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的生平事跡和生平

2007-11-02 3:55 am
是第幾個帝王?

回答 (3)

2007-11-02 5:55 am
堯,姓祁,或說姓伊、伊祁,名放勳,又稱陶唐氏,唐堯,中國傳說歷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嚳有兩個兒子—摯和放勛;帝嚳死後, 以其年齡最大的兒子摯繼承帝位,為帝摯。堯好學而能幹,十三歲時就受命輔佐帝摯。帝摯才幹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國家。而堯仁慈愛民,明於察人,治理有方,盛德聞名天下。於是各部族首領紛紛背離帝摯,而歸附於堯。帝摯也自覺不如堯之聖明,終於在繼位九年以後,將帝位禪讓於堯。

相傳堯繼帝位時二十一歲(一說十六歲),以平陽(今山西臨汾)為都城,以火德為帝,人稱赤帝。他性格仁慈,十分聰明, 年輕有為, 當上天下共主,也不因而驕橫傲慢。他勤於政事,未敢休息。禮儀簡單,生活儉樸,絕不浪費百姓的一分一毫。例如他只吃用陶簋盛的粗飯淡湯,只求能飽。

堯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詐。他設置諫鼓,讓普通人都能對國事發表意見。他樹立謗木,鼓勵百姓批評自己的過失。他說:「如果有一個人挨餓,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受凍,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一個人獲罪,就是我害了他。」堯無微不至地關心百姓,輕徭薄賦, 因此百姓都十分擁戴他。他又大力提倡道德與和順,使天下百姓能融洽相處,使天下萬國和諧一致。

帝堯任命羲、和掌管天文,制定曆法,授民農時。分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住四方,負責觀察日月星辰萬物生靈,以通報氣候變化,使百姓能及時下種和收穫。

帝堯年老以後,到處都出現洪水泛濫, 影響百姓生活, 於是問四岳誰可以治好洪水。四岳都說:「鯀可以。」帝堯說:「鯀違背教命,敗壞宗族,不行。」四岳說:「看法不同啊!讓他試試,不成功再說。」 帝堯聽從了四岳的意見,讓鯀治水,鯀花了九年時間,還沒有成功。

下一次,帝堯與四岳討論繼承人問題。帝堯說:「四岳,我在位已經七十年了,您幾位中間有誰能承天命、繼帝位呢?」四岳齊聲回答:「我等鄙陋無德,不能辱沒神聖的帝位。」帝堯說:「那麼,把近親貴戚和隱匿民間的大德大才的人都推薦上來吧!」大家一致推舉道:「有個民間的鰥夫,叫虞舜。」帝堯說:「噢,我聽說過。這個人究竟怎樣?」四岳說:「他是一個瞎子的兒子。父親固執,母親放肆,弟弟傲慢,他卻能以孝道使得家庭和睦,不至於出亂子。」帝堯說:「那就讓他試試吧!」於是帝堯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來觀察他的德性。舜讓二妃回媯汭(河名,今山西)家中,去侍奉公婆,盡行婦道。帝堯很滿意,又讓九個兒子跟隨舜,來觀察他處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帝堯派舜負責協調民間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人倫關係,取得成績,連帝堯的九個兒子也受到教育,變得更加淳厚謹敬。帝堯又派舜輪流到幾個官府任職。舜都盡職盡責,制定製度,使各官府的行政走上了正規。帝堯又派舜接待四方朝見的部族酋長和使者,舜態度嚴肅和睦,處事得當,使者都很敬仰中朝。帝堯派舜到山林川澤中去,在暴風雷雨交加中,舜都沒有迷路。帝堯知道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行,不能將天下交給他,又通過考察發現舜很聖明,終於決定將權力交給舜。他知道,權力傳給舜,天下人會受益,卻不利於丹朱;如果將權力傳給丹朱,就會使丹朱得益,而不利於天下人。他想:「我總不能讓天下人受害而只對一個人有好處!」於是他召見舜,說:「你謀劃事情詳盡周到,言論意見都獲得了實效,試用三年了,你就登上帝位吧!」舜推辭道:「我的德行不夠,總覺得還不能穩妥地擔當大任。」最後舜接受了堯的禪讓,登上共主之位。

堯讓位後,繼續關注國事,經常巡視天下,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堯有一後三妃。帝後散宜氏,名女皇,生丹朱。另有庶子九人。禪位二十八年以後,堯以一百一十八歲(有說一百一十六或一百一十七歲)的高齡逝世,安葬於濟陰城陽(今山東郵城縣南)。百姓們聽到堯逝世的消息,無不悲痛萬分,如喪父母。在此後的三年中,人們自動停止了各種娛樂活動,以表達對堯的哀思。三年喪期結束,舜提出讓位給丹朱,自己避居於南河以南的荒野。人們都不服丹朱的號令,還是向舜朝覲,百姓照樣謳歌舜的盛德。舜說:「這是天意啊!」於是重新回到國都,再一次共主之位。
參考: 自己打左成柆鍾~好辛苦
2007-11-02 4:18 am
我們中國早在四千五六百年前,便有了第一個皇帝了–––黃帝。他發明了車船,指南車,妻子嫘袓養蠶織衣,其他的有創造文字、養家畜、修房屋、種五穀。黃帝死後,他襌讓了給堯和舜。舜是五帝之一。

傳說,舜剛剛長大成人,就被後母趕了出家門,於是舜便四處流浪。
帝舜 (大舜,唐舜)
姓姚,名重华。尧帝的女婿,因建国于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尧用之,使摄位三十年,后受禅为天子,都于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在位四十八年,舜每五年巡天下一次,其余时间让各地君长到京城朝见.舜将天下分为十二州,以河道确定各州的边界.舜在南巡中崩于苍梧之野。传位于禹。亦称为"大舜"。
帝堯與四岳討論繼承人問題,大家一致推舉舜,他是一個瞎子的兒子。父親固執,母親放肆,弟弟傲慢,他卻能以孝道使得家庭和睦,不至於出亂子。帝堯派舜負責協調民間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人倫關係,取得成績,連帝堯的九個兒子也受到教育,變得更加淳厚謹敬。帝堯又派舜輪流到幾個官府任職。舜都盡職盡責,制定製度,使各官府的行政走上了正規。帝堯又派舜接待四方朝見的部族酋長和使者,舜態度嚴肅和睦,處事得當,使者都很敬仰中朝。帝堯派舜到山林川澤中去,在暴風雷雨交加中,舜都沒有迷路。帝堯知道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行,不能將天下交給他,又通過考察發現舜很聖明,終於決定將權力交給舜。他知道,權力傳給舜,天下人會受益,卻不利於丹朱;如果將權力傳給丹朱,就會使丹朱得益,而不利於天下人。最後舜接受了堯的禪讓,登上共主之位。
2007-11-02 4:09 am
堯帝
三皇五帝:堯的故事 (作者﹕魚果)
堯舜,是聖王的典型。堯帝禪讓給舜,更代表了上古政治的清明氣象。
黃帝時期,各部落兵爭天下,勝者為王,被尊為共主。堯舜時期,政治更進一步,開始了各部族共同推舉共主的習俗。

黃帝時,青銅器多用來做兵器。堯舜時,文明開始進展,比較和平,人們製作了陶器,當做生活用品、喪葬用品。這些陶器上,都刻上了文字。

堯帝辛勤的為了百姓工作。他想知道人民的感受,就立了一張鼓,誰有話要說,可以去打這張鼓;又立了一個樹木,供有話想說的人放言大論。

可是,太平之世,人是沒有甚麼不滿要說的。人們有飯吃,沒有感受到堯帝的權威,卻不自覺地自然地生活著。年老的人快樂地玩著遊戲;小孩唱著讚頌堯帝的歌,堯帝感到很滿意了!

日子過得很快,堯帝老了,幾個大臣也死了。可是,這時洪水又開始氾濫了。以前,世界各地都有大洪水,雖然退去了,不過人們還是常常受到水災的侵襲。這個時候洪水從黃河龍門山口決堤。堯帝看著水勢,心裡憂愁了:該派誰去治理洪水呢?

這 時,大臣放齊建議:「您的大兒子丹朱很賢明,應該可以接替治水的職位吧!」堯帝搖搖手說:「不行!不行!丹朱個性喜歡鬥狠,怎麼能去治水呢!」另一個臣子 建議:「撞壞西北天柱的共工力氣很大,應該派他去治水。」堯帝還是說:「不行!不行!他很傲慢,連天都不怕,怎麼可以去治水啊!」

後來,堯帝和四個山神商量。這四位山神說:「水災嚴重,人們都躲到山上去了。耕作都廢除了。還是應該快找人去治水啊!」這幾位山神商量後,便向堯帝推薦說:「鯀這個人可以去治水。」

可是堯帝說:「鯀這個人靠不住啊,他的部族已經解散了。」堯帝雖然覺得無奈,但也找不到另為的人去治水。於是,還是派鯀去治理這場水患。

這時候,堯帝覺得自己老了。他已經在位七十年了,肩上的擔子該找個年輕有德的人來接替啊!於是,便問四位山神:「你們誰可以來當共主,為民服務啊?」四位山神說:「我們德不夠大,聽說有個年輕人,名字叫舜,他很有德啊!」

堯帝打聽之下,發現舜這個人很孝順,能吃苦忍讓,父親也是虞族的樂官,很適合當接替人。不過,為了天下百姓,堯帝還是很謹慎。所以,便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看他是不是能夠公平地協調好,是不是能夠以德對待女兒。

堯帝覺得舜做得很好。所以,又讓他管民事,結果百姓都聽他的話。歷練其他職位,舜也都做得很好。把他一個人放到森林裡,遇著風神、雨神、雷神的考驗,舜也都不動心。這時,堯帝真是高興極了!他覺得後繼有人,自己可以退位了。

這一年的正月初一,堯帝便禪讓給舜。舜代行共主的職務了!

堯帝
千古如天日,巍巍與善功,
禹終平洚水,舜亦致薰風。
江海生靈外,乾坤揖讓中,
鄉人不知此,簫鼓謝年豐。
-- 宋‧范仲淹

堯帝,姓尹祁,名放勛,又號陶唐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聖人和賢君。因封於唐,故稱『唐堯』。據史載,堯的 父親是黃帝部落,母親是炎帝部落,他是炎黃子孫的血脈凝聚點,為上古時期傑出的五帝之一。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史稱『唐堯』。傳說堯帝曾 命羲和掌管時令,製定曆法。諮詢四岳,對舜進行長期考核後,命舜攝位行政,選舜繼位,史稱『禪讓』。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堯帝劃定九州,定都平陽,形成中國最早的格局。欽定曆法,廣鑿水井,有序農耕,用古樸的科學推動了人類的進步。設立『誹謗木』,設置『敢諫鼓』,實施禪讓,首開民主政治之先河。興辦教育,教化民眾,協和萬邦,成為堯文化的源泉。

堯帝受到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的尊敬,『堯天舜日』成為千百年來人民心中理想的太平盛世。

傳說堯帝在位七十年,禪位給舜後二十八年故,壽逾百歲。


相傳堯繼帝位時二十一歲(一說十六歲),以平陽(今山西臨汾)為都城,以火德為帝,人稱赤帝。他性格仁慈,十分聰明, 年輕有為, 當上天下共主,也不因而驕橫傲慢。他勤於政事,未敢休息。禮儀簡單,生活儉樸,絕不浪費百姓的一分一毫。例如他只吃用陶簋盛的粗飯淡湯,只求能飽。

堯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詐。他設置諫鼓,讓普通人都能對國事發表意見。他樹立謗木,鼓勵百姓批評自己的過失。堯無微不至地關心百姓,輕徭薄賦, 因此百姓都十分擁戴他。他又大力提倡道德與和順,使天下百姓能融洽相處,使天下萬國和諧一致。

帝堯任命羲、和掌管天文,制定曆法,授民農時。分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住四方,負責觀察日月星辰萬物生靈,以通報氣候變化,使百姓能及時下種和收穫。

後來,帝堯與四岳討論繼承人問題。大家一致推舉道:「有個民間的鰥夫,叫虞舜。」於是帝堯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來觀察他的德性。舜讓二妃回媯汭(河名,今山西)家中,去侍奉公婆,盡行婦道。帝堯很滿意,又讓九個兒子跟隨舜,來觀察他處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帝堯派舜負責協調民間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人倫關係,取得成績,連帝堯的九個兒子也受到教育,變得更加淳厚謹敬。

帝堯又派舜輪流到幾個官府任職。舜都盡職盡責,制定製度,使各官府的行政走上了正規。帝堯又派舜接待四方朝見的部族酋長和使者,舜態度嚴肅和睦,處事得當,使者都很敬仰中朝。帝堯派舜到山林川澤中去,在暴風雷雨交加中,舜都沒有迷路。帝堯知道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行,不能將天下交給他,又通過考察發現舜很聖明,終於決定將權力交給舜。

舜代行共主政務八年, 帝堯逝世,舜服喪三年後,把共主之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但天下人心不服。舜知道是天意所歸,於是正式登上共主的位置。他要求十二州的長官們發揚堯的美德,以仁義治民,排斥用花言巧語獻媚的小人,使蠻夷都來歸附。

帝舜對官員們三年進行一次考核,三次考核決定升降和處罰。大小官員都努力建功立業,其中禹的功勞最大。他劈開很多山嶺,引導洪水流入大海,確定九州的劃分,各自按規定前來朝貢。在五千里的範圍內,無論是南邊的交趾,西邊的戎、析支、 渠廋、氐、羌,北邊的山戎、北發、息慎,還是東邊的長夷、鳥夷,都受到安撫,天下人全都感戴帝舜的功德。

大概的功德事蹟都揀了出來了...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9 19:25: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01000051KK031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