遺澤,萬古常昭。其餘劫霸圖王,稱威俄頃,任成滅黃弦,莊嚴廣駕,共精組練,靈築章華,落落豪雄,終歸於蒼煙夕照。惟方城漢水,猶記得周葛召棠,便大別晴川,亦依然堯天舜日,偕億群倫以步,登聳雲霄,蕩蕩平平,攙搶淨掃,睹豐功偉烈,賀而今曲奏平。風月話無邊,賞不盡郭外柳蔭,亭前棗實,洲前草色,江上梅花。

詞性相同

  不過,不是凡是雙數的都是對偶句,對偶句還有詞性相同的特點。例如「城闕輔三秦,烽煙望五津」,上句的詞性是「名詞‧名詞‧動詞‧數詞‧名詞」,下句的詞性也要是「名詞‧名詞‧動詞‧數詞‧名詞」;又如「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兩句的詞性都是「名詞‧名詞‧名詞‧動詞‧動詞‧名詞‧動詞」。這就是詞性相同。但習慣上,形容詞可與動詞相對;而有時,動詞亦可與名詞同位。前者例如:「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濃」是形容詞,卻用以對動詞「喚」;後者例如:「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走」是動詞,「巢」是名詞,但卻相對。出現後者現象,是因為「巢」在這裏指「被築成巢」,已有動詞的意味,所以這種對法可以接受。

平仄相對

  除了句數成雙、字數相同、詞性相同外,對偶句還有一項較為嚴謹的要求。時至今天,這個要求通常在公開的對聯和近體詩才會嚴格遵守;而文章中的對偶句,特別是白話散文中的,則多數不依從。這就是平仄相對。
2007-11-03 5:32 am
本問題牽涉到對偶、對仗、對聯等基礎概念的辨別與區分,現嘗試作一簡略的說明。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對立統一的哲學思維及中和平衡的審美原則,重視事物成雙配對的對稱和諧。講究對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中華民族崇尚“對偶文化”更是由來已久。這種對於對稱美的追求,表現在文學藝術上就是對偶辭格。《文心雕龍‧麗辭》有曰:“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劉勰認為,這種對偶文化乃渾然天成,施之於文,順乎自然而已。



對偶,或稱作儷辭,按王力的說法,是一種修辭的手段。簡言之,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的語言或文字表現手法;既可侷部施於單字單詞,也可擴展至整句或整段、甚或整篇文章。應用範圍,既可施於詩詞,也可用於散文。



詩詞中的對偶,稱為對仗,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格式及要求。現在一般談及對仗,都是以律詩的規則作準。對仗是以對偶為主要基礎的一種藝術對稱美的表現手法,因此必然包含著對偶辭格。但反過來,含有對偶修辭手段的語言文字,不一定合乎對仗形式的要求。



因此,一對並列的句子,其內主要的概念,採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段,就可以稱之為對偶句(對偶是手段, 對偶句是成品);至於其是否符合對仗的形式,則要審查其他的條件了。對偶的廣泛應用,早已見諸兩千多年前的先秦詩文內,現可參考一些例子:



《周易》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經》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楚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左傳》的“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尚書》的“滿招損,謙受益。”

《商書》的“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

《孟子》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亦敬之。”

《韓非子》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以上都是經典的對偶(也是對偶句)例子。這種修辭手段,廣見於先秦散文,漢代駢賦,魏晉詩文,唐詩宋詞,明清八股文及對聯。及至今天的白話文與日常用語,仍經常可以見其倩影芳蹤。



對偶,顧名思義,相對者必然是字數相等的單詞,或詞組,或詞句,甚或句組。早於南北朝時代,形式主義文學興盛之際,文學理論的研究趨於精密,對於藝術技巧的表現,亦變得要求更加細緻。在這個時期,對偶這種修辭手法的應用已然大為興盛。在劉勰《文心雕龍》麗辭篇內,已有對偶運用方法的各種評論。



但真正為對偶確立具體形式者,應首推唐‧貞觀年間的宮廷詩人上官儀。他創立的「六對」、「八對」當對律,基本上成為後世作律詩的定規。這個所謂「六對」、「八對」其實只是將「六朝詩人」的應用常規,正式歸納起來,整理後給以定名,確立法式而已。「六對」「八對」內中有五項是重複的,所以剩下的只有「九對」。這九種對法包括:



正名對(或的名對)--- 例如:天對地,日對月。

同類對 --- 例如:花葉對草芽。

異類對 --- 例如:風織池間字對蟲穿草上文。風、蟲、池、草皆異類。

連珠對(或聯緜對)--- 例如:赫赫對蕭蕭。

雙聲對 --- 例如:綠柳對黃槐。

疊韻對 --- 例如:放曠對徬徨。

雙擬對 --- 例如:春樹春花對秋池秋月。

回文對 --- 例如:如『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新情。』

隔句對 --- 例如:如『相思復相憶,夜夜淚沾衣。空歎復空泣,朝朝君來歸。』


收錄日期: 2021-04-26 18:22: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02000051KK033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