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資料

2007-11-03 3:19 am
要做中史會考project....
我要做既topic係袁世凱....有關佢既一切...
但我又唔識點開頭好,,,??
麻煩大家俾d資料,,,thanks a lot...

回答 (5)

2007-11-03 3:29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7/YuanShika_Colour.jpg/190px-YuanShika_Colour.jpg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號容庵,中國河南項城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的軍事和政治人物。


袁家在清道光年間開始興盛,袁世凱的從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運總督。



袁世凱於清季投身行伍,襄贊洋務運動及新政,自道員、督撫累升,至入值軍機,甚至總理內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民國成立,袁氏當選首任大總統,甚至於1916年稱帝,但終歸失敗。













目錄[隱藏]



1 在朝鮮嶄露頭角

2 新軍及清季政局

3 清末新政

4 中華民國大總統

5 日本二十一條要求之交涉

6 洪憲帝制

7 評價

8 著名之後裔

9 外部連結

10 參照











[編輯] 在朝鮮嶄露頭角

袁世凱年輕時失意科場,22歲棄文從軍,投奔嗣父的至交、淮軍將領吳長慶。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朝鮮國王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利用軍隊譁變,成功奪權;朝鮮「事大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當年23歲的袁世凱則以「通商大臣」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



1884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為「事大黨」及閔妃所把持的政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繫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海陸皆敗,袁世凱隨軍撤退天津。因袁世凱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大學士李鴻章乃於1895年舉薦袁氏負責督練新軍。







[編輯] 新軍及清季政局

袁世凱自1895年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練兵起家,漸為清廷所倚重。這股軍隊後來發展成為北洋六鎮(北洋新軍),為清末陸軍主力,民國初年的北洋系軍閥亦多源自清末新軍。



1898年戊戌政變前,帝黨人物曾寄望於袁的新軍,譚嗣同即曾面勸袁世凱出兵圍攻慈禧太后所居之頤和園。袁卻將這一消息告訴忠於慈禧太后的榮祿,結果戊戌政變失敗,皇帝失去政權並遭軟禁。然而袁世凱當時的決定,對於戊戌維新的成敗,是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至今仍有爭議。以往一般認為袁世凱將消息轉告榮祿是戊戌政變失敗的主因,但近年的研究發現,后黨發動政變,實起於袁告密之前。甚且,以袁世凱當時掌握的新軍戰力,亦不足以對抗聽命於榮祿駐紮在北京附近的眾多部隊。



1899年冬,因義和團在山東的排外行為引起各國不滿,清廷被迫撤換縱容拳民的山東巡撫毓賢,代之以袁世凱。這是袁世凱首次出任方面大員。袁到任後,一改毓賢的處理方針,對拳民大力鎮壓,令其在山東無法立足,流竄直隸。翌年爆發了八國聯軍戰禍,山東在袁世凱治下則維持穏定,並且加入東南互保。







[編輯] 清末新政





主條目:清末新政

1901年李鴻章去世後,袁世凱接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成為疆臣首領。1907年調任軍機大臣,成為中樞重臣。袁世凱大力襄贊新政,包括廢科舉、督辦新軍、建學校、辦工業等,第一支中國警察隊伍亦於天津成立。



1908年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溥儀繼位,醇親王載灃攝政。載灃因為反對袁世凱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為戊戌政變一事(他認為袁世凱出賣維新派,致使光緒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對袁世凱非常痛恨,成為攝政王後立即解除袁所有差事;袁知其勢不吉,稱疾返回河南,最初隱居於輝縣,後轉至安陽。袁在此期間韜光養晦,暗地裏仍關心政事,等待時機復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佈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凱抵達北京,16日組織新內閣。其成員是:外務大臣梁郭彥,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嚴修、學務大臣唐景崇、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薩鎮冰、司法大臣沈家本、農工商大臣張謇、郵傳部大臣楊士琦、理藩大臣達壽。並以胡惟德、烏珍、陳錦濤、楊度、田文烈、譚學衡、梁啟超、熙彥、梁如浩、榮勛分任各部副臣。







[編輯] 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北洋新軍成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於是再用袁世凱,先任其為湖廣總督,旋任其為內閣總理大臣。



袁世凱一面以武力壓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而革命黨人亦認為袁是能領導中國的有力領袖。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選出孫文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佈民國成立,孫文就任。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室遜位,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大總統,袁卻於3月10日於北京就職。袁就職之後,堅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時積極與列強交涉,維持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



1913年2月,依據臨時約法,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按約法精神應由該黨理事長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卻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國大譁。革命元勳孫文、黃興等均指袁氏授意暗殺,袁世凱則予否認;當時之證據指向時任國務總理趙秉鈞涉嫌教唆殺人,並無袁世凱本人授意之直接證據。7月,孫文組織中華革命黨,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遭到失敗。



10月6日,國會在軍警壓力下選出袁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並收繳國民黨議員證書。國會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開會。1914年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之後袁認為「人民濫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認識尚在幼稚時代」,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5月推出新的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之後再修改總統選舉法,使總統可無限期連任,新任總統亦由在任總統指派。



袁之《大總統選舉法》規定:「有中華民國國籍之男子,完全享有公民權,年滿四十歲以上並居住國內滿二十年者,有被選為大總統資格。大總統任期十年,連任亦無限制。每屆應行選舉大總統之年,參政院認為政治上有必要時,得以三分之二以上參政同意,即可連任,無須改選。大總統繼任人由現任大總統推薦候選者三人,書於嘉禾金簡,鈴蓋國璽,密藏於大總統府內金匱石室。金匱鑰匙由大總統掌管,石室鑰匙由大總統、參政院院長及國務卿分別掌管,非奉大總統命令,不得開啟。選舉大總統之日,由現任大總統交選舉會選舉。選舉會由參政院參政和立法院議員各五十名組成,由大總統召集之。」



這實際上是滿清「正大光明」匾後的「傳位遺詔指定繼承人」(按:「大總統繼任人由現任大總統推薦候選者三人,書於嘉禾金簡,鈴蓋國璽,密藏於大總統府內金匱石室」),「連任總統不用選舉」(按:參政院參政均由大總統任命,並非民選)和「選舉會代議選舉新總統」的一個混合體:





根據袁法,總統連任只要參政院三分之二同意即可,也就是說一旦成為總統,可以不再通過人民投票而成為終身總統。

只有選舉新總統時才需要選舉會。選舉會代議選舉總統,和一層結構的全民公決直選總統,以及美國的二層結構的全民公決投票加選舉人團代議選舉總統之間差別較大。選舉會由參政院參政和立法院議員各五十名組成,其中參政院參政均由大總統任命,並非民選,只有總共二百七十五人的立法院議員是各省民選的。但是,五十名能進選舉會的立法院議員又是由大總統召集,大總統完全可以只從二百七十五人中召集最服從自己的前五十名議員,因此就是連新總統選舉,也很難說是民選。

根據這個選舉法,袁世凱若想成為終身總統,並且指定自己的三個兒子之一繼承大位,基本已無障礙。但後來袁世凱還是廢除了這部袁法,稱帝,成為純粹的終身帝王,並使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世襲帝位。






2007-11-05 2:27 am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號容庵,中國河南項城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的軍事和政治人物。

袁家在清道光年間開始興盛,袁世凱的從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運總督。

袁世凱於清季投身行伍,襄贊洋務運動及新政,自道員、督撫累升,至入值軍機,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民國成立,袁氏當選首任大總統,甚至於1916年稱帝,但終歸失敗。
2007-11-03 3:37 am
袁世凱生於1895年,河南項城人
1881年投入淮軍提督吳長慶,得到提攜
1895年,以道員銜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
戊戌變法期間,偽裝贊成維新運動,卻暗地出賣維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寵信
1899年升山東巡撫,殘酷鎮壓義和團
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時,加入帝國主義策划的~~東南互保~~
1901年起,繼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及練兵處會辦
以實行~~新政~~為名,擴編北洋軍為六鎮,從此成為北洋軍閥的首領
1907年調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
1909年辛亥革命時,出任內閣總理大臣,出兵威脅要挾革命黨議和,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在北京建立地主買辦聯合專政的北洋軍閥政權。為歸除異己,派人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向帝國主義借款,發動內戰,扑滅反袁的~二次革命~。為復辟帝制,他接受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
1916年1月1日,他登上皇帝寶座,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年號為~洪憲~
3月22日在聲勢浩大的反袁護國運動中,被迫消帝制,皇帝生涯不足3月
云南護國戰爭爆發後,西南各省及兩廣紛紛獨立
5月9日,陝南鎮守使陳樹藩宣布獨立,並率兵進據西安,驅逐陝西將軍陸建章,自稱都督,這是北洋系統的將領首次公開倒戈
20日和29日,袁世凱的心腹陳宦、湯薌銘,先後宣布四川、湖南獨立。袁眾叛親離,深感絕望,一病不起
6月6日,袁世凱在全國反袁呼聲中死去。臨終前,袁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張鎮芳入府,口述遺囑,表示遵照約法,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
1916年6月6日,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中,袁世凱死於北京。
2007-11-03 3:31 am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庭,號容庵,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鼻祖、中華民國大總統,風雲一時,叱中國政壇。

1859年9月16日,出生在河南項城縣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爲清朝顯貴,權重一方。早年科舉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軍,依附淮軍將領吳長慶門下。

1892年,大清藩屬朝鮮內亂,求助于清庭,袁世凱即隨軍入朝平亂。駐朝期間,袁世凱頭腦靈活,辦事機敏、幹練,表現出較高的外交、軍事才能,頗爲清庭朝野矚目。1894年受李鴻章保舉爲駐朝總理大臣。1895年受命以道員銜赴天津督練「新式陸軍」。他仿造歐洲軍制訓練軍隊,取得極大的收穫。同時在此基礎上扶植自己的勢力,形成了日後北洋軍閥的班底。

1898年,袁世凱參與鎮壓維新派。1899年任山東巡撫,逐步接近清廷的權力中樞。1901年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入主軍機處、兼任外務部尚書。1908年宣統帝繼位,受清皇室排擠,袁世凱被迫下野,隱居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市﹞洹上村別墅——「養壽園」。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受國內外形式所迫,清庭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凱,由其出任總理內閣大臣,主持軍政。革命當前,袁世凱深知清庭氣數已盡,無可挽回,便聯絡全國革命勢力及其舊部,倒戈一擊,逼迫清帝退位,實行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凱因促成共和有功,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不久,被推舉爲中華民國首任總統。1915年12月宣布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幷改元洪憲。1916年3月22日,內外交困,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復民國。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死于北京,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于河南安陽。
中華民國約法,
是指袁世凱於民國三年(1914)

五月一日公布的約法.

民國二年,二次革命失敗後,

袁世凱大權在握.修訂正式約法.
其實這一套約法,

是袁世凱準備稱帝的工具.

這一套約法,把權力集中在總統身上.

對總統的制衡只有彈劾而已.
對總統的質詢只是太表面化,

總統不想說的就可以不說.


立法院未成立以前,

更以參政院代行其職權。

而且又沒一個明確的日期
換言之,袁世凱可以永遠不成立立法院,

以屬於他自己的幕僚機構.參政院永遠代其職權.
2007-11-03 3:25 am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庭,號容庵,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鼻祖、中華民國大總統,風雲一時,叱中國政壇。

1859年9月16日,出生在河南項城縣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爲清朝顯貴,權重一方。早年科舉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軍,依附淮軍將領吳長慶門下。

1892年,大清藩屬朝鮮內亂,求助于清庭,袁世凱即隨軍入朝平亂。駐朝期間,袁世凱頭腦靈活,辦事機敏、幹練,表現出較高的外交、軍事才能,頗爲清庭朝野矚目。1894年受李鴻章保舉爲駐朝總理大臣。1895年受命以道員銜赴天津督練「新式陸軍」。他仿造歐洲軍制訓練軍隊,取得極大的收穫。同時在此基礎上扶植自己的勢力,形成了日後北洋軍閥的班底。

1898年,袁世凱參與鎮壓維新派。1899年任山東巡撫,逐步接近清廷的權力中樞。1901年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入主軍機處、兼任外務部尚書。1908年宣統帝繼位,受清皇室排擠,袁世凱被迫下野,隱居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市﹞洹上村別墅——「養壽園」。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受國內外形式所迫,清庭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凱,由其出任總理內閣大臣,主持軍政。革命當前,袁世凱深知清庭氣數已盡,無可挽回,便聯絡全國革命勢力及其舊部,倒戈一擊,逼迫清帝退位,實行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凱因促成共和有功,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不久,被推舉爲中華民國首任總統。1915年12月宣布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幷改元洪憲。1916年3月22日,內外交困,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復民國。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死于北京,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于河南安陽。

2007-11-12 18:23:14 補充:
Very detail


收錄日期: 2021-04-21 01:04: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02000051KK026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